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格网模型的海洋渔业船位数据索引和渔区编码技术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c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首次系统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我国是海洋大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不含岛屿海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海洋渔业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海洋资源之一,而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海洋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保证。由于海洋和陆地的地理特征差别很大,如:海洋的柔性、动态性、数据间接性、模糊性和多尺度性等特征,因此,传统的陆地GIS难以适用于海洋渔业的研究。与此同时,我国卫星遥感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截止目前,我国已发射五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完成北斗卫星全球组网,向全球提供服务,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基于海洋渔业中船舶位置数据的多维度特征(包含经度、纬度)和渔区具有的空间关系,实现了多维数据的降维查询以及在不同分辨率下渔区格网结构的层叠划分等问题的基础上,探析格网模型在海洋渔业领域的优势,重点分析了格网模型对海洋渔业数据分析、存储管理的重要性,并探索基于GIS的格网化方法在海洋渔业领域的应用。本文基于格网模型建立格网化的海洋渔业船位数据索引和对中国海域范围(渤、黄、东、南海)开发的Base4的编码两方面研究实现了GIS技术在海洋渔业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基于观测数据的相关性理论,研究了格网模型空间特征的全局结构探测和局部相关性度量;研究了格网模型下海洋要素的空间表达。包括:海洋要素地理空间的直接对应关系、空间对象的分布特征、数据索引表达、数据空间邻近关系表达以及随空间尺度变化的属性综合表达等,提供了格网模型下格网化的思想和层叠架构的空间划分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结果如下:(1)结合船舶船位数据特点,设计格网模型下船位数据的组织结构针对海洋上大量的VMS或AIS历史数据以及其源源不断的实时数据,在船舶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易形成海量规模的数据。因此,为解决海量船舶位置数据统一组织和高效管理问题,本文基于格网模型下船位数据的组织结构,通过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获取船位的经纬度信息。基于Geohash的地理编码格式和空间划分、空间曲线填充原理,建立了统一的组织编码结构,对获取到的船舶位置信息进行编码,分别生成经度和纬度,交叉组合生成统一的二进制编码,结果生成一维的字符串,为邻域搜索和数据的空间查询提供数据准备。(2)基于格网模型下船位数据的组织编码和索引结构,研究了面向船位数据的查询方法以建立的格网模型下的格网化的数据组织编码模式为基础,研究了船位空间数据邻域或最邻近查询方法。在查询方面可分为符合预设距离条件的船位数据查询和最邻近船舶的查询。预设条件下的查询是根据实际的查询范围设置不同满足实际需求的有效距离,如在救援中,可以此为基础在数据库中搜索满足有效救援条件的邻近船只,并准确定位查询的空间范围,加快数据读取速度和效率,陆地指挥中心再通过调度船舶进行相应的管理;最邻近查询中,结合八方向邻域搜索法,再根据查找八邻域的字符是否位于边界,进行两种情况讨论,解决了同一格网内编码突变问题。最终,基于空间剖分的格网化编码,提出一种根据有效救援距离和失事船舶位置进行邻域搜索以查找失事船只相邻和最邻近可供救援的船只的方法,其中有效救援距离通过救援船舶的类型和航速来设定,根据有效救援距离设置不同的编码搜索长度。在时间效率和内存占用两方面,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船舶间距离的计算方法相比,船位编码后占用内存小,且运算效率较高,进一步提升对遇险船舶邻域救援船只的查询和处理效率。(3)实验方案设计和算法效率测试为验证本研究方法的性能,本研究使用R软件实现了基于格网化邻域船舶位置数据的搜救方法。实验数据以东海海域为空间范围,模拟生成10000条浮点型船舶位置数据,有效位数保留4位。实验环境为Windows10操作系统,2.40 GHz Intel Core(TM)i5 CPU,4G RAM,使用500G 7200 RPM硬盘驱动器。具体从内存占用和时间效率两方面对比,得出格网编码降低了对内存资源的消耗,更加高效地利用内存资源,并通过运算用户的运行时间、系统的运行时间和流逝时间,验证了编码后的查询时间相对于编码前的运算时间用时较短。(4)建立中国海域层叠框架的区域划分方法为解决目前我国渔区的划分和编号方式与地理空间的直接对应关系比较弱问题,本文提供一种基于层叠框架的区域划分方法,使得渔区的编码不仅体现地理空间信息,同时根据不同的编码长度可以判断渔区划分的层级。
其他文献
活鱼分级是在鱼类捕捞、养殖、加工过程中都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传统人工分级的方式需要消耗很多的人力成本,并且分级精度较低;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辊式活鱼分级机在分级过程中容易产生鱼体阻塞分级通道的问题,从而让活鱼分级过程变得漫长乃至完全停止,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麻烦和不便;重量分级技术和图像采集技术因活鱼的个体重叠、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和处理技术复杂、投产成本昂贵等局限性,很难在活鱼分级的领域使用。本文就养殖
