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有效热容动态预测模型及其在典型热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室内热环境和空调能耗受建筑热质的影响很大,充分利用建筑热质的蓄放热性能,可以改善室内热环境、并减少空调能耗。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是预测建筑中有多少热质真正参与到换热过程中(即有效热容),以及有效热容与室内热环境之间的关系。尽管有效热容在选择围护结构类型、确定供暖模式和分析自然通风特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缺乏快速准确地预测建筑有效热容的方法,从而导致有效热容在上述方面的应用很少。从而制约了建筑热质在建筑节能中本应发挥的作用。如果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建筑有效热容将有利于建筑热工标准中关于建筑有效热容的实施和应用。为了解决建筑有效热容的预测,本文系统分析了热质在建筑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学理论推导、Energy Plus模拟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建筑有效热容动态预测的理论模型。并将建筑有效热容动态预测模型运用于典型热过程的分析研究,即推广到自然通风房间和间断供暖房间中,研究结果将为自然通风系统设计、间断供暖策略与建筑围护结构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有效热容的预测是有效利用建筑热质的关键。为此,本文引入温度弹性系数来描述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有效热容作为量化建筑热质的参数。通过有效热容和温度弹性系数来构建有效热容动态预测模型,用于建筑有效热容的预测。同时,分析了有效热容和温度弹性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指出有效热容动态预测模型中有效热容和温度弹性系数主要与保温层位置、墙体热阻、换气率和窗墙比有关,但与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内热源强度无关。提高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热舒适时长是降低建筑空调能耗的有效途径之一。热舒适时长与建筑有效热容密切相关,然而,已有的研究忽略了外墙有效热容,其假设外墙无窗并且外墙绝热或只有室内热容时展开的,这会导致室内空气温度的衰减系数的高估和延迟时间的低估。本文将所构建的有效热容动态预测模型应用于自然通风房间的传热过程,并进一步得到了室外空气温度呈周期性波动时,建筑有效热容与室内空气温度之间的相关性模型,弥补了已有自然通风模型忽略外墙有效热容和窗户传热所造成的误差。当假设外墙无窗并且墙体绝热或只考虑室内有效热容时,利用本文的有效热容动态预测模型,可以推出与已有研究相似的结果。为便于应用本研究给出自然通风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了有效热容和温度弹性系数的影响因素,并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建立了有效热容和温度弹性系数的数据库模型。优化墙体热性能可以有效降低供暖建筑的热损失。实现建筑节能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通过优化保温层的位置和分布来增加墙体的延迟时间和衰减倍数。后者即是评估外墙热性能的关键参数,也是本文建立模型的重要输入参数,其受墙体保温方案的影响很大并直接影响到建筑节能效果。为此,采用组合算法确定墙体结构,采用传递矩阵法来计算墙体的延迟时间和衰减倍数,并用多目标算法进行筛选,确定了符合要求的墙体结构。结果表明,当保温层总厚度相同,保温层等厚度拆分要比非等厚度拆分能获得更大的延迟时间和衰减倍数。当保温层厚度相同时,分别将保温层拆分为一、二、三部分,各自对应的最佳墙体结构的延迟时间和衰减倍数随着保温层数量的减少而减少。夏热冬冷地区普遍采用部分时间,部分空间的供暖方式(间断供暖方式),建筑传热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故建筑有效热容(建筑蓄热和放热过程)对能耗影响很大。因此,当供暖时间较长时,间断供暖的能耗会大于连续供暖能耗,即存在临界供暖时间比。但由于建筑蓄、放热量很大过程计算复杂,受建筑特征影响很大,且临界供暖时长计算复杂故临界供暖时间比并没有用于指导实际建筑中的供暖策略。为了减少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能耗,本文将已构建的有效热容动态预测模型用于研究间断供暖模式下的临界供暖问题,给出了一个临界供暖时间比模型,以快速、准确计算不同建筑的临界供暖时间比。结果表明,临界供暖时间比主要与有效热容,围护结构内壁面温度弹性系数有关。外墙外保温方式的临界供暖时间比大于内保温。临界供暖时间比随着热阻和换气次数的增加而减小。有效热容作为建筑热质的量化参数,其理论计算表达式尚不清楚,这将严重阻碍建筑节能标准中关于外墙热容条款在实际工程中的落地。因此,采用辅助方程法,通过严格的理论推导,求得到了单层墙体两侧气温均为谐波变化特征的条件下,有效热容的计算表达式,并进一步研究了墙体有效热容的影响因素。结果指出,有效热容与蓄热系数密切相关。有效热容主要与蓄热系数有关,蓄热系数在无量纲厚度小于3时受初始相位差、外墙衰减系数和室内、外对流换热系数之比的影响。当初始相位差为?/2或?时,会出现影响外墙与室内空气之间的传热。
其他文献
一般而言,岩浆热液矿床除与侵入岩体有关外,与地层和构造关系也比较密切,控矿因素往往比较复杂,确定其中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往往是成矿预测成败的关键。广西贵港砷矿沟银铅锌矿床位于大瑶山隆起西南部龙山鼻状构造的最西南段,是大平天山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一部分。矿床以顺层产出的矽卡岩型矿体为主,切层的脉状矿体为辅。系统的野外测量和研究表明,脉状矿体形态简单,主要受控于近直立的NNW向断层;层状矽卡岩型矿体形态十分
