原型视域下的《绿野仙踪》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etchupb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野仙踪》成书于清代中期,全书共一百回,作者李百川,这是一部融合多种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主要讲述了以冷于冰为主线的师徒七人的修仙历程。小说内容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叙述了主人公由凡到仙的修炼过程,还包括朝廷官场的忠奸斗争、几个家庭的悲欢离合、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等,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小说。在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原型这一全新的视角出发,对文本中呈现出来的具有原型意蕴的内容进行探讨,主要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绿野仙踪》的研究现状,本选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以及原型相关概念阐释。第二部分是综合探讨《绿野仙踪》在原型视域下所呈现出来的三个维度的特征。笔者选取了神话、心理和文化三个典型层面对《绿野仙踪》中的原型内涵进行综合论述。第三部分是《绿野仙踪》中的悟道成仙故事。梳理文本中不同人物所代表的不同悟道历程,并选取典例深入分析,之后深入探究小说悟道成仙故事背后的心理原型。第四部分是《绿野仙踪》的追寻主题。从文学主题的角度探究小说的原型内涵,在追寻主题的总体框架之下,分别探讨小说中人物追寻的目标、过程及原因,以及各个方面与追寻主题的关系。第五部分是《绿野仙踪》的人物形象、意象原型。这一部分主要选取精怪形象原型和天书意象原型,探讨它们的发展源流以及在小说中所呈现出来的原型意蕴和叙事功能。第六部分是《绿野仙踪》的疗救意识。通过联系文学治疗学的有关理论探究文本在疗救意识方面所体现的原型内涵,分别从文本层、作者层及读者层三个方面,结合原型理论,论析文本之于社会、创作和接受者所呈现出来的疗救意识。第七部分是结语。厘清要点,总结全文,概括出在原型批评的角度对《绿野仙踪》的观照之下,本文的研究所得出的相关结论。
其他文献
<正>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年出生于俄罗斯札弗洛塞镇,是诗人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他的七部半长篇作品主要创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加斯东·巴什拉于1884年出生在法国第戎附近一个小镇的贫民家庭,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陆续发表了《火的精神分析》《空间诗学》等多部哲学论著。虽然两者有不同的身份和成长背景,
期刊
学位
写作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而议论文写作作为写作教学的组成部分,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思辨能力,这完全契合新课改的要求。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出发,也可以发现作文试题对考生批判思考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模式化,思维训练功利化、浅表化,议论文教学流于形式。基于此,本文引入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它立足于具体学情,为学
<正>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竞争优势则是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在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的本质是,决策者选择不同方案的机会成本高低,是一种分析方法。但即便在贸易领域也有众多关于机会成本或相对价格高低来源的比较优势理论。例如,李嘉图理论中的技术差异所形成的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中的禀赋差异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克鲁格曼理论中的多元偏好与规模经济所形成的比较优势、杨小凯理论中的分工经济所形成的比较优势,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结合社会当下的发展情况,生物学学科的作用愈来愈凸显。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多数高中生物学课堂传统的讲授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下学生所需,同时会带来学生理解不充分、对知识的遗忘速度加快等缺点,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支架式教学作为适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之一被教师广泛运用,但是将思维导图融入支架式教学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将思维导图融入支架式教学进行探索研究,旨在提升学生对知识的
学位
《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后文简称《八民会议纪要》)第二十九条,明确了用人单位适用“末位淘汰”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的行为,但可惜《八民会议纪要》并不是司法解释,也不能在判决中被援引,加之现行法律对“末位淘汰”的认定并未明晰,与此同时我国现行劳动法制定的法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过于刻板,并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这就导致了法官在审理“末位淘汰”的相关案件时产生了困难和
某牵引电机铸铝结构件在长寿命振动试验过程中开裂失效。通过对铸铝结构件的断口形貌分析、化学成分检测、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检测、强度仿真分析等方法,对铸铝结构件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铸铝结构件的失效模式为疲劳断裂,裂纹起源于端盖油嘴的凹槽底部。断裂原因为结构件该处较薄,仅为4 mm,加之此处存在铸造缺陷,材料的连续性被打断,有效承载强度减弱;且该处为直角过渡,在使用应力作用下形成应力集中。通过增
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高倍检测、扫描电镜断口检测、硬度检测等方法对轴承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综合各项分析得出结论:网状碳化物超标是造成轴承失效的主要原因;滚子与滚道及保持架两侧的不对称接触造成局部接触应力过大是导致轴承失效的诱因。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学生中心、提倡多样化学习,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然而,传统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对概念形成过程的经历,重解题、轻概念等问题,不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掌握及其个人的发展。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基于学生的现有认知,教师搭建概念框架,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模式。因此,本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