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工作者过度劳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55次 | 上传用户:zbczbczbc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工作者在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文化导向、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以及成就动机、个人特质、群体特征等内在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自主或被动地提供了超时、超强度的劳动,使得原本适度的劳动行为转变为过度劳动行为,从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不仅给用人单位带来不利影响,也直接表现为劳动者出现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症等身心失谐的状况,长期以往,极端情况下会出现“过劳死”;如果国家不予以必要的关注和政策干预,很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爆发“过劳死”,进而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和谐、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过度劳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合“时间-强度说”和“后果说”提出“过度劳动”的内涵及其三个构成要件。以此为基点,构建了过度劳动的评定体系,其包含两大维度:劳动者的疲劳状态和工作状态。其中,疲劳状态的表现和测量划分为躯体症状、精神症状和神经感觉症状等三个方面;工作状态的评定划分为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等两大方面。根据上述两大评定维度和五大评定方面构建过度劳动的评定指标体系,通过设计过度劳动测量量表,并参考日本劳动者疲劳积蓄度测评量表的设定标准建立了过度劳动的评定等级。本研究从理论层面剖析知识工作者过度劳动的根源和实质,在此基础上,将知识工作者的群体特征、用人单位的管理理念和激励措施、知识工作者个体差异等归结为过度劳动的直接原因,并从社会文化、社会经济、社会制度等层面剖解过度劳动的深层次原因。以理论上的思辨探讨为基础,结合实证研究中对北京地区知识工作者过度劳动原因的调研结果,构建了知识工作者过度劳动的形成机制模型,以此打开知识工作者过度劳动问题发生、发展的“黑箱”。由于知识工作者过度劳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针对知识工作者过度劳动的预防与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的、政策性和组织性的战略与策略进行体系化应对。本研究结合我国的国情特点,建立完善了“三层过度劳动对策模型”,倡导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三者分别从过度劳动的预防、应对和后果处理等三个层面动态结合,分层次、分类别地共同应对过度劳动这一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其他文献
介绍了水泥标号和强度等级的区别以及在取消“水泥标号”、启用“水泥强度等级”后两者的关系。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由于关系到学生及其家庭、高校以及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制度而日益备受全社会的关注。面对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多和全球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双重压力,大学毕业生
股份公司形式对解决资本的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上市公司形式则是股份公司的一种典型形式,其对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极其
<正>生物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物教学必须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但笔者发现如今的高中生物教学出现了偏差,在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等因素下脱离了教育的生活化,生物作为
学人从军是晚清社会史上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近代以前,尽管各地军事大权操诸于文人出身的督抚手中,但士绅文人普遍存在着鄙薄军人的观念。在近代民族危机的背景下,书生领兵,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相关房地产政策的日益规范,传统的房地产企业运作模式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已经不仅仅要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还要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灾害性事件的威胁日益严重,虽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采取了加强建筑物和构筑物抗震性能等保护国家财产和居民人身安全的一系列措施,但是城
众所周知,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披露都被认为是现代公司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公司的经济运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将现代公司假设为精密的系统,那会计信息系统便可以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的二元制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但城乡一体化的脚步从未停止,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涌入城市,成为了产业工人。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