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卤簇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kang3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卤素化合物以其结构复杂多样、拓扑种类繁多以及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是近年来配位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在已经报道的金属-卤素化合物中,化合物结构多是由单个原子的金属中心通过有机配体连接而成,而以金属簇为中心的配位聚合物相对较少。与单个金属中心相比较,多核配合物或簇合物单元,由于存在多个可配位的金属中心,具有更多可选择的配位模式,更有利于配合物结构及功能的预调控;此外由于簇合物单元的存在,所构筑的配合物亦可表现出一些独特性质,特别是在组装具有特殊性能,如吸附、分离、发光、催化等功能材料方面具有其特有的优点,因此构建金属簇基配合物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铜卤簇为结构基元构筑了一系列金属簇基配合物。全文一共分为四章。在第一章前言中,我们围绕铜卤簇的研究背景、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展开。第二章,六次甲基四胺(hmt)配体含四个可配位的N原子,类似SiO4四面体的类分子筛结构。通过结构设计方法,首次利用两种四连接的有机配体hmt和类似hmt配体结构的CU4Cl6金属簇成功构筑了一例具有lon拓扑结构的三维化合物[Cu4Cl6(μ4-hmt)][Cu3(μ3-OH)(μ3-hmt)](H2O)3(1),该化合物在三维结构基础上还穿插了具有蜂窝状二维结构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反应的温度,溶剂以及pH值,合成了一系列基于hmt和铜卤簇基(Cu2Cl3,Cu3Cl2,Cu4Cl4,Cu5Cl6和Cu6Cl6)的三维金属簇有机化合物。并研究了该系列化合物的荧光性能。第三章,利用六次甲基四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四个具有[Cu12S6]簇的配合物,分别为[Cu12(SCH3)6(H2O)12][Cu12(SCH3)6Cl12](6),[Cu12(SCH3)6(H2O)12][Cu12(SCH3)6Br12](7),[Cu14(μ4-SCH3)6(μ3-Cl)4(μ2-Cl)4(DMSO)2](8)和[Cu20(SCH3)6Cl14(hmt)2](9)。晶体(6)和(7)是球状的铜硫卤簇超分子离子对;晶体(8)是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无机铜硫卤簇化合物;晶体(9)是具有二十核铜硫卤簇的三维配位化合物。并发现化合物(6)和(8)显示研磨变色特性。第四章,利用大配体Tipa(Tipa=2,4,6-三(p-咪唑苯基)胺)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两个铜卤配合物[Cu3Cl2(Tipa)2]Cl(10)和[Cu3I3(CuI)2(Tipa)3](11)。化合物(10)显示出不同寻常的研磨变色和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特性。我们发现在相似的反应条件下卤素离子在调节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物理性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1990、2000、2010年的跨省流动规模分别为1106.5万人、4241.9万人和8587.6万人(余吉祥,2013)。要实现2020年60%常住
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新兴的多媒体业务促使人们对通信的需求急剧增长,对信息基础设施造成压力,推动着光纤主干传输网容量的增加。提高光纤信道的传输速率和频谱利用率,
高炉炉缸如“黑匣子”一般,无法直观其内部变化,故炉内铁水流动状态无法准确判断。经过冶金工作者多年研究发现,高炉死料柱状态是影响炉缸内铁水流动变化主要因素之一,但高炉
目的 :探讨颈部动脉超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60例SLE患者和20例体检健康者,年龄性别匹配。血清分别用彩超颈部血管检测技术,
分位回归可以全方位地挖掘数据信息,将分位回归技术和二元选择模型结合能够更加全面地刻画问题的本质,更准确地预测二元选择倾向。随着数据收集和存储技术的发展,数据信息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短缺,利用秸秆生物质制备燃料乙醇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由于秸秆结构复杂,因此需要进行适宜的解聚,使秸秆中的有效组分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制度也逐渐成为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主要方式。土地出让制度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也伴
目前,一次铁渣采用黄钠铁矾法回收其中的镍和铜。但是,得到的二次黄钠铁矾铁渣中仍含有一定量的镍和铜,这部分渣必须返回到镍火法系统处理,这不仅增加了生产处理成本,而且严
文学经典相关议题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始进入西方学术界主潮,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发国内学界关注,至今已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的第三部小说《斯通纳》(Stoner)首次出版于1965年,近半个世纪后在当代获得世界关注,形成独特的“斯通纳现象”,并多次被媒体界、作家界、学术界等誉为文学经典。《斯通纳》在二十一世纪被重新发现,其经典地位逐渐获得
CuO和ZnO纳米半导体材料作为光催化剂,存在可见光利用率低、光生电荷易复合、光催化选择性差等缺点,使其在光催化应用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利用光敏剂对半导体表面进行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