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能否提高人际信任?——来自当代中国社会的实证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569148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研究均认为中国社会的人际信任属于一种差序格局的模式。对2007年居民文化生活调查(CSLS)数据的分析结果验证了这一差序格局的存在,中国人的人际信任的确遵循着“从亲缘到熟人再到外人信任水平依次递减”的逻辑。  本文的关注重点是宗教信仰对于人际信任的影响作用,宗教信仰能否提高人际信任。本研究将人际信任区分为亲缘信任、熟人信任和外人信任三种类型,使用2007年居民文化生活调查(CSLS)数据探索了宗教信仰对于每种人际信任的具体影响。一般化序次Logit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哪一种宗教归属都不会显著提高人们具有更高程度的亲缘信任和熟人信任的可能性,其中传统中国宗教对于个人具有更高程度的熟人信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然而宗教归属对于人际信任的重要作用在于它可以显著提高人们的外人信任水平,传统中国宗教能够显著提高外人信任水平,而外来宗教也可以促进高水平的外人信任。个人的宗教信念虔诚程度对于亲缘信任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却能显著提高熟人信任和外人信任的水平。无论对于哪一种人际信任,个人的宗教行为都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传统中国宗教信仰者主要是佛教徒的宗教活动模式存在向私人化发展的倾向。个人的宗教活动网络范围对于人际信任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父母的宗教信仰背景对于个人具有更高程度的亲缘信任、熟人信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然而对于外人信任没有显著影响。参与社会活动并不能提高人们的亲缘信任和熟人信任水平,而且较频繁地参加社会活动还会显著降低人们的亲缘信任水平,但是参与社会活动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显著提高人们的外人信任水平。另外,外来宗教信仰者比传统中国宗教信仰者具有更高程度的教内信任。
其他文献
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工作既是品种选育的最终阶段,又是品种推广应用于生产的起始阶段,对实现品种区域化布局,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对建国后我省品种试验
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作为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引起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注,本文运用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对其进行了考察,特别是对乡村社会结构影响进行了探
本文主要从社会结构“治理术”的角度研究阶层政策,力图能尝试为社会学建立一套与宏观经济学中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类似的阶层政策理论框架,并尝试提出迈向能提供“公共政策框
我国人民陪审制度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天,遭到各种质疑,而且基本处于“虚置”状态。那么,人民陪审制度何以“虚置”?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又是什么?笔者拟对此
近几年癌症村频频进入公众视野,村庄内部的癌症高发引起了政府、媒体、学者、民间环保组织以及普通民众的关注。媒体对癌症村现象的关注与报道以及学术界的调查研究在一定程度
种子检验是种子企业的核心部门,一个种子企业的兴衰与其种子检验工作开展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对于种子生产企业的检验工作来说,更是量大、面广、时间紧。针对判定种子合格
敖包祭祀和海神祭祀都是我国传统民间信仰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本研究选取山东青岛即墨田横祭海仪式和内蒙古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乌拉圣山祭祀仪式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
学界对于清末民初婚姻的研究成果颇丰,但这些研究多停留在婚姻制度变迁和婚姻家庭变化诸方面,而研究婚姻观念冲突的成果则较少,因此本文转换研究视角,着力探讨清末民初上海市民婚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一直是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范式之一,其理论核心是关于CIVILSOCIETY背后显影的国家与社会持续不缀的互动关系。本文即借助此视角来考量变动中的中国农村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新的压力与机遇,种业也不可避免地遇到新的问题与挑战.在今后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如何提高种子质量,把国内优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