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动态尾部风险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十余年间,世界范围内极端风险事件频繁发生。从2011年“欧债危机”、2015年中国股市异常波动再到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极端风险事件似乎已经从“百年一遇”转变为“几年一遇”,在日趋常态化的同时,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明显增强。作为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尾部风险具有极强的破坏性,能够引发市场极端震荡并造成超乎预期的损失。如何对尾部极端风险进行有效度量、防范和化解已然成为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议题。除了测度尾部风险本身,厘清股票市场于金融系统内部的风险关联关系能够帮助识别风险传导渠道和扩散路径,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股票市场尾部风险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投资者和监管当局全面深入地了解尾部风险的产生、来源和传染机制。而随着中国加快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脚步,来自国际市场的冲击、股市互联带来的风险传染效应等也将深刻影响实际尾部风险水平。因此,本文从尾部风险的角度出发,系统研究中国股票市场尾部风险的变化特征、来源及影响,以期为构建和完善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首先,在简单回顾金融系统内部风险传递机制、宏观经济与金融风险的理论关系、金融自由化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以及金融风险跨境传染渠道的基础之上,本文采用Massacci(2017)提出的时变超阈值模型测度中国股票市场的动态尾部风险,并简单分析了高尾部风险时期金融系统、宏观经济的具体表现以及国际股市联动情况。其次,结合Diebold&Yilmaz(2012,2014)提出的溢出指数模型和滚动样本估计方法,本文构建了动态尾部风险溢出效应模型,并从金融系统内部出发考察了金融市场与金融部门之间跨层次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同各金融板块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显著:股票市场既是系统中最大的尾部风险输出者,也是最大的尾部风险接收者;既对金融系统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显著受到各金融部门的影响。除了银行部门占据金融部门的尾部风险溢出中心地位以外,多元金融部门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并具有与股票市场最强的双向尾部风险溢出效应。虽然平均尾部风险溢出水平有限,但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外汇市场的尾部风险传导能力正在逐渐提升。然后,本文考察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体系之间的尾部风险传导关系,进而识别驱动股票市场尾部风险动态变化的经济因素。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且总溢出指数在危机时期显著提高。同时,股票市场是系统中的尾部风险净接收者;国际原油价格、货币政策的变动等均对股市的尾部风险水平产生重要影响,是中国股票市场尾部风险的重要来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系统中最大的尾部风险净输出者,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也正在逐渐增强。随着沪港通拉开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序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本文以上证综指为实验组,全球其他重要股票指数为控制组,运用Hsiao et al.(2012)提出的非参数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方法研究沪港通对中国股市整体尾部风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在短期内对沪市整体尾部风险水平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并对上证180指数和上证380指数代表的不同类型股票具有异质性影响,凸显了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重视防控极端风险的必要性。相反,作为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香港市场的尾部风险水平在沪港通开通后显著降低。这说明资本市场开放积极效应的发挥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安排、良好的市场环境等作为有力支撑,发达资本市场的经验值得借鉴。除了金融系统内部关联、宏观经济变动以及政策制度实施等影响因素以外,资本市场开放后与国际股市联动性增强也可能显著影响中国股市的尾部风险水平。因此,本文进一步对中国同国际重要股票市场之间的尾部风险传染效应展开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国际股票市场的尾部风险平均有一半以上可归因于市场间的尾部风险传染效应;国际尾部风险传染效应在危机时期显著增强,其风险传染结构也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美国是样本范围内最大的尾部风险净输出者,是国际市场极端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的中国内地市场则具有最低的双向尾部风险溢出水平,并长期保持尾部风险净接收者的地位。随着近年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推进,中国内地市场双向尾部风险溢出效应均显著增强,尾部风险输出与接收水平之间的差距缩小。这既体现了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也反映出风险联动的隐患。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出现的中美贸易摩擦使得美国对中国内地市场的尾部风险溢出水平急剧攀升,甚至远超金融危机时期,其潜在危害不容小觑。影响机制分析的结果显示,国际股市间的尾部风险传染效应可以较好地由经济基础说和市场传染说来解释,并受到美国经济政策变动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分析、现实考察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完善尾部风险测度体系、防控金融系统风险共振、协调经济金融发展关系、坚持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及防范国际风险传染的角度给出了政策建议。