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基多联产系统焦油组分高质化利用及系统评价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ology_leo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中和背景下的未来20-30年,我国将有大量燃煤电站面临亟需升级改造的难题。考虑到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本文提出了利用煤基多联产技术将燃煤电站改造为多联产系统使之实现电力、液体燃料、燃气、化学品多联产的改造思路,以期改造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改造后系统产品能很好弥补我国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基于这一出发点,本文以浙江大学研发的煤炭分级利用清洁发电多联产技术为基础,研究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针对多联产系统焦油组分提质研究不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了焦油轻组分制备煤基喷气燃料和焦油重组分沥青制备先进炭材料两部分;第二是基于多联产技术对300 MWth燃煤电站改造的工程实践,应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量化评估了燃煤电站向多联产系统改造的节能减排潜力,为我国燃煤电站升级转型提供可信的方案和有益的借鉴。在多联产系统焦油轻组分制备煤基喷气燃料的研究中,本文提出了“孔-金属-活性态”联合调控优化煤焦油加氢提质催化剂设计的思路。综合比较系列催化剂的加氢饱和、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和加氢脱氧表现来分析,研究选出了硫化态作为高效催化活性态及大孔载体负载20%金属为最佳孔结构-金属负载组合。其中,本文提出、证明并应用了催化活性相体积的概念以量化评估孔结构-金属负载耦合作用对催化提质效果的影响。以联合调控优化结果为基础,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加氢精制-加氢饱和-深度加氢饱和”的焦油催化加氢制取喷气燃料的路线指导实际生产。对这一路线的油品成分分析表明,其喷气燃料的理想组分占比达73.4%(其中全饱和环烷烃占比为45.4%,氢化芳烃占比为8.1%,C8-C16异构及正构烷烃占比为19.8%);油品馏程分布及收率分析表明,油品馏程除终馏点略高于国标3#喷气燃料之外馏程分布均满足国标规范,以180-280℃馏出物计算喷气燃料收率表明当前提质路线的喷气燃料收率为66%,远高于石油工业6.5%的喷气燃料收率,具备明显的收率优势;对提质油品的杂原子脱除表现分析表明,上述这一路线的脱硫率为97.86%(油品S含量为63.9 ppm,远低于国标要求2000ppm),脱氮率为99.89%(油品N含量为3.4 ppm),脱氧率为99.97%(油品O含量为11 ppm),这也说明优化提质路线具备良好的加氢精制能力;对油品H/C比,密度及热值进行组合分析发现这一提质路线产出油品的H/C比可达1.779,密度可由原料的967.5 kg/m~3降至848.0 kg/m~3,而同时油品净热值可提高至42.88MJ/kg(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值为42.43 MJ/kg),基本达到或超过国标3#喷气燃料42.8 MJ/kg的热值要求。在多联产系统焦油重组分沥青制备先进炭材料的研究中,本文构建了利用数学建模方法结合方差分析量化多因素耦合作用机制效果的方法以指导炭材料相关性质调控研究。我们以沥青制备富微孔活性炭吸附CO2研究为例,探究了制备条件(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添加量)耦合作用对多孔炭产率及活性炭在不同吸附温度下CO2吸附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活化温度占到了制备条件-活性炭产率作用方程总方差的77.37%,这表明活化温度对于活性炭产率的影响最大,而活化时间和活化剂添加量在活化温度作用的基础上对产率产生影响。通过量化分析影响不同吸附温度(25℃、50℃及75℃)下活性炭CO2吸附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25℃下控制活性炭CO2吸附量的主要因素为活化剂添加量(方差占比为77.8%);在50℃下控制CO2吸附量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活化剂添加量,占总方差的比例为42.7%,此外,活化温度和活化温度-活化剂添加量耦合分别占到总方差的24.7%及12.4%;而在75℃下对CO2吸附量影响最大的制备条件为活化温度,占总方差的比例为44.7%,此外,活化温度-活化剂添加耦合和活化温度-活化时间耦合分别占到总方差的23.2%和19.2%。随着吸附温度的提高,决定活性炭CO2吸附量的关键制备因素逐渐从活化剂添加量转变为活化温度及活化温度与其他因素的耦合作用。制备条件及其耦合作用影响了活化过程中的造孔作用与扩孔作用的竞争关系进而决定了炭材料的孔结构,而孔结构决定了炭材料的CO2吸附量,从这一角度分析,上述关键制备条件及耦合作用机制易于得到很好的解释。本部分研究为基于明晰多因素耦合作用机制对炭材料相关性质进行量化调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燃煤电站向多联产系统改造的评估研究中,本文第一次基于大型示范工程对这一改造思路进行生命周期评估研究,研究量化了改造的生命周期环境效益提升表现。研究针对300 MWth亚临界燃煤机组提出了两种改造方法,即部分改造(部分给入煤炭实现多联产,当前实际实施)和完全改造(给入煤炭全部实现多联产,未来进一步改造方向),并引入两种先进的煤电生产技术(IGCC技术与超超临界煤电技术)作为对比场景来评估改造后的单位能量基生命周期环境效益。生命周期评估研究发现,与改造之前的电力单产场景对比,部分改造与完全改造均可以显著提升生命周期环境效益,且完全改造的提升效果要全面优于部分改造。其中,相对于电力单产场景,完全改造可以降低36.5%的气候变暖潜力,降低83.2%的酸化潜力,降低55%的富营养化潜力,降低47.3%的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力和21.1%的臭氧破坏潜力并降低27.1%的非生物资源减少潜力。与两种对比场景相比,除臭氧破坏潜力略高外,完全改造场景的生命周期环境表现均优于对比场景。其中,改造对于酸化潜力和富营养化潜力的优化作用非常明显,这与煤炭入炉燃烧前先经过热解这一具体改造方式直接相关。部分及完全改造后,生产净效率会由原来的33.13%分别提升至42.25%与48.84%。而单位kw能量生产初始投资分析也表明改造会显著降低单位能量生产所需的初始投资;经完全改造后,单位kw能量生产的初始投资与超超临界发电方式(已在我国实现商业化运行)接近,说明这一改造思路具备很好的落地价值。本部分研究能为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大量亟需转型的燃煤电站提供升级改造的新思路与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的新冠疫情充分展现了先进制药技术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新型药物载体和药物递送方式的开发是当代制药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其中,水难溶性药物粉末的封装和递送尤其困难。特别在中医药领域,许多药物成分以粉末形式存在,制剂工艺原始粗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疗效的发挥。传统的水难溶性粉末封装方法装载率较低,而有机溶剂的添加又容易引发生物毒性问题。如何在保持生物相容性的前提下,提高水难溶性粉末的装
