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WAC通过调控miR-1183/SMAD2轴促进三阴性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vi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一组具有明显异质性的肿瘤。临床上将乳腺癌分为管腔A型、管腔B型、人表皮生长因子2过表达型以及三阴型。各分型乳腺癌的基因表达谱、转移潜能、进展速度、治疗手段以及临床转归均有所不同。其中,三阴性乳腺癌缺少特效的治疗方法,肿瘤进展快,容易复发,易出现淋巴结及远隔脏器转移,并且在疾病晚期易发生化疗耐药,是预后最差的乳腺癌类型。全面了解此类型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能够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有助于改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对于其他类型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异常活化。上皮间质转化是指细胞从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为间质细胞表型。形态学上表现为从圆形、多角形转变为梭形。在分子水平上,上皮间质转化的特征是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Claudin以及CK)表达的下降,以及间质细胞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的过表达。上皮间质转化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干细胞化、化疗耐药、远隔脏器转移以及复发。活跃的上皮间质转化是导致三阴性乳腺癌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随着表观遗传学的发展,转录后调控在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步得到认视。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以及环状RNA等类型非编码RNA广泛参与细胞的转录后调控。其中,环状RNA是一类具有环状结构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具有保守性、组织特异性和疾病特异性。环状RNA通常由其宿主基因的外显子和或内含子构成。因缺少Poly A尾巴结构,环状RNA比线性RNA更稳定,能够在细胞中积累足够的丰度,以其特有的机制发挥生物学功能。环状RNA能够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甚至翻译后水平调控肿瘤的发生和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环状RNA能调控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干细胞化以及耐药等恶性表型。在环状RNA的多种调控机制中,微小RNA海绵机制最为常见。此外,某些环状RNA被发现存在于患者的外周血中,并可作为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拟旨在寻找调控三阴性乳腺癌恶性表型的关键环状RNA分子,并探究其作用机制,为寻找新的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第一部分:本研究首先通过GEO数据库的环状RNA芯片数据筛选出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的环状RNA。通过q RT-PCR实验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乳腺癌细胞系中候选环状RNA分子的表达量。放线菌素D用于抑制细胞RNA合成,以检测circ WAC和WAC m RNA的半衰期。RNase R用于检测circ WAC对RNA酶的耐受性。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于分离普通PCR产物。原位荧光杂交实验和核质分离PCR实验用于检测circ WAC的亚细胞定位。si RNA用于在MDA-MB-231细胞系中敲减circ WAC。过表达质粒用于在HCC1937细胞系中过表达circ WAC。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P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修复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上皮和间质细胞的标志蛋白来评估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第二部分: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出可能与circ WAC结合的候选微小RNA分子以及mi R-1183的靶基因。q RT-PCR用于检测mi R-1183和SMAD2 m 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用于检测SMAD2蛋白以及上皮和间质细胞的标志蛋白的表达量。原位荧光杂交实验检测mi R-1183与circ WAC的亚细胞定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外源性的mi R-1183能否与circ WAC或SMAD2 m RNA的结合。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实验和RNA pull down实验用于验证内源性的mi R-1183能否与circ WAC或SMAD2 m RNA结合。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P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修复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通过慢病毒转染稳定敲减circ WAC并造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用于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第一部分:本研究首先通过GEO数据库筛选出三阴性乳腺癌差异表达的环状RNA分子,其中上调的共82个,下调的共62个。经过验证,在前7个显著上调的环状RNA中,circ WAC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circ WAC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相关。circ WAC由其宿主基因的第4、第5、第6以及第7外显子构成。放线菌素D实验结果显示circ WAC半衰期为16小时,WAC m RNA的半衰期为仅为4个小时。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结果显示,circ WAC只源于转录组并且包含环状RNA特有的反向剪切点序列。此外,circ WAC能耐受RNase R的消化。以上三个实验证明circ WAC具有环状RNA分子的特性。原位荧光杂交实验与核质分离PCR实验结果显示circ WAC主要定位于细胞浆。CCK8实验结果表明敲减circ WAC后肿瘤细胞增殖率降低,过表达circ WAC后细胞增殖率增加。A/P凋亡检测结果显示敲减circ WAC后肿瘤细胞凋亡率增加,过表达circ WAC后细胞凋亡率降低。划痕修复实验表明敲减circ WAC后肿瘤细胞迁移能力减弱,过表达circ WAC后肿瘤细胞迁移能力增强。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敲减circ WAC后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减弱,过表达circ WAC后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增强增。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敲减circ WAC后间质细胞标志物(N-cadherin蛋白和Vimentin蛋白)表达下调,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过表达circ WAC后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变化趋势相反。即敲减circ WAC抑制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表达circ WAC促进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以上细胞功能实验说明证明circ WAC能够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以及上皮间质转化,同时抑制细胞凋亡。第二部分:circ Interactome和circ Bank数据库共预测出到4个可能与circ WAC结合的微小RNA。其中,mi R-1183的表达量受circ WAC的调控最明显。mi R-1183在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且表达量与circ WAC负相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 R-1183 mimics+circ WAC野生序列组的系统荧光强度明显下降。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实验结果显示,AGO2抗体组的免疫沉淀复合物当中能检测到circ WAC与mi R-1183的表达。RNA pull down实验结果显示,包含circ WAC序列的探针能富集到mi R-1183分子。以上三项实验结果表明,circ WAC能够吸附mi R-1183。细胞功能恢复实验结果显示,同时敲减circ WAC和mi R-1183可以逆转只敲减circ WAC所导致的,包括增殖、凋亡、迁移、侵袭以及上皮间质转化在内的细胞表型改变。