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蔡元培的美育思想研究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梳理蔡元培伦理思想与美育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旨在对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相互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在当下语境中重新唤醒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些内在意识和思想基因。
  蔡元培是一位行动家,并非以著述见长,其大多数的观点散见于众多演讲之中,且前后略有变化消长。但若不能够对其隐藏于行动背后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探究与辨析,也就无法充分体认蔡元培敏锐的问题意识及其具体教育实践。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大多被“美育代宗教”及“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等口号化的表达笼统带过,研究者需从他的众多言说之中抓住问题核心进行深入解剖。他一直活跃于中国教育界的高层,直接参与现代中国教育改革方针的制定与执行,并在新文化运动前后掌管北京大学数载,因此对于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研究,需要结合他丰富的教育实践展开,需要扎根当时的文化思潮、知识语境和社会背景,系统分析蔡元培的问题意识、历史情境以及解决方式。
  论文的第一部分围绕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进行简要的文献爬梳,从惯常对蔡元培的美育理解,即“美育代宗教”入手,试图指出将“宗教”作为通道来理解蔡元培的美育观是不足够的。这样理解所带来的局限在于,易将“宗教”与“美育”僵化为意涵单薄的名词,忽略了这二者随着蔡元培个人经历与学识的增长而不断生长的动态性,从而将其美育思想看作是对宗教活动的排斥与反抗,乃至理解为一种替代方案。
  第二部分将深入蔡元培宗教观的形成与发展的脉动之中,通过重新厘清蔡元培宗教思想中的“嬗变”因由,立体化蔡元培的宗教观中宗教性与教化性的耦合与离散,进而思考二者之于蔡元培整体伦理及美育观念的铺垫性意义,为立体化地理解其教育思想与实践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解途径。
  论文的第三部分将落实到蔡元培本人早期的教育实践之中,考察蔡元培在1894—1912年间,试图为彼时之中国寻找合适救国方略、塑造新国民、建构现代伦理观的过程。通过对蔡元培3本与伦理学相关的译著的详细分析,结合起蔡元培在宗教问题中所建构起的教化思考,来探讨蔡元培现代伦理观的建构,即从君子立德之德向近现代德育之德的转换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他对于教育的理解与思考。
  第四部分是对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进行重新解构,通过对其思想资源的梳理与勾画,试图对其美育思想的形成进行更为细致的追踪,试图为其整体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行动找到更为扎实的理论资源支撑。
  在论文的总结部分,首先对蔡元培的伦理、美育及其教育思想进行整体描画,在探索蔡元培的伦理思想与其美育思想之间的继承与转化的同时,勾勒出蔡元培的教育、伦理与美育三者间的同构关系。本文的创新之处正在于此,试图将蔡元培的美育思想纳入他的整体教育思想的框架之中,而非机械地将其伦理、美育及教育思想三者割裂开来。通过勾勒三者之间的内在发展逻辑,有机地对其伦理与美育思想以及两者之间的转换进行阐述。最终回到当下语境,重新打捞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在百年之后的当下仍需被重提与研究的意义。
其他文献
赵孟頫作为中国书画史上之巨擘,不仅留下诸多名迹,同时其书画理论亦对后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赵氏的书画鉴藏活动往往被研究者们所忽视。  本文试图从较少研究者涉及的赵孟頫书画鉴藏活动及相关问题入手,重构赵氏的书画鉴赏与收藏活动的发生,从地域和时间两个角度展开调查,进而探讨其鉴藏观念、鉴藏能力、鉴藏交游以及审美趣味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赵氏在绘画理论上的见地以及其在绘画实践中所做出的种种选择。  希望
