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研究——基于职业发展视角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技术革命时代,技术发展的高速率对人文精神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高等教育领域新工科的全面展开同样要求人文价值引导,以“人文”为内核的人文学科却遭遇了现代性危机,最为鲜明的表现就是人文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职业是人、教育、社会三者之间联系的重要载体,职业发展状况最鲜活的体现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最直接的反映了人才培养问题。就此而言,关注人文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实质上是对“文科无用论”的理性应对,是人文专业人才培养变革的重要视点。教育学本科专业作为一门以“教育”为直接研究对象、以“人”为研究核心的人文专业,其本身兼具文科共性与专业特质,其学生职业发展兼具文科生职业发展共性与专业群体特点,具有丰富的专业内涵和群体特色。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本研究从聚焦教育学本科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这一现实议题出发,探索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新定位。
  本研究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整体把握教育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和人才培养状况,梳理教育学专业的发展轨迹,为分析当下问题提供社会事实和历史基础。其次,通过问卷、深度访谈调查教育学本科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过程的特征和问题,分析发现其问题主要表现在职业选择的客观范围狭窄、主观倾向局限、心态盲目;职业发展能力呈现“软技能”强、“硬技能”弱;职业价值停留在个人兴趣层面,陷入享受型职业生存状态。第三,基于专业与社会、市场、时代的关系分析,教育学本科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实质是一种现代性危机,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脱空、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离、学术职能与社会关怀之间的摩擦。最后,从学生职业发展的有为路径出发,探究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新定位:基于SWOT方法定位前瞻性目标,借助“跨学科—跨领域—新职业”的跨界融合模式开拓大教育市场、创新小教育市场;构建以可持续性就业力为基轴的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构筑以现代服务理念为核心的“专业—市场—国家”生态支持系统;推动社会形成以“教育素养”为核心的大教育观,以“参与型人文”替代“解释型人文”。进而尝试提出教育学本科专业整体转型的“大教育”理念及自我指涉式运作机制。
其他文献
感应式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IPPT)具有无电极、大推力(功率)变比、长寿命、推进剂工质兼容性好等优点,是目前高功率电推进研究的热门领域。高品质脉冲气体喷注是IPPT研究中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以此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对高速脉冲阀技术、中性气体瞬态测量技术以及喷注器技术进行了研究。  为了满足IPPT对脉冲阀快速开关特性需求,本文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近年来备受关注。关于微塑料污染研究的文章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但仍处于探索阶段,且文献中关于微塑料污染的研究一般只关注局部区域。对微塑料污染文章计量和研究,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有利于形成标准化的研究流程,发现研究存在的缺口和问题,并从全球视角了解微塑料污染的分布。  本研究从Web of Science收集筛选出了2020年之前发表的329篇微塑料分布研究相关文献,对文献发表
学位
农田土壤全氮储量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其空间分布与存储状况较为复杂。利用土壤数据库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取大区域尺度下土壤全氮储量估算研究所需的基础数据,对于大尺度下农田氮素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建立四川省1∶100万SOTER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数据资料的挖掘,探明全省农田表层(0-20cm)土壤全氮密度及储量的空间分布与存储状况,并对研究区内农田土壤全氮储量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全文主要研究
学位
该文从风险投资业的运作特征和运作机理的理论出发,在比较分析国外风险投资业的不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发展风险投资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及存的问题,探讨了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合理的制度安排及发展目标,并针对中国的现实状况,提出相应的改革方向和若干建议.
学位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根基,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意义重大。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制造业发展质量评价的理论分析逻辑,构建制造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1998—2017年制造业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价,并用泰尔指数等方法对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区域异质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证研究制造业发展
学位
股价崩盘是指股价毫无征兆的急剧下跌的一种现象,该现象的出现会干扰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常运作。而中国的资本市场从成立之初到目前为止只有30年的发展历程,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发展也相对并不成熟,股价崩盘的频频出现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极为不利,所以研究这一问题非常有必要。提及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因素,大部分文献是围绕内部控制质量、信息透明度和机构投资者等来进行探讨,从业绩预告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业
学位
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加强小微企业、“三农”以及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对支持乡村振兴以及实现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是缓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我国现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于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其中具有精准定向调控特征的定向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文中简称为“定向降准”)货币政策被央行多次实施,累计释放大量长期稳定资金。因此,本文剖析定向降准支持普惠金融的作用机理,并通
学位
2013年我国外汇占款增速下降、市场资金分配不合理,传统货币政策效果不如预期,在此背景下我国央行吸收国际经验,创造了可调节市场流动性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债收益率作为定价参考的基准,在金融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央行于2019年8月
在我国抓好疫情防控、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关阶段,金融包容如雨露甘霖灌溉出包容性社会,并催生着传统金融体系的变革。在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的新时代,金融包容迎来重要发展契机。数字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为金融包容性发展带来“数字红利”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数字鸿沟”问题。因此,探讨数字技术对中国家庭金融包容的影响,并把握其内在机理,对推进金融包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界定数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s achieve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However, since 21th century,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China is deteriorating, the 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