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有效治理实证研究━━以鲁西J镇为例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e_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分为绪论、主体、结语三大部分。
  绪论部分分为三节,第一节阐明研究农村有效治理的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及其学术价值;第二节是就当前国内外特别是国外研究农村有效治理的现状作一一评析,了解目前不同学者对农村有效治理的不同观点和深度,多角度了解农村有效治理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三节是撰写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文章主体分为四章:
  第一章主要对有效治理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指出合作----公私协力及地方间的交流与合作、人民持续参与和经营本地资本是有效治理的核心内容和工具;继而对有效治理出现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指出传统治理模式不再适合新时代下新情况、新问题的处理与解决,新时代下人们渴望找出一条新路来应对农村日益复杂的现实问题是有效治理出现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对鲁西J镇的治理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以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了该乡治理取得良好效果的系列做法,包括:政府与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合作以及地区合作;农民持续参与: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进而对该乡治理取得良好效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指出当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通力合作是取得善治的关键,鼓励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积极参与政治是取得善治的保证,理性经营好当地资本是取得善治的基础。
  第三章对当前我国农村治理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农村治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青年农民缺乏参与素质,农村领导能力有待提高,决策专断很少有新的声音出现,投资盲目,公私以及地区间的合作不够,管理缺少面对面的交流,中介组织的参与度不高,农村自身发展能力不够。
  第四章针对我国农村治理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有效治理的政策建议。具体建议如下:其一,营造青年农民政治参与氛围,培育青年农民参与意识;其二,培养农村干部民主素养,提高农村干部领导能力;其三,改善农村投资环境,提升农村自身发展能力;其四,加强公私及基层政府间的合作,提高中介组织参与程度。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最低工资制度的产生已有百年历史,成为政府调节劳动力市场,保障低收入群体合法收入的重要手段。最低工资理论自从诞生起,就成为不少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学者讨论的焦点。我国自1993年起借鉴国际通行的规则制定最低工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然而,我国最低工资制度起步较晚,存在着囊括范围不足、缺乏有效监管、立法层次不够高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内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结构调整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党中央确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改革路线,并将产能过剩的化解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步。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自2003年以来在国家东北振兴战略的支持下,经济发展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经济新常态,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自2013年起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速更是接连下降,2016年辽宁省是全国唯
学位
关税政策是外贸政策的组成部分,是由外贸法所决定的,因此研究中国的关税政策不能仅仅着眼于关税本身,而是从外贸制度和外贸法这一更宏观的层面进行研究。中国的关税减让问题由来是从中国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地位谈判开始,表面上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严格履行《入世承诺书》,关税减让已经完成。但是实际上,中国完成入世承诺并不意味着关税水平已经合理,这不仅是由于中国关税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多边贸易体制中,中国
学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一轮区域贸易协定的浪潮在全球兴起,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其中。开放的区域主义(Open Regionalism)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新趋势;与此同时,国际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区域贸易协定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具有同步性,国际直接投资向区域集中的特征明显,区域贸易协定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引发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学者们对于区域贸易协定的定量研究大多将其视为一个“黑箱”(Black Box
中国的电子商务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至今,经历了蓬勃地发展。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于2015年提出,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的发展席卷了传统行业的业态,使得众多品牌不得不考虑开拓线上业务。电子商务中存在着三大重要的生态力量:已入驻和即将要入驻电商平台的品牌、为品牌提供各种线上服务的电商服务商以及将二者联结起来的各大电商平台。但是,品牌和电商服务商在相互选择过程
货币政策规则研究是货币经济学中主线清晰、涉及内容广博的命题。它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行为为视角,贯穿了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调控机制、传导模式、执行效果等内容,既能够为货币政策制定执行提供决策依据和指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又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信心,引导经济主体更好地理解货币政策意图,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阶段,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之一,长期受到理论研究
股权众筹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众筹平台进行的新兴股权投融资模式,它以互联网为依托,以股权为投资回报,具有打破地域限制、降低时间成本和程序成本等传统融资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能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和创业的问题。受世界众筹潮流的影响,从2013年开始,国内的股权众筹平台也应运而生且发展势头迅猛。然而,我国的股权众筹市场才刚刚兴起,尚处于开发阶段,未培育出比较成熟且风险应对机制健全的运营模式,因此它在实际发展过
本文共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票据诈骗罪的客体研究,在这一部分中,集中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票据诈骗罪的客体:笔者认为,票据诈骗罪侵害的客体是双重客体,即票据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二是票据诈骗罪的犯罪对象问题,首先,笔者认为票据诈骗罪直接侵害的对象是票据,而不是公私财物。而且,这里的票据必须是真实有效的票据,而不包括虚假的票据。在涉及到具体的两种票据能否成为本罪犯罪对象时,笔者认为:外国银行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法中的一个热点与难点,也是各国法学界、经济学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学者对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内部治理机构及人员的权利、义务及其运作机制的理论探讨较多,达到了一定水准。然而对同样为我国《公司法》规定在公司治理结构部分的经理却重视不够、研究甚少,更无专著。同时我国《公司法》也未明确规定经理的法律地位,并且经理权限之规定亦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传统的合同法理论认为,合同关系中义务产生的依据是法律规定与合同约定,除法定和约定之外,当事人之间没有任何权利义务,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然而,从实践中来看,合同义务的扩张已经成为合同法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上述传统理论正面临着挑战.附随义务法律问题的提出是对传统合同法理论的变革.合同关系中的当事人不仅应当履行法定和约定的义务,而且应当尽到必要的诚信义务,这种诚信义务在合同履行阶段就表现为当事人所负担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