学位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发展与中国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开放,使得中国经济产值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的位置。伴随中国经济的腾飞,随之而来的是过去30年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繁荣。物质财富的积累,促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进一步需求,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国艺术场馆建设遍地开花。其中私立美术馆的发展方兴未艾,在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产业转型为私立美术馆带来的投资冲动中,美术馆管理体制却一直存在着乱象丛生的问题。由于我国
艺术管理工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移动互联环境下,艺术管理者应建立数字化服务新理念。伴随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文化为背景,文化呈多元形态,大众文化需求趋于数字化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愈发明显,艺术机构顺应时势拓展线下实体展示活动至线上,以虚-实相生的展示理念最大程度地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全时空的文化服务。手机APP作为这一时代的融媒介、传播媒介和交流媒介,已成为大众获取艺术信息最便
学位
许多长期的研究项目,试图揭示女性每天所面临的性别歧视问题。这些由非政府组织主导的项目显示出,女性不但要努力成为学校和商业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要把握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平衡。虽然我认为所有这些项目都是有用的,以解决问题与概述,统计的成功可能是误导。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中,讨论了土耳其妇女的身份问题;第二章则阐述了视觉隐喻和个人象征艺术产生的心理和文化原因,探讨了女性身体在木刻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象征意义和形象化
学位
20世纪捷克定格动画艺术家杨·史云梅耶(Jan Svankmajer)的作品丰富了动画作品对感受的表现,运用舞台剧和电影手法,通过雕塑、陶器、木块、面包多种形式组成图像完成创作,定格动画可以成为艺术家与观众对社会和文明发展交流的媒介。他的这种创作形式与观念影响了很多艺术家,比如蒂姆·伯顿和奎氏兄弟都是在向他的作品致敬。  本文以研究史云梅耶定格动画创作中的图像、主题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来探寻艺术创
学位
本文上半部分通过梳理横尾忠则的个人生平、时代背景、设计风格,提取出其海报的三个风格特点:波普、激进、本土,并分别论述特点形成的背后原因。文章后半部分,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横尾忠则海报中反复出现的传统图案和文化符号及其意义,窥探传统图案与民众感知、文化符号与民族自信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国外国内双重视角,总结横尾先生创造的艺术、商业、文化多层价值。
学位
本文的核心在于探究僧安道壹佛教铭刻作为一种图式,其风格的形成、传播及传播成因。僧安道壹及其僧团刊刻之所以被公认为北齐书法艺术之最,除高绝的艺术造诣之外,是因其为北齐历史发展的写照和缩影。  绪论通过简述北齐历史背景,交代了北齐时期朝代更迭之间艺术与思想层面上的坍塌与留存,并阐述了前辈学者们的研究现状。  正文第一章从社会文化思想背景以及皇室贵胄对佛教的接受和推动两方面论述,北齐在史学研究中被定位为
学位
荆浩《笔法记》是唐末五代时期留存至今的重要画学文献,它产生于唐宋山水画的过渡期,在要求用笔的基础上,强调墨法的运用。今见《笔法记》诸全本皆刊刻于明清时期,其中以明嘉靖刻本为最佳版本。  《笔法记》在传抄刊刻过程中存在脱漏、讹误及异文等问题,往往造成解读上的困难或偏颇。本文采用目前所见最早的明嘉靖刻本为底本,对《笔法记》作校勘。在梳理其版本源流和研究史的同时,清理《笔法记》在文献着录中的同书异名问题
自康德以来,“崇高”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美学论题,却在20世纪下半叶受到了解构主义的挑战。代表人物德里达1978年出版的《绘画中的真理》展示了解构主义的文艺思想。其中《附饰》(Parergon)的最后一章《庞大者》(the Colossal)聚焦于康德的崇高美学。论述表明,崇高是一个虚构概念,其构成来自“外框”(parergon)对它的支撑。康德“图型法”、“想像力”、“合目的性”、“判断力”等概念作
学位
密码学(Crpytography),是实践和研究在第三方(称为对手)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安全通信的技术。更一般地说,密码学是关于构建和分析防止第三方或公众阅读私人信息的协议。随着现代加密学的发展,互联网正是以此为基础架构出了21世纪初的繁荣的景象,这也随之而来出现了由此而来的创作和社会活动。Cypherpunk(以下翻译为密码朋克)是通过虚拟网络与计算机技术,倡导广泛使用强大密码技术和增强隐私的方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