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1-2-0”用于中国居民卒中教育的应用研究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kk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卒中是引起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位疾病,早期的识别,及时就医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死致残率,同时降低脑卒中进展的比例,既往国内外在院前脑卒中宣教通常推崇国外的“FAST(面、臂、言语、时间)”脑卒中识别法则,由于中国为非英语母语国家,FAST在国内的使用效果不佳,表现在脑卒中院前延误居高不下,随着“中风1-2-0”在2016年被我国学者提出,我国脑卒中院前宣教出现了新希望,故本研究拟探讨“中风1-2-0”三步脑卒中识别法则在中国居民中宣教的效果,观察其能否提升我国居民对脑卒中常见症状的识别,缩短院前延误,从而降低脑卒中在我国居民中的疾病负担。方法:(一)本章我们通过与专业的传媒公司合作设计制作以中风1-2-0为主题的脑卒中宣教动画、宣传册来协助脑卒中院前宣教。(二)本章我们拟采用回顾分析前瞻性收集的问卷调查数据,我们共进行了3次大范围的网络问卷调查,问卷通过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所设计,问卷的内容包括脑卒中常见症状及发生脑卒中后第一时间应采取的反应,3次问卷的时间分别为第一次:2016年11月-2016年12月;第二次:2018年10月-2018年12月;第三次:2019年10月-2019年12月,每次调查持续时间大约为3个月,期间由各地成立中风1-2-0特别行动组成员执行问卷的收集,对象为当地参加脑卒中院前宣教的居民,以第一次问卷作为基线数据,以对照2年后的第二次问卷调查及3年后的第三次问卷调查结果。(三)本章拟回顾分析前瞻性收集的神经科住院患者登记数据,选取于闵行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明确每个患者的发病时间及到院时间,明确患者是否是通过急救系统120来院,记录对于在溶栓时间窗内到达的患者的溶栓情况。以半年时间为分界将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分为4个阶段,期间在当地开展长期持续多种宣教模式的脑卒中中风1-2-0院前宣教,分析是否随着中风1-2-0卒中宣教时间的积累,院前延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人群中逐渐下降,120急救系统的使用是否逐渐增加,溶栓率是否逐渐上升等。结果:(一)通过与专业的传媒公司合作,我们制作了中风1-2-0简易宣传手册一套,制作了以中风1-2-0为主题的短视频数十部,分别发布于热门的视频网站如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土豆、抖音、头条新闻等,点击量合计破百万。(二)3次问卷调查共有26024人响应,其中9572人属于非神经科医务工作者,16452人属于没有医学背景的社区居民,3次问卷调查的响应者在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所在地区均产生了有统计学差异的变化,对于所有的响应者,在溶栓治疗4.5h时间窗的知晓率上,3次调查显示知晓率逐步上升(趋势P值<0.001),所有的趋势性P值均校正了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所在地区等混杂因素;在提升大众对于脑卒中发病后第一时间送往卒中中心的知晓率方面,与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较,2019年底,我们的知晓率提升了近10倍余(OR比值为10.18,95%可信区间为8.52-12.15,P值<0.001),3次调查结果提示知晓率在逐步提升(趋势P值<0.001);对于脑卒中常见的症状如口角歪斜、肢体无力、言语含糊的知晓度上,知晓率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后都上升明显(趋势P值<0.01)。通过亚组分析,中风1-2-0宣教在非神经科医务人员和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大众上的效果,结果显示一致。(三)一共2158例最终通过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550例患者来自2018年下半年,529例患者来及2019年上半年,645例来自2019年下半年,434例来及2020年上半年)。总的患者平均年龄为70.33岁(标准差12.37)。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延误的中位数为423分钟,3小时到院率32.4%,溶栓人数共145人(6.7%),使用急救系统120入院的患者人数为700人(32.4%)。院前延误中位数随着宣教时间的积累,在4个时间段上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01),院前延误的中位数由2018年下半年的511分钟下降到了2020年上半年的300分钟,总共下降了211分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3小时到院率也由2018年下半年的28.73%上升到了39.86%,且3小时到院率随着宣教时间的积累有明显的上升趋势(P=0.008),溶栓率由最初的4.73%上升到了2020年上半年的11.75%,溶栓率随着宣教时间的积累出现明显增长趋势(P=0.001)。结论:通过各省市中风1-2-0特别行动组运用中风1-2-0卒中宣教工具进行脑卒中院前宣教,我们有效的提升了当地老百姓对脑卒中3个常见症状的知晓率,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了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静脉溶栓;区域性运用中风1-2-0卒中识别工具的院前宣教结果提示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延误随着宣教时间的累积在逐渐下降,在我院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溶栓率也在随着宣教时间的积累而逐渐增加,区域性运用中风1-2-0卒中识别工具进行宣教能帮助社区里生活的居民早期发现卒中并减轻卒中带来的疾病负担。以上结果说明中风1-2-0卒中识别工具运用在中国的脑卒中院前宣教是可行的且预期能够取得良好的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大鼠海洛因成瘾模型,采用行为学、神经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等实验手段,记录海洛因成瘾大鼠的行为学及脑电频谱变化,探索大鼠伏隔核NMDA受体相关亚基在海洛因诱导CPP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神经电生理实验: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在双侧伏隔核(AP:1.8mm,ML:1.5mm,DV:7.5mm)埋藏电极,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海洛因诱导组,海洛因诱导组分为成瘾组和戒断组。采用剂量
目的: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 ICAS)人群中经连续12个月的远隔缺血适应(RIC)治疗,探讨RIC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可行性,评价RIC对s ICAS患者卒中复发率、临床预后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探索RIC可能的脑保护机制,揭示其在防治脑卒中发生和复发中的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为随后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证据。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进行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评估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僵硬度系列指标与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用于指导临床进一步优化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及预后评估工作。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及神经外科诊治的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卒中组),另纳入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基础疾病对照组(高血压组),同时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入选标准:脑卒中的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
目的:探索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与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15名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按照是否有周围神经病变分为糖尿病(DM)组95例,DSPN组120例,比较各组间一般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间血清SDF-1水平。比较DSPN和非DSPN组之间S
目的:利用腺病毒转染法和CoCl2诱导法构建SIK2不同程度表达的HUVEC模型,探究SIK2对HUVEC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及机制,为临床上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腺病毒转染法和CoCl2诱导法构建SIK2不同程度表达的HUVEC模型,将其分为Control组、CoCl2缺氧诱导组、CoCl2缺氧诱导联用BOSUTINIB组、CoCl2缺氧诱导联合腺病毒空载组、CoCl2缺氧
目的:利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在体模型探索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与炎症信号激活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脑缺血损伤后c-Jun NH2末端激酶(c-Jun NH2-terminal kinase,JNK)介导的炎症反应对程序性坏死的反馈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制备全脑缺血/再灌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因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中心房间传导阻滞(interatrial block,IAB)发生率是否高于普通无卒中病史人群,研究Bayes综合征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便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一个简便、易行的预测指标。方法:收集2019年01月至2020年06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的患者病历资料,共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