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关于高中生同伴交往对班级管理的影响的质的研究报告。青少年阶段是他们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的同伴交往作为其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所以国内还有国外,都针对学生同伴交往有大量研究。同时,学生之间的同伴交往是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始终,对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也给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深入地研究同伴交往对班级管理的影响,将有利于教师有效地通过不同的手段对同伴交往进行管理。同时,用质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情境下以及具体化的学生同伴交往对班级管理影响的问题,也是教育研究方法论发展的趋势。因此,本人以同伴交往对班级管理的影响为主题,开展了质的研究。本文认为,由于班级管理包含了教师对班级进行管理的各个方面,也存在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因此在本文中,班级管理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人际交往即同伴交往的管理。进而,本文以上海市B中学一个高中班级为个案,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着眼,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利用质的研究方法,从个案班级中日常的班级管理现状出发,探寻班级管理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同伴交往现状,并找到同伴交往对班级管理产生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真实地反映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状态,进而发现了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成效与问题,为教师利用学生之间的同伴交往来改善班级管理提供了对策和建议。本文认为,在个案班级中,学生的交往内容主要以学习内容为主,在网络时代仍然钟情于传统交往,同时空间距离是同伴选择的重要因素,并且学习压力也会影响着他们的同伴交往。这些同伴交往造成了班级氛围时好时坏、班级活动组织难以协调、座位调动的困难、形成班干部小团体,同时产生群体之间的包庇以及异性的过度交往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群体中的相互适应和作用、群体的内在规范的影响、学生异性交往认识的偏差、教师对学生交往的态度以及家长的交往价值取向的影响。针对这样的一种影响,本文提出,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在关注学生的特点,将个体发展融入班级格局;形成学生合作小组,形成积极的小团队;利用非正式团体,形成班集体的个性;引导异性交往,宜疏不宜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