总的来说,本研究在有效测度尾部风险的基础上,致力于从金融系统内部、宏观经济变动、政策制度实施和国际股市关联等角度来识别驱动股票市场尾部风险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了解中国股市尾部风险产生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尾部风险的来源、传导路径和影响机制,还为完善我国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聚乙烯亚胺-葡聚糖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合成与表征目的:合成带正电荷的聚乙烯亚胺-葡聚糖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polyethyleneimine-dextran coated iron oxide nanoparticle,PDI),通过表征验证该材料的性能。方法: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超顺磁性葡聚糖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dextran coated iron oxide nanopart
归责是人类实践中的一种重要活动,也是人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康德对归责问题做出了较多探讨,他关于归责的思想在哲学史上有着较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对于我们当代实践哲学研究也有着重要启示。本文旨在详细疏理康德关于归责的文本和思想,系统建构康德归责理论并阐述其特点,并讨论和回应当代研究者们对康德归责理论所提出的主要质疑。首先,本文详细探讨归责的含义和划分,提出“规范性归责”的概念来与事实归责相对,以之既包
乳腺癌是女性生命与健康的重大威胁,虽然不断有新的治疗手段出现,但整体上的治疗效果并不够理想,复发和转移是造成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肿瘤转移是指癌细胞从肿瘤原发位置游离出来,通过循环系统转移至远端的组织器官上,并在新的位置上增殖产生新的肿瘤组织的过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调控癌细胞侵袭行为的重要机制之一。EMT的激活导致细胞
热传导问题是生产技术领域中一种普遍的工程问题。目前分析热传导问题的数值积分方法主要为有限差分法、有限体积法以及有限元法。在这些方法中,对不规则区域的适应性更好的有限元法脱颖而出,由于有限元法在计算刚度矩阵时需要对试函数进行求导并要求试函数至少满足C~0连续,所以计算精度十分依赖单元形状且热流密度的计算精度比温度低一阶。以边界积分方程为基础的双层插值边界面法在保证数值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可以极大程度地
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技术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太阳能转化技术,可吸收转化太阳能并激发出具有强氧化还原能力的光生载流子从而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因具有低能耗、低成本、反应条件温和及持续性强等优点,在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水体治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从光催化技术现有局限来看,如何进一步开发低成本高效能的光催化材料依旧是推动光催化污染治理技术走向应用的关键问题。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非金属半
二维层状金属硫化合物(LMD)材料由于具有带隙可调和结构可塑等特性,在储能、吸附、催化和光电子学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优异的性能与二维LMD材料丰富的结构有着必然的联系。可控制备特定结构的二维LMD纳米材料是二维纳米材料性质探索及应用研究的基础,根据二维LMD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研究二维LMD材料的电子学、催化和光学等性能。因此,本论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
基于视觉的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术旨在解决未知环境中机器人定位和三维地图感知难题,如何在挑战性场景中确保定位和地图创建的精度与效率,是目前该领域的关键瓶颈问题。本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依托,针对低纹理、低光照、快速抖动等挑战性复杂室内场景做了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基于视觉与IMU(Inertial Measuremen
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当前国际广泛关注、涉及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型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是21世纪世界各国实现能源转型战略的关键技术。近年来,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迅速发展,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造成我国“三北”部分地区电网电力电子化特征明显、网架结构薄弱,可再生能源发
水稻异色颖壳是解析类黄酮生物合成的优良遗传材料,也是实现杂交稻混播制种的有利遗传工具;因此,克隆异色颖壳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具有稳定红颖表型的自然突变体rh4(red hull 4)为对象,分析了rh4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点,通过正向遗传学的方法对红色颖壳突变体rh4进行图位克隆,用遗传、生化及生物信息学的手段研究了RH4的生物学功能,明确其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的作用位点及调控方式,评
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类分数阶随机微分方程和随机脉冲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可控性和稳定性.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1<α<2 阶的Riemann-Liouville型分数阶随机微分方程的解存在与近似可控性;(2)脉冲分数阶微分发展方程解的合理表达式,并将结果应用到一类分数阶脉冲随机泛函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和相关控制问题上;(3)非线性分数阶随机脉冲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极值解的存在性;(4)二阶随机脉冲随机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