说明mi R-1183位于circ WAC的下游调控细胞的表型。接下来,经过生物信息学预测,SMAD2被确定为mi R-1183的靶基因。SMAD2在癌组织中高表达,其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受到circ WAC/mi R-1183轴的调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实验结果显示,mi R-1183能够与SMAD2 m RNA的3’UTR结合。细胞功能恢复实验结果显示,在过表达circ WAC的同时敲减SMAD2,可以逆转只过表达circ WAC所导致的细胞表型的改变。证明SMAD2在circ WAC/mi R-1183轴的下游调控细胞的表型。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的结果显示,circ WAC稳定敲减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均小于对照组,Ki-67、SMAD2、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弱于对照组,E-cadherin的表达强于对照组。证明稳定敲减circ WAC能够在体内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与上皮间质转化。结论:1.circ WAC是定位于细胞浆的,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显著上调的环状RNA。circ WAC高表达的病例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circ WAC能够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以及上皮间质转化,同时抑制细胞凋亡。2.circ WAC通过吸附mi R-1183上调SMAD2的表达,并通过mi R-1183/SMAD2轴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以及上皮间质转化,同时抑制凋亡,进而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的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的健康状况、发病时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和方案以及治疗后的生活方式改变、用药依从性等各种因素,对远期预后会产生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描述和比较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本特征、冠脉病变特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负担以及患者一年、五年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探索新的预后指标,为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指导优化诊疗策略提供客观依据。2、根据第
目的:缺血性卒中对于社会有着毁灭性的危害。作为世界范围内病死主要原因之一,相比于其致死性,神经功能上的残疾则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人体肠道内存在着众多种类的微生物群落,其与人类形成的共生关系时刻影响着宿主体内的发育成熟、能量新陈代谢、免疫调节过程。诸多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肠道菌群功能和结构组成成分的影响。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脑-肠轴机
目的:宫颈癌排全球妇科肿瘤第二位。近年来,亚洲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正在迅速上升,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众所周知HPV的持续性感染和宫颈癌的肿瘤发展过程紧密相连,但同时也有研究认为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同样可作为独立因素影响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当前早期宫颈癌可以得到较有效控制,然而转移性或复发性宫颈癌预后仍较差。因此,更进一步探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对于预防、治疗及预后监管宫颈癌均意义非凡。长链非编码RNA(lon
目的:脓毒症因伴有多脏器功能障碍而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其中心功能障碍的发生更为常见。伴有心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具有不良的预后。当脓毒症发生代谢异常和循环障碍时,即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脓毒性休克心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更高,与病死率增加独立相关。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迫切需要探寻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降低重症病人的病死率。然而,脓毒性休克心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复杂,与细胞因子抑制作用、细胞凋亡、能量代谢等多方面因
目的: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约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80%左右。当前,胶质瘤的治疗仍然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近年来,针对胶质瘤早期诊断,手术根治以及放化疗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胶质瘤具有高侵袭性,且抗放射和化学治疗的特点,患者的预后情况不容乐观,中位生存期不足1年。胶质瘤的恶性发展是一个涉及多步骤,多阶段以及多基因的复杂病理过程,基因治疗是当前研究
研究目的: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是全球第四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HPV感染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虽然有疫苗以及宫颈癌筛查的普及,但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在中国,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近20年来,宫颈癌患者的年龄趋于年轻化,十年内发病的平均年龄下降了5岁;且大多数患者被诊断时已经为III-IV期宫颈癌,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或者为局部晚期,即肿瘤大小>4
目的: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影响许多女性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盆底支持结构的损伤,老化,松弛,继而导致的子宫及阴道前后壁的膨出。随着盆腔器官脱垂症状的出现,对女性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负面影响。POP是老年女性的多发病,就发病诱因来说,其与妊娠分娩相关,但具体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众所周知,盆底支持组织包括盆底周围的筋膜韧带和结缔组织,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Th2细胞介导的一种常见的免疫性疾病,是一个影响全世界人口健康的重大问题,大概20%左右的人群被变应性鼻炎所困扰,并且全世界的发病率一直在不断上升[1-3]。近年来,变应性鼻炎的症状由于治疗方案的发展得到一些改善,但仍然居高不下,且有较高比例的AR患者发展成鼻-鼻窦炎、鼻息肉、眼结膜炎及哮喘等诸多疾病,很大程度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6]
目的:肾癌是泌尿系统发病率仅次于膀胱肿瘤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约2/3以上的肾癌为透明细胞癌,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研究发现,60-80%肾透明细胞癌的希佩尔-林道(Von Hippel Lindau,VHL)双等位基因失活,可导致细胞内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ed factor,HIF)的异常积累。目前,尽管外科手术技术和放化疗技术不断进步,但肾癌初次诊断时大多处
前言肺癌是一种人类最常见的致死性癌症,在众多癌症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由于肺癌的病因和转移倾向复杂,对人类的健康有很大威胁。从病理特征角度来看,肺癌可划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个类型,非小细胞肺癌进一步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其中最常见的是肺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40%。虽然肺腺癌在治疗方法方面取得了许多进步,但肺腺癌仍然是最具攻击性和致命性的肿瘤类型之一,总生存率不到5年。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