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诗歌建构和解读中的认知功能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082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和修辞现象,其主要功能是修饰和美化语言。在这种隐喻观的影响和指导下,长期以来人们对诗歌中隐喻的分析通常都局限在对其修辞功能的分析上,如隐喻的使用是否会给读者带来一种新颖、生动和启发的感觉。然而随着对隐喻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对隐喻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隐喻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变异,而是一种思维现象,是通过别的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的认知现象,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工具,也就是说隐喻的本质是认知。这个观点的提出使隐喻的研究从此摆脱了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正式纳入了认知科学的新领域。本文就是以隐喻研究的这种新发现—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为依托,试图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即认知的角度对隐喻在诗歌的建构和解读过程中所起的认知作用进行探索和阐释。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西方隐喻理论的发展史,从替代理论,互动理论到概念隐喻理论。鉴于认知隐喻理论是本文的理论基础,本章的重点放在了对莱克夫的概念隐喻理论的阐释上,包括它对隐喻下的定义,对隐喻本质的认识,隐喻的特点,分类,对隐喻的解释机制以及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通过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隐喻本质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即由原先的隐喻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到现在的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认知现象。本章最后提出因为概念隐喻理论主要解决隐喻是一种思维而不是语言现象这一基本的理论问题,它对隐喻的解释机制只适用于常规的概念隐喻,而对那些新颖的隐喻却无能为力。第二章介绍了福科涅的概念合成理论,包括概念合成的机制,概念合成网络的类型,选择条件,概念合成理论对隐喻的解释机制,以及与概念隐喻理论的对比。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在对隐喻的阐释上是互相补充的,前者对常规隐喻能做出很好的解释,而后者对新颖的或即时隐喻更具有解释力。因此本文将概念合成理论作为除概念隐喻理论之外的另一个阐释诗歌隐喻的工具。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基于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本文提出了隐喻在诗歌中具有两种认知功能的观点。一种功能体现在诗歌的建构过程中,即隐喻是诗人构建诗歌的认知工具,在诗歌的构建过程中,诗人会无意识地运用隐喻这种思维方式。另一种功能体现在诗歌的解读过程中,即隐喻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读者解码诗歌中的隐喻,从而更好的理解诗歌和诗人,也就是说隐喻性思维是沟通诗人和读者的桥梁。在读者解码诗歌隐喻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隐喻类型,他们可以启用跨域映射或概念合成这两种不同的认知机制。本文在结束语中对比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和修辞功能在帮助读者欣赏诗歌上所起的不同的作用,认为为了对诗歌获得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读者应当结合这两种功能。
其他文献
泰国上市洁具公司今年的营业收入有望达到2亿泰铢,增长率达到了40%。明年,公司致力于将营收额增加到2.5亿泰铢,再次增长25%。去年,由于成本高而售价低,公司遭受了1.43亿泰铢的亏损,这是
实验在习题课中可以贯穿学习活动的前前后后,课堂提问、引入新课、习题教学、复习总结等环节都能进行实验。在习题课中融入实验教学,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所学知识,还能起
近年来,涉农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高额政府补助引起社会普遍关注。高额政府补助对涉农上市公司到底会产生怎样的财务作用?是否会掩饰上市公司真实的业绩?本文在分析河南涉农上市
现代国家行政权力的扩大与加强,已是普遍之趋势,也为人所共知。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加强,由政府直接处理的涉及民权、民生的事务日
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的“伴生品”,也是石油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国家将其列为“危险废物”严格加以控制。将油田收集并集中堆放的含油污泥固化用于路基基层,无需收集、储存,
为拓宽微穿孔板的吸声频带,该文用有限元算法建立了典型微穿孔板和穿入不同数量金属纤维的微穿孔板模型,研究了两种微穿孔板的吸声系数、声阻抗和微孔内法向质点速度的空间分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资源的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从而导致了资源危机状况的日益突出和由于矿产资源开发所丢弃的废石、尾矿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钠离子交换型层状磷酸锆(Na-α-ZrP)复配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MoDDP)作为锂基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借助3D光学表面轮廓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
基于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从属地位,行政相对人理论一直是行政法学最缺乏研究的问题之一,直到目前为止,行政立法及司法解释都未作出明确规定,也极少见有行政法学专著
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变化将导致地产企业竞争格局的改变,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下,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形式已由粗犷的个体竞争形式转变为专业竞争。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