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区水力侵蚀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SOC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daye_bibi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色土是一种特殊的土类,我国紫色土的面积为16万km2,四川盆地分布最为集中,紫色土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8%。紫色土分布区雨量丰富,降雨集中,暴雨频繁,地表植被覆盖差,使得紫色土区的土壤侵蚀非常严重。土壤侵蚀对土壤生产力的影响是水土保持研究热点领域。土壤侵蚀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养分如有机碳含量来影响土壤生产力。本研究以四川遂宁水土保持试验站内的解家湾小流域17年的降雨、被覆率、径流泥沙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紫色土区土壤有机碳流失与坡度、耕作措施、植被覆盖度、降雨因素等土壤侵蚀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以探求水力侵蚀对四川紫色土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同时应用灰色环境预测模型对水力侵蚀引发的紫色土区土壤有机碳流失进行预测和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发现:在水力侵蚀条件下,紫色土土壤有机碳的流失随着坡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并且以1.0、0.2倍的速度递增,平均每年流失3.8357 t/km2。(2)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在相同坡度和降雨条件下,横坡等高加档沟垄对土壤有机碳流失的贡献比斜坡耕作要小,比传统的习惯性顺坡沟垄耕作更小,而土地深翻后休闲裸露则最易引发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在降雨为55.2mm条件下,“顺坡沟垄”和“横坡沟垄”耕作引发土壤有机碳流失分别比“无植被休闲裸露”耕作减轻45.0576%和90.1310%;“横坡沟垄”耕作有机碳流失比“顺坡沟垄”耕作减轻82.0375%。(3)水力侵蚀条件下植被覆盖度对紫色土区土壤有机碳流失呈负向影响,即随着植被覆盖度的逐渐增大,土壤有机碳的流失量减少、流失程度减轻。这表明植被覆盖度对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具有逐渐性。对拟合所得逻辑斯蒂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发现,植被覆盖度在66%左右时对紫色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有一个突变点,即植被覆盖度达到66%左右后土壤有机碳流失量突然下降。因此,要想从植被覆盖的角度来控制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则应该将地表植被覆盖度维持在66%及其以上。(4)降雨对紫色土区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主要通过降雨量参数来体现,而降雨强度参数对其影响不大。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有一定坡度级的坡耕地,降雨通过在地表形成强大冲刷径流而产生坡面水力侵蚀,从而造成严重的土壤有机碳流失。降雨对紫色土区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存在强烈的季节性,一年之内呈现出一个以汛期为峰顶的“单峰态”变化形式。(5)对解家湾小流域的年土壤有机碳流失数据(1985~1991)建立了GM(1,1)模型,即:SOC(0)(t+1)=-23.8855(e-0.4158t-e-0.4158(t-1)),(t=0,1,2,…,7)其中SOC(0)(1)=SOC(0)(0)。模型后验差检验精度等级达到1级,平均模拟相对偏差小于20%,并且模型模拟预测值的精度也很好。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和表征解开展综合治理紫色土区土壤有机碳在水力侵蚀作用下的独特演变规律。
其他文献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政策和当时的规划设计理念下兴建了大量的工业企业附属的福利住宅群,为解决职工居住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随着改革开放,企业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饮料产品这种快速消费品已成为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量也逐渐增
<正>自从原子弹发明以后,经过 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迄今先后出 现了4代原理不同的核武器。第 一代是原子弹;第二代是氢弹;第 三代是单项功能强化的核弹,典 型代表有:中子弹、冲
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立足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创立的又一重要经济理论,必将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江苏在全国较早提出和实施"创新驱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以"补缺假说"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源,即母语文化语境补缺产生的负迁移,并用几类不同的语用失误现象进行说明,最
作为解决大规模计算问题的重要手段,高性能计算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科学与工程的各个领域。随着高性能计算的发展,高性能计算机规模的不断扩大,系统峰值性能得到迅速的提高
磁性高分子微球(Magnetic Polymer Microspheres)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使有机高分子与无机磁性颗粒结合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磁性及特殊结构的微球。因其具有磁性可在外加磁场作用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度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分析,揭示了该动作的内在特点与规律,从而为教学和训练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三维图像解析法
高中散文教学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本论文试图通过对普通高中学生散文学习的基线调研,在数据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剖析普高学生散文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文结合散文本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