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学阐释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id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生存状况是判断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社会发展方向上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才可以判定人类社会达到了真正的文明,人类创造了真正的自由。而距离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并不是说我们在现阶段就无可作为,关注人、爱护人无论在何时都是要摆在第一位的,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才能不断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变成实践,通过这一手段和路径逐渐走向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等既要见“物”又要见“人”的发展思路,就是要彻底摒弃“物”大于“人”等错误思想,真正让人成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主角”。“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汲取了以人为本等理念的丰厚营养,通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扩充其内涵及内容,在人民生命健康面临严峻威胁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更是喊出了“人民至上”的口号,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要求强化在头脑中,更落实到实践上。本文对“以人民为中心”进行了人学溯源,聚焦人学角度系统总结“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学内涵,从人是主体、人是尺度、人是目的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人学底蕴。不局限于经济发展领域的分析,着眼于“以人民为中心”理论本身,全面掌握其理论要义和价值旨向。“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人、关心人的价值底色,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的最终目标,并在其丰富内容中体现出了对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人的能力素质、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尊严的全面发展的鲜明人学旨向。深入挖掘“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学内涵及旨向,可以总结出其重要的人学价值。“以人民为中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不断在现实中创造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开创了党坚守人民立场新局面,对于新时代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稳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冲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其影响早已超越时代、突破国界;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又因其深刻的哲理而具有广泛的精神价值,对世界历史进程发挥了重要影响,从而引起了海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
学位
<正>吉隆县吉隆镇热玛村位于日喀则市西南部,与尼泊尔接壤,平均海拔2950米,处于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气候温暖湿润,林下资源丰富,盛产虫草、天麻、灵芝等名贵药材。依托热玛村自然资源优势,2020年5月,吉隆县五好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在带领成员致富的同时,帮助脱贫户和边缘户解决就近就业。目前,合作社共吸纳180户497名群众出股入社,
期刊
中共外籍党员,是指以外国国籍身份加入到中国共产党的人士。自1921年始,中国共产党“一大”就制定了吸收党员“不限国籍”的规定。此后,该规定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被长期遵循,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八大”才被明确取消,并更改为只有中国公民才可入党。纵观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吸收了来自朝鲜、越南、美国等各个国家的外籍党员。而外籍党员的存在,既对中共革命发挥了一定作用,也对自身的
学位
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以后,该著作中的异化理论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且争议不断。为探究该理论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和该理论的价值,本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研究方法,在分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原文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理论进行了探究、思考和系统性总结。首先,本文从异化这个词的历史
学位
精神生产问题作为现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精神生产水平的高低事关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强弱,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精神生产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科技已然成为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产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高标准的精神需求成为制约美好生活实现的关键因素。然而
学位
汉语“共产党”一词,借自日译“共產黨”,在20世纪初期,经由中国留日群体转译入华。日译“共产”概念及其衍生词,一开始就采用“意译”,取“公有财产”之意译之。国人在最初接触到这个概念时,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相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肇始。与此同时,无政府共产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兴起,一大批打着“共产”旗号的无政府党人对“共产”概念的使用和诠释,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国人对这
学位
信仰是每个人的灵魂,也是社会群体的灵魂民族的灵魂和国家的灵魂。这是人类社会的特征。人们的现实斗争总是朝向未来的,“今天”是建立在对“明天”的信仰上的,当我们对明天会怎样已经不去期望、不去想象时,我们的信仰也就完全失去了,我们的今天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信仰可以说是价值问题,信仰是对价值的最高追问。信仰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物,是人类最普遍的需要,每个时代的每个民族、每个人都有着对生存的思考、对人生
学位
解放初期,受长期战乱的影响,北京市的私营工商业普遍面临着困难,也造成了劳资关系的无序状态。由于劳资关系在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调节劳资关系是中共接管城市后亟需解决的问题。新政权的建立,对劳资双方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影响。对于长期受资本家压迫的劳方来讲,解放意味着翻身,纷纷要求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福利待遇,甚至出现过激的“左”倾现象。而对于资方来讲,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人阶级的政党,建
学位
王廷相作为明代中期气论学派的重要代表,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家“成性”思想,在其气本论哲学的基础之上,建构起一套以“成性”为目标的人性论和工夫论的体系。从元气本体论出发,王廷相把气看作天地万有之本原以及性的唯一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性生于气”、“性气一贯”的性气一元论思想,从而主张彻底的“以气释性”说。不仅如此,他还吸收了前人“生之谓性”的观点,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主张“以生之理释性”,提出了“气之
学位
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唯物史观的本质内涵、根本思想和根本政治立场。从理论上看,探讨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有利于我们战胜形形色色的错误历史观,更好地继承和延续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为中国化的人民主体思想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依据。从实践上看,全面深刻理解把握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为新时代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明确了根本方向。全文内容主要由绪论和三部分正文构成。绪论部分包括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