学位
炸药是一种能量密度极高的物质,在军事领域和民用工程有广泛应用。炸药通过一定条件发生爆炸,从而实现使用价值。炸药爆炸的作用效果与爆炸所处的气体压力环境密切相关。负压是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压力状态,在高海拔、高空甚至太空环境下,炸药的毁伤评估直接关系炸药利用效能。空气稀薄甚至真空环境下,炸药猛度如何?爆炸冲击波传播怎样或是否存在冲击波传播?这些问题与高原爆破破岩效果和军事武器的毁伤评估以及人类未来可能
学位
深部矿井开采扰动造成煤体损伤累积、强度劣化是诱发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灾害的影响因素之一,也是目前深部煤炭安全开发中亟待突破的基础理论和共性问题。本文以深部矿井采动煤体为研究对象、三维应力作用下煤岩变形、破坏、失稳为背景、动静载荷反复加卸载下煤体力学特性演化为研究主线,综合运用实验室实验、理论分析、数值分析研究方法,开展了三维静载下循环冲击煤体力学特性及损伤监测实验,构建了ANSYS/LS-
学位
由于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住宅和工业部门不断增长的取暖、干燥和制冷需求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能耗较大的低效率系统、环境中大量废热的排放、与日俱增的工业的扩张以及工艺过程中工业能源消耗是工业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工业废气以高含湿气体的形式释放大量的潜热,另一方面压缩空气干燥过程也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已有几十年历史的开式吸收技术可用于工业领域的含湿气体潜热的
学位
随着全球通用语—英语的日益推广,多语现象日趋普遍,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新趋势(The Douglas Fir Group 2016)。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二语习得研究也呈现出多语转向趋势(Ortega 2013),而且三语发展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复杂度、准确度、流利度(CAF)是书面语水平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近年来,学界倾向采用动态使用视角考察书面语CAF发展特征。然而,相关研究侧重考察二
学位
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已成为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紧缺,支撑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地铁域地下空间”已成为拓展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在不增加土地供应的情况下,成为增强城市活力、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然而,现阶段我国地铁域地下空间开发面临活力分布不均乃至丧失等问题,导致地下空间缺乏有效利用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并在环境品质、可达性和活力等方面
学位
燃烧不稳定性现象在油气炉、地面燃气轮机和推进系统中已经普遍存在了几十年。严重的燃烧不稳定会导致燃烧装置甚至整个系统的剧烈振动,进而导致部件损坏和系统故障。为研究液体燃料旋流燃烧的自激不稳定性,自主设计并搭建了液体燃料旋流燃烧不稳定试验系统,所设计的燃烧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发地产生稳定持续的热声振荡。燃烧过程中的压力扰动由动态压力传感器监测和记录。火焰的整体CH*化学发光由装有滤光片的光电倍增管记录
学位
现代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微机电系统的发展对微小型动力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传统电池相比,以燃料燃烧为基础的微动力系统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航空煤油则是微动力系统的理想燃料。异相/均相耦合燃烧(即催化/气相耦合燃烧,简称CC)具有易启动、燃烧稳定高效、温度均匀等优点,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H2、CH4等小分子上,航空煤油这类液体燃料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正癸烷这一航空煤油替代物为燃料,围绕“正癸
学位
为了满足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柴油机SCR系统作为高效消除NOx的尾气后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柴油机SCR系统普遍采用尿素水溶液作为还原剂添加剂,由于尿素水溶液的固有特性,其在管道中的不完全分解会导致结晶的产生。随着排放法规升级,柴油机低速低负荷工况排放比重加大,排气低温化趋势使得尿素结晶问题更加突出。由于对于尿素结晶过程的仿真工具不够完善,目前普遍通过大量试验来优化SCR系统以避免尿素结晶,
学位
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是一种完全由热驱动的低品位热能温度提升技术,其具备无需电输入和没有运动部件等优点,对于低品位热能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其工作原理,以H2O作为制冷剂,Ca Cl2作为制冷剂吸收剂,R134a作为扩散气体,TEGDME作为扩散气体吸收剂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假设条件,首次建立了包含气泡泵输送模型和热力学模型的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