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理论机制与中国经验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9020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保险业近年快速发展,2018年原保费收入达到380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业务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商业保险具有分散风险和经济保障的功能,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积极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宏观层面,保险业发展对于风险管理、防灾减损、经济补偿、促进社会资金融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全面步入新常态,不断推进保险业的市场开放与发展,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微观层面,商业保险通过承保前的风险调查、承保期间的风险监督和承保后的经济补偿活动,不仅有利于加强个人和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还有利于发挥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稳定企业和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对社会和家庭正常的经济生活起到稳定社会和经济保障的效应。保险集聚是指保险资源的空间集聚促使区域内各经济要素相互作用与融合并产生外部辐射效应的过程。中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保险产业规模效应出现,从而促使保险集聚效应产生并且不断加强。保险集聚可以对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产生重要影响。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表现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目前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对保险集聚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考察,有助于评估保险产业集聚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实际影响,可以为各地区破解经济转型难题、实现经济增长路径转变提供重要的经验参考。本文针对上述现实背景和现有研究的不足,首先,就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说;第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分别测算保险集聚指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第三,基于理论分析部分得到的命题与假说,本文进而分别以中国省级层面和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多种实证方法考察了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第四,对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第五,对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异质性检验;最后,以农业保险集聚为例,对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再次进行实证检验。本文旨在为促进保险集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共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首先,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对其传导机制进行了详细叙述,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1)风险分散效应,即商业保险本身具有风险分散功能,保险产业集聚促使该效应更好的发挥,从而促进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技术创新效应,即保险集聚会促进区域人才交流与技术进步,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网络效应,即保险集聚区域的信息资源共享水平较高,从而促使要素优化配置,进而有利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考虑到采用单一测算方法衡量保险集聚度可能会影响实证结果的客观性,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卓志、孟祥艳(2019)提出的主成分分析法和丁艺等(2010)提出的区位熵法来测度保险集聚指数,整体的测算结果表明:虽然在使用两种方法测算保险集聚指数时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根据经济区域划分时中国省际和城市保险集聚指数均呈现出东部地区的保险产业空间集聚水平高,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保险产业集聚水平较低;根据Arc GIS绘制的中国省际保险集聚指数的空间分布图呈现出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特征。在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时,本文参考钞小静、惠康(2009)、任保平等(2019)的研究成果,通过构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体系,其中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公共福利、资源利用与环境治理等方面,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结果发现:平均而言,中国省际和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在2005~2017年间均表现出持续增长趋势,并且东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根据Arc GIS绘制的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空间立体投影图呈现出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特征。基于理论分析得到的命题与假说,以及保险集聚指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测算结果,本文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变量的条件下,首先基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然后,构建可解决内生性问题的联立方程模型,并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就保险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保险集聚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为了进一步解决可能出现的互为因果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地形起伏度指数作为保险集聚的工具变量,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就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考察,保险集聚可以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论再次得到印证;而后,考虑到遗漏空间变量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保险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双变量空间Moran’I指数显示保险集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时空相关性,并且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这说明当邻近地区保险集聚水平的提高将带动本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对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考察为本文理论分析和假说的成立提供了经验证据。以多种指标衡量的保险集聚指数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这说明保险产业集聚水平高的地区,其经济增长质量越高。在进行影响机制分析时,本文分别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对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进行检验。首先,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保险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保险集聚可以通过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另一传导机制是保险集聚的风险分散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分别使用保险集聚与地区人均GDP的交互项、保险集聚与财政科技支出占比的交互项,实证结果显示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技术创新水平均在保险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最后,技术创新水平在保险集聚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中起到了门槛效应。