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学及其对书法的影响 ——以清末民初学者为中心

来源 :广州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37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学术谱系和学科体制的发展,一方面源于传统文化及学术架构本身需要获得新生命而酝酿着变化,另一方面则来自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清末民初金石学的流变,在传统学问与现代学科之间不断延伸出许多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包括对于书法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清末民初金石学流变及学者群体为考察研究对象,围绕学术风气与金石学的发展,梳理西学东渐背景下传统金石学向近代考古学转化的过程、原因及其二者的渊源关系、分流情况,由此探讨金石学分流之后在艺术领域的阐释以及金石学者在书法分野的实践,进而窥探传统学术转型下有如金石学者等文化精英群体在书法艺术上的趣味及取向,以此观照中国书法在二十世纪前期由古代传统向近现代形态过渡的情况。在本文的论述中,导源于宋、盛兴于清的传统学问金石学一直与时代的学术风气变迁紧密相连,随着其研究范畴的不断扩大,固有的金石学意蕴已不敷用。西学东渐的大潮之下,分科而治带动金石学渐次分流,衍释在现代学科体系之中,因发展需要、考古发现、文化思潮的影响完成了向近代考古学的过渡和转化,也意味着其转化的必然。而这并非代表着金石学的消亡,传统金石学式微之下的分流致使其在考古学、古文字学、历史学特别是艺术学等现代学科中有诸多体现,特别是文字与图像的艺术进路成了通途,并以文字为主在艺术语境中得到很好的诠释,甚至大放异彩。金石学的流变与演化中,晚清至民国初年的金石学者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渊源深厚的经史立场之下,从“正经补史”到“嗜好之专”,通过著述、研究及实践,在理论与创作上不断推进书法艺术的阐释,追求金石气及碑学面貌的同时却有着文人薰风的独特艺术语言。以此映衬,在传统到现代的转化中,勾勒、串联中国传统文脉的清末民初学者群体及其艺术,已然成了毛笔时代的绝唱。
其他文献
学位
自我国进入4G时代以来,移动终端支付、网上购物越来越日常化。4G的产生与发展带来的不仅是自身价值的实现,更多的是外延化的及整个产业链的整体效益。2019年6月6日我国进入5G商用元年,随之而来可预见的“换机潮”以及前景广阔的智能汽车等都给该产业链下的高端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在市场利好的大背景下,企业间的并购转让日趋频繁。如何合理估计出企业价值,为市场公平交易提供依据成为评估领域的一项重要
学位
目的 了解慢病老年人用药安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用药安全及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昆明市534名≥60岁的慢病老年人开展老年人用药安全问卷调查。结果 (1)50.2%的老年人患2~3种病,53.2%的老年人服用3~5种药,58.2%的老年人用药≥3年,患病种类与服药种类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为27.2%。(2)慢病老年人用药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维度得分率分别为
在积极心理学中,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那就是人们只有在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时才能出类拔萃。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曾说:一个人若要有所作为、卓尔超群,只能靠发挥自身的优势。当前,随着以员工为核心的新雇主经济时代到来,员工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他们更为注重自我感受和内在体验,更倾向于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因此,要想充分激活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我们的管理理念必须打破“一切以问题为出发点”的传统管理思维,从“补短板
自1940年以来,全球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技术变革,这使高新技术概念深入人心。如今,高新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经济持续有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国争夺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焦点。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呈现越来越快的趋势,高新技术产业也随之兴起,并且已经成了我国21世纪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政府颁布了税收减免、出口信贷、股权激励等政策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
三年的专业研习就要结束了,“图像意识”及其现象是我希望通过本论文进行思考的重点。在一定的艺术或文化语境中,它们确实各有其能指与所指,所涉及到的领域也不仅限于美术学科,需要疏证的论据和文本可谓汗牛充栋,因此,希望在一定的篇幅之内,将文字与图像的关系进行概览性的梳理,同时将视觉艺术的千年流转进行关健性的勾勒,为这个话题的逐步拓展标注一个全新的人文视角,这对于本人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一般而言,在
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基础建设和矿山开挖的迅速发展,各类大型工程和矿山越来越多的采用爆破技术。在爆破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爆破动荷载诱发的斜坡变形、崩塌和滑移屡见不鲜。本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吕梁山区采动区爆破振动地质灾害试验”项目,选取了山西灵石县某典型爆破震裂斜坡进行研究,调查了斜坡的地质概况和变形破坏特征,对斜坡岩体取样进行了相关基本物理试验和冲击荷载试验,获取了砂岩和泥岩的基本
设计范围的日益复杂和设计研究团队知识的有限,对于用户需求的识别和定义越来越困难。尤其在面向少数人群的设计中,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差异常使设计师团队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产生误解。90年代,以用户为中心的移情设计尝试以同理心为理论基础来解决这种用户与设计师之间的隔阂,进而由设计师主导的设计活动仍旧掌握着主动权,且更多的是解决面向个体的设计问题。而当今的设计环境因社会需求,设计的问题范围也不断扩大,如服务设计,
高效的会议不仅包括讨论环节的高效,也包括分享环节的高效。对于会议中的听讲阶段,除了直接打断分享的干扰性手段之外,尚不存在简单有效的非干扰性设计来加强主讲人与听众之间的交流。一方面,主讲人在分享过程中无法及时获得听众的反馈,因而无法灵活调整自己的内容来适应听众的需求。另一方面,听众在听讲的过程中出现疑惑或者有不同看法时也无法及时向主讲人传递。因此,听讲过程中信息双向传递的准确性大大降低,进而影响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