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自然条件对早期人类迁徙和文明发展的影响分析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学术界已达成共识,非洲是由猿向人转化的早期人类起源发生地,在欧亚地区发现的直立人化石,是大约100万年前走出非洲并扩散到亚欧大陆的结果。但当今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现代智人,是由当地的直立人逐渐进化而成?还是由非洲进化而来并再次扩散到世界各地?虽然仍有学术争论,但越来越多的遗传学证据给予后者有利地支持。基于现代智人“走出非洲论”的观点,本文主要探讨现代人类在东亚大陆的传播和扩散路径。  截止目前,遗传学家和人类学家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早期人类走出非洲后的迁徙方向,有了初步的共识和宏观的勾勒。但缺少专业地理学家的参与,对迁徙路径的描绘未免主观和粗糙,失于客观和具体。  对人类早期文明及文化区的形成、发展,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也有不少研究和考证。但文明类型的划分和空间地域的框定,也多限于宏观和失于粗略,没有细致客观的景观和自然地理条件界定。  本文尝试从自然地理学和景观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现今地理学最经典的分析工具——GIS中的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对自然条件量化,在肯定学术界公认的人类迁徙大方向的前提下,细化出东亚地区远古人类的具体迁徙通道,提出基于地理科学基础之上的可能扩散路径,并从适宜性的角度,分析自然条件与区域文化发生发展的关系。初步得出如下结论:早期人类的迁徙及文明的发展与景观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的迁徙和文明发展受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的影响,地形往往是阻碍着人类迁徙和区间的交流的主要阻障。坡度、起伏度和粗糙度较小的地区可能成为人类迁徙的主要通道。地形相对平坦,气候适宜,植被条件良好的地区,成为早期人类聚居和文明发展的源地。
其他文献
河流水文地球化学是最为基础的研究领域,是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河流也是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反映了地表的风化侵蚀作用,而流域
青藏高原历来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关键区域,而山地冰川又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代用指标之一,通过对古冰川遗迹进行测年等研究也日益成为了解过去气候变化的一种至关重要
日益复杂的商业数据和日益扩展的地理信息应用需求,都在不断的从技术和应用两个层面上对商业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提出更高要求。本文试图在商业GIS构建和商业地理分析方法上进
冰川物质平衡是联系冰川变化和气候的桥梁,是冰川对气候变化的直接反应,其动态变化将引起冰川末端位置、面积、冰储量及径流的变化。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全球大多数冰川
空间地址提供一种关于人、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物体的定位实现,是用来唯一标识特定兴趣点、存取和投递到特定地点及基于地点定位地理数据的一种实现,具有地名的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农村土地被大规模征占,大量农民失去原本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最基本生计的保障,他们的后续生
南沙岛礁远离大陆,海域广阔,当前它国侵占导致海域管控错综复杂。在自然和社会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发展面向岛礁、水道和海域的可达性模型,对于了解和掌握南海周边国家对对该区域
城市的宜居性,取决于城市居民对其所居住区的环境与生活质量的感受。宜居城市建设的目的也在于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激增、交通拥挤、环
当前中国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时期,广东作为全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区,其发展极大地推动着广东省经济和交通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尤其是以高速公路为首的区际交通的建
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广东省第1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