背景:关节软骨缺损所致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促进软骨修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既往研究表明,软骨修复是多信号通路网络协同作用的结果,Notch与p38MAPK作为重要的信号通路参与其中。研究发现,单纯抑制Notch信号通路或p38MAPK信号通路可促进软骨细胞分化,但未见两条通路联合调控的报道。目的:探索Notch和p38MAPK信号通路联合调控在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
近三十年中国远洋渔业产业发展迅速,鱿钓渔船规模越来越大,然而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柔鱼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生产成本也不断升高,寻找可靠稳定渔场的难度越来越高,同时远洋渔业企业对柔鱼渔场的预报服务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打破传统的渔情预报方式存在的局限,充分利用当前计算机先进软件算法和条件,准确而快速地进行渔情预报,可以为远洋渔业企业的出海作业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降低人力、物力
性别决定和分化是性腺发育的基本前提,是物种世代繁衍的基础。在脊椎动物中,鱼类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性别决定方式多样,主要包括遗传或环境因素决定,前者由性别决定基因占主导地位。目前,主要的性别决定基因大多在雄性异配型(XX/XY型)遗传系统的鱼类中被发现。除此之外,在鱼类的性腺发育过程中,性激素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鲟形目是一类古老的软骨硬鳞鱼,研究显示鲟鱼可能采取雌性异配型(ZZ/ZW型)遗传机制,但目
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是大西洋热带海域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之一,探索不同渔情预报模型在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渔情预报中应用的效果,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基于2016~2019年中国渔业企业在大西洋(14°20′S~15°20′N;47°38′W~2°30′E)作业的13艘延绳钓渔船渔捞日志数据,分析了大眼金枪鱼渔场的月间分布变化,结合海表面风速、叶绿素a浓度、涡动能、温跃层深
鱼类耳石上的元素会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记录了鱼类整个生活史的环境履历,耳石的形态结构也会受不同栖息地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群体差异性。目前这两种研究方法在鱼类的群体识别,洄游履历的重建、群体连通性的研究中多有体现。小黄鱼(Larimichthhys polyact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但目前对于小黄鱼的群体划分存在较多分歧,因此确定小黄鱼不同地理群体之间的连通性对小黄鱼的渔业管理非常重要。本文
为了解黄骅港海域渔业资源和浮游动、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分别于2014年和2018年对该海域进行渔业资源和浮游动、植物年度调查,利用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聚类分析、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分析该海域生物的种类组成、资源密度指数和优势种等群落结构特点。结果显示:(1)2014年黄骅港海域渔业资源的种类数(49种)略高于2018年(46种),渔业资源优势种表现为小
小型中上层鱼类是北太平洋海域重要的渔业资源,具有生命周期短、生长速度快、高集群性等特点,其资源年间波动显著,且受气候-海洋变化的影响。本文围绕秋刀鱼(Coloabis saira)、鲐鱼(Scomber japonicus)、沙丁鱼(Sardinops sagax)3种主要的小型中上层鱼类,评估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La Ni?a-Southern Oscillation,ENSO
长江口是我国最大、最典型的河口,是我国许多鱼类的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凤鲚是长江口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其资源几近枯竭。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在此背景下,亟需开展禁捕前后长江口凤鲚资源评估等相关工作,为长江禁渔等生态修复和资源养护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本文依据2018年5-7月和2019年5月和8月长江口崇明岛附
渤海是重要渔业经济种类的产卵场和索饵场,也是我国海洋渔业生产的重要渔场之一,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渤海渔业资源从开发利用不足的阶段逐步恶化到过度捕捞的阶段,渔业资源大幅衰退,并且随着沿岸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渤海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渤海生态系统健康受到威胁。渤海渔业生物群落在捕捞压力与环境变化双重胁迫下势必会产生相应的变动,因此对渤海的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