期刊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实现绿色能源生产最具潜力的手段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单一光催化剂未经修饰直接使用时制氢效率都较低,需要通过合适的手段对其进行改性或构筑复合光催化剂,使其具有更高的吸光性能、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以及更多的表面反应活性位点等,从而提升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改善光催化剂性能最常见手段之一为负载助催化剂,这不仅可以促进光生电子的转移,还可为反应提供活性位点。但目前最为
学位
太阳能是自然界馈赠的绿色可再生能源之一,如何更好地收集并储存太阳能一直是科学界的研究热点。平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以空气为传热介质,收集太阳能并转化为热能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是一种应用很早的太阳能利用技术。但平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主要由金属和玻璃组成,笨重的结构及低的换热效率限制了其的大面积应用。有研究人员从北极熊皮毛的集光隔热机理中获得灵感,利用三维间隔织物和透明薄膜设计了柔性的三维结构集热纺织复合
学位
自2000年实行“走出去”战略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向前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飞速增长。根据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2002到2020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OFDI flow)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5.2%。2020年中国的OFDI存量高达25806亿美元。随着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重
学位
天然骨膜作为一层覆盖在皮质骨外表面的高度血管化的结缔组织膜,其在骨组织的发育和重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临界尺寸骨缺损的修复中,更多研究关注于骨的本身,开发出各类用于骨组织再生的人工骨移植物,而忽略了骨膜的重要性,致使临床上仍有5-10%遭遇临界尺寸骨缺损的患者因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而终身残疾。这种不理想的修复效果主要归因于缺乏骨膜的骨再生策略的骨诱导活性有限,导致骨整合及后续血管网络再生效
学位
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VOCs治理是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前沿问题之一。新兴的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VOCs技术具有设备简单、响应迅速、适用性强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近二十多年的研究显示NTP催化协同降解VOCs技术能快速有效地脱除各种VOCs,然而也发现该技术还存在降解协同机理不明、副产物较多且难以控制、CO2选择性较低等问题,需要在催化剂及其
学位
棉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纤维,因为其柔软、透气、舒适等性能而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但是棉的极限氧指数大约只有18%,极易燃烧,一旦棉织物被点燃,火焰就会迅速蔓延,对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限制了棉织物的应用领域,所以赋予棉织物阻燃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两种棉织物阻燃剂Proban(?)和Pyrovatex(?)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致癌性物质甲醛,所以科研工作者
学位
近百年来,不断积累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频发,促使人们越发追求服装纤维材料的热湿舒适性和安全性。纤维材料将人体皮肤与周围环境连接起来,其主要功能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调节人体的热湿传递,涉及人体-纤维材料微环境和人体-外界宏观环境的复杂热湿调节系统。通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动态的热平衡将核心温度维持在37±1°C。然而,高温高湿环境中的剧烈运动或阳光暴晒会使热量在体表持续积累并引发人体大量出
学位
陶瓷气凝胶因其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导热系数低等优势,在热/声绝缘、催化剂载体、过滤器和储能材料等领域成为极具应用潜力的材料。然而,传统陶瓷气凝胶由珍珠项链状网状结构组成,具有本体固有的易脆特性和不稳定的耐温性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改善气凝胶机械性能的研究,包括与反应性分子或聚合物的化学交联、一维纤维或二维层状网络复合增强等方法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机械性能,但有机组分的复合显著降低了其耐温性
学位
癌症因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人们对利用纳米载体进行药物靶向传递的兴趣显著增加。但是常规的纳米载体通常缺乏肿瘤特异性,而且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屏障和肿瘤的异质性限制了其在肿瘤部位的蓄积和渗透,因此导致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研究者一方面利用活细胞携带或细胞膜伪装载药纳米颗粒来有效地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另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