考虑到不同区域的保险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对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进行区域异质性检验,研究发现无论是将研究样本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还是划分为十大城市群,不同区域的保险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都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由于区域间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保险产业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导致不同地区的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效果不同。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农业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检验进一步保证了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采用区位熵法和单一指标法衡量的农业保险集聚指数,整体的测算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农业保险集聚指数总体保持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低。在对农业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时,首先通过基准回归发现农业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农业保险集聚水平高的地区,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在解决互为因果内生性问题时,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进行检验,回归结果依然呈现稳健;在解决遗漏变量内生性问题时,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由农业保险集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Moran’s I指数可知,中国农业保险集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特征;利用空间误差和空间滞后模型分析可得,各地区农业保险集聚在内在空间交互效应和随机冲击的空间交互效应下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关系。本文对农业保险集聚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1)中介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农业保险集聚可以通过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调节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农业保险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起到调节作用;(3)门槛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水平在农业保险集聚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中起到了门槛效应。此外,在对农业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异质性分析时,实证结果表明农业保险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最后,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本文指出需要各级政府和保险企业“因地制宜”在金融保险中心建设、保险科技创新突破、保险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和政策领域做出协同努力,才能实现保险集聚效应的产生与不断加强,最终在新常态背景下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保障诉权是现代民事司法改革的基本要求。为了响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保障诉权这一司法改革目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明确了我国法院立案登记制度改革的方向,同年最高院也发布司法解释将立案审查制修正为立案登记制。但是,当下所谓的立案登记制并未转变原有立案审查制下的立案方式,仍是将诉讼要件与起诉条件共同置于立案庭,并进行前置单方审查,未能有效实现立案登记制保障诉权的制度趣旨。因此本文将以立案登记制的
本论文在历史唯物史观指导下,以文献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整合民族史、民族学、语言学、考古学、遗传学等学科的研究资料,对寻传的源与流进行细致地整理、分析、归纳,理清寻传“同源异流”和“异源同流”的发展线索,总结寻传流变的特点,探寻今景颇、阿昌等民族与汉族及其周边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原因,揭示中国少数民族源流发展的规律。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寻传与中国古代西北的氐羌有源流关系。从中国
学位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将文艺工作纳入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总体事业,借助文艺工作载体,发挥文艺作品教育、感召和激励人的作用,帮助人民群众形成革命和建设事业所需的信仰、情感和意志,进而转化为实际行动,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面。那么,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文艺最能代表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要求?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人从
难民及难民相关制度从1573年的法国发展至今约四百多年历史,难民一直被称为是“最弱势的人群”,无论宗教迫害,政治冲突,暴力威胁,种族相争,甚至生态危机都可能导致因丧失基本生存保障条件的人群被迫迁徙最终沦为难民。难民保护法律制度与难民相伴相生,从单一的国内立法保护模式到当前的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合力建立多层次保护模式,难民保护制度一直不断地充实和发展。各国国内难民立法逐渐完善,大量与难民相关的国际条约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旅游高质量发展和旅游强国建设中,旅游供需矛盾依然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旅游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使得部分地区在旅游资源转化质量和旅游产品供给能力两方面都面临诸多矛盾。实现旅游供需矛盾的调控,需要统筹推进文化旅游资源的高质量转化利用,从而推动旅游市场需求的平衡和空间供给的均衡。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新千年第二个扶贫开发纲要——《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底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目标。为了完成该目标,2013年11月习主席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2014年1月精准扶贫的框架和细则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精准扶贫”的思想落地。2015年11月中旬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已进入扶贫攻坚阶段,确保到2020
律师辩护全覆盖是针对我国被追诉人权利保障机制不健全、律师辩护作用发挥不充分而提出的理论命题和改革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其目标之一是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具体至刑事诉讼语境下,即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的全覆盖。律师辩护全覆盖作为当前刑事司法改革的热点,
我国教育部于2018年1月颁布实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里程碑。自此,基础英语教育正式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往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研究较多自上而下地关注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实施成效等宏观问题,对英语教师的能动性回应尚缺乏足够重视。本研究从微观视角出发,聚焦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师的能动性问题,以活动理论、教师能动性生态系统论和教师改变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定性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