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共心力量表编制及其对儿童行为问题的作用机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tiedaoxue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心力是指母亲将婴儿视为有心智的独立个体的倾向,表现为关注孩子的心理特征,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做出恰当解读,体现的是一种亲密关系质量。为进一步深化对共心力的了解,探究共心力的结构及作用,本文涵盖两个研究。研究一在共心力理论与原有测量工具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评定,编制了初始问卷。以学龄儿童的中国父母为被试采集数据(n=2413),预测样本(n=1019)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正式施测样本(n=1394)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并从预测样本中选取24名父母间隔2周后重测,选取39名父母做效标关联效度检验。效标工具为访谈法共心力。结果显示,正式量表包括心理特征、身体特征、泛化特征3个因子,23个条目,可解释总方差的54.973%。修正后的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df=3.844,TLI=0.959,CFI=0.971,SRMR=0.030,RMSEA=0.045);量表心理特征分与访谈法心理特征分呈正相关(r=0.463,p<0.01),与访谈法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总分呈正相关(r=0.411,p<0.01);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9,3个因子的α系数在0.79~0.91区间;重测信度为0.58。共心力量表结构清晰,信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作为评估父母共心力的有效工具。研究二同样以学龄儿童的父母为研究对象(n=865),探究父母共心力对儿童行为问题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共心力通过影响儿童情绪调节进而影响儿童行为问题,且父母共心力经过儿童情绪失调对儿童行为问题的中介效应的后半段受到了儿童消极情绪的调节,这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其中,父母共心力受到了情绪调节的遮掩效应,对儿童行为问题的作用效果不一致,具体表现为:父母共心力通过影响儿童情绪调节进而影响儿童行为问题时,一方面通过控制儿童情绪失调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刺激儿童情绪反应增加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正负抵消形成了遮掩。儿童消极情绪气质在儿童情绪失调对儿童行为问题作用中起调节作用:低消极情绪气质的儿童可以缓冲情绪失调造成的后果;而高消极情绪气质的儿童则无法避免情绪失调对其行为问题的刺激作用。启示父母在解读儿童心理状态的同时,应及时修正儿童不恰当的反应,引导其进行合理情绪调节。发挥共心力的积极作用,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虚拟现实技术愈发重要。三维手部获取方法是虚拟与现实沟通的桥梁。基于虚拟三维手部的人机交互真实自然。但是三维手部的获取并非易事,并且其中数据扮演重要角色。目前的方法存在精度不足、效率较低或鲁棒性较差等问题,其原因在于缺乏高质量手部三维数据。所以手部三维数据重建十分重要。本文对多视角三维手部重建方法进行研究。旨在鲁棒、全面、便捷地获取真实可靠的三维人体手部模型,并构建带有多种数据标注的数据集。本文主要
随着科技水平与社会需求的日益提升,动作捕捉与识别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影视、体育等诸多领域,相较于视觉动作捕捉,基于体感网的人体动作捕捉与识别具有低延时、灵活便携和不受环境限制等优点,其已受到市场和众多学者关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商业价值。针对现有的体感网系统普遍存在性价比低、接口不开放、使用复杂等缺点,本文以设计高性价比、低功耗、使用简便的运动可视化与识别平台为目标,构建基于Wi Fi通信技
学位
地震灾害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亟需进行地震风险分析。但对于软土分布广泛的滨海城市地区,未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地震易损性分析难以合理地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而导致地震风险分析的可靠性降低。同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建筑分布密集,考虑群体效应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易损性研究显得愈发重要,因为其有助于合理地评估地震风险,从而有效减小地震造成的损失。本文通过有限元模拟,研究了群体效应对钢框架
随着“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的盛行和发展,在互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软硬件设备的支持下,人机交互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将人的眼动数据作为计算机输入触发信号而产生的交互形式,即眼控人机交互方式,因其自然、直接、快捷的操作特征而备受人们的关注,是具有前瞻性的人机交互研究方向。眼机交互系统中目前常用的触发动作是凝视,会带来严重的米达斯接触问题,对交互系统的稳定易用性造成较大影响。本文整理并归纳了国内外各
双极膜电渗析(Bipolar Membrane Electrodialysis,BMED)技术可实现废水中无机盐的去除并将其转化为对应的酸和碱,是一种有效的高盐废水处理技术。本文将BMED技术应用于对氨基苯磺酸废水的脱盐处理,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采用BP-A-C三隔室BMED工艺,以脱盐率、产品酸碱浓度、电流效率及能耗为性能指标,考察了电流密度、初始酸碱浓度、膜面流速及初始盐(Na Cl)浓度对B
学位
学位
砖混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由于其取材方便、造价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中。但随着社会发展,砖混结构的缺点逐渐显现,近些年来的地震灾害统计也表明,砖混结构抗震性能较差,受地震作用时易发生损坏或倒塌,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针对砖混结构进行震前加固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类砌体加固方法中,钢板带加固有着施工方便,可逆性强等优点,课题组在钢板带加固法的基础上,提出干式连接钢板刚架加固法。主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