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分类视角下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以深圳市公务员职位分类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freshingm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及政府职能的不断转换,公民对公务员的专业技能及工作效率要求逐渐提高。当下我国公务员队伍管理中存在激励不足、管理混乱、腐败现象严重、专业性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公务员工作效率的提高。如何完善公务员管理,加强公务员激励,已成为当下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职位分类是现代人事管理制度的前提和基础,职位分类通过对不同类别公务员实行差异化管理、设计职业生涯道路,来改善公务员激励不足现状。  文章主要采用案例研究和规范研究两种研究方法,以深圳市公务员职位分类改革为例,从职位分类的视角来研究公务员激励机制。文章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前分类管理时代”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二、深圳公务员职位分类的案例分析;三、职位分类对公务员激励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前分类管理时代”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中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细化程度低、法制化程度不高;二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考核结果不具有区分性、考核结果应用没有落实;三、公务员薪酬制度中存在工资平均主义、工资结构比例失衡、福利货币化趋势缓慢的现象。在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还未落实的情况下,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及薪酬制度存在着很多模糊的领域,导致无法建立起通用的标准,两者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文章通过深圳市案例的分析,发现职位分类有利于增加公务员晋升机会的公平性、拓宽其职位发展道路、实现其职级薪资激励、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另一方面,根据深圳市出台关于公务员职位分类改革的政策文件,文章通过从横向职系分类、纵向职级划分、职系间的交流切入,分析三个方向职位分类改革对于公务员晋升激励、薪酬激励、职业生涯激励的影响,最终建立职位分类对公务员激励的影响模型。  基于以上研究发现,公务员横向职系分类可以促进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的分工细化,提高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还能有效地规范公务员行政权力运行。公务员纵向职级分类引入职级的概念,建立薪酬、职级、晋升三者之间的关系,重新发挥了晋升激励和薪酬激励的作用。公务员职系间交流通过了转任和挂职锻炼的形式,增强了公务员队伍内部的流动性,大大拓宽了公务员的职业发展道路。职位分类改革从以上三方面切入,通过公务员专业性、灵活性、职业化程度的提高,最终实现公务员职业生涯的激励。  结合深圳职位分类的经验,提出四个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首先,需总结职位分类试点经验,深化职位分类改革;其次,可通过健全绩效管理机制,实行考核效用,完善激励的配套制度;再次,调整薪资结构,实行绩效工资,增强薪酬激励的作用;最后,全面推广公务员聘任制,实行各类公务员的灵活管理。
其他文献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已走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劳动教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比较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与劳动教养相类似制度,找出了我国劳动家养制度现有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这项制度有
1.洗完脸后皮肤仍感觉干干的.rn2.感觉脸上肌肤没有弹性、湿润感.rn3.皮肤处于紧绷状态,偶尔有蜕皮现象.rn4.一到中午额头变得油光发亮,脸上愈发干燥.rn5.照镜子时觉得皮肤暗
期刊
摘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当今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情感的成长,在教学中应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为充分挖掘和利用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手:制定总体规划,有序地进行思想教育;把握课堂主阵地,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注重课外延伸,长久有效地进行德育熏陶。   关键词:思
新课改提倡以素质教育代替传统教学中的应试教育,其中不但指学生的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即健康体适能,他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表现、形体表现和体能表现等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各方面水平逐渐提高,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而更多的追求高层次的物资、文化生活,需求更加的多元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文从校园安全法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分为:必要性;主体界定及其之间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责任界定和实践思考四个部分."必要性"主要是解释进行校园安全法的缘起,即问题从何
传统的高校信息收集模式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不完整和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难以应对突发性、群体性的事件.面对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做好大学生疫情防控,成为政府与高
注册会计师业务存在审计风险,已为社会各界所认同,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加强。相比较而言,对国家审计的风险问题,社会关注还很不够。其实,国家审计是否存在审计风险?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