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移动下的大规模MIMO系统预编码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on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高速铁路线总长和高速铁路网的规模目前在全世界均排名第一,这意味着下一代高铁无线通信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目前中国铁路通信使用的铁路移动全球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Railway)体系已不能满足高铁用户对高速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需求。作为5G及未来宽带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能在不增加额外系统带宽的情况下,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利用多天线技术,在空间上提供分集增益与复用增益,从而实现大容量无线传输。  由于采用多天线技术,不同数据流间、子载波间与不同用户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干扰,这就需要在接收端使用更复杂的检测方法来恢复原数据。而在实际中,检测技术设计受到功耗与终端尺寸的限制,同时其高成本与高复杂度使得检测技术的应用具有局限性。利用基站预编码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消除多用户间的干扰,并简化接收端检测。  本文针对高速移动场景下的预编码技术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介绍了MIMO系统预编码的技术原理和实现方式,并分析了高速移动信道的特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高速场景下基于到达角(Direction of Arrival, DoA)的大规模MIMO波束成形设计。同时,为了保障高铁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最佳的系统容量,提出了一种迭代的最优多波束选择方法。该方法能实时跟踪高铁不同的移动车厢终端(Mobile Carriage Terminals, MCT),能自适应选择不同波束所需的发射天线数和自适应调节波束总数目,且不需要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从而降低系统复杂度并节省开销。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能有效地适应高速移动场景,提高系统容量。  在实际的高铁通信系统中,列车运行的方向具有固定性,运行速度具有可预测性,因而在发射端可以通过反馈方式获取不完美的CSI矩阵,可对CSI信息加以利用。为了增加高速移动场景下通信系统的总容量,本文还提出基于 CSI将干扰对齐与所提的自适应波束成形技术相结合,首先对 CSI建模以补偿高速下 CSI的不准确性,然后将大规模MIMO天线分成两组,采用将干扰信号对齐到零空间的思想,以消除各组天线之间的干扰,增加了有限空间的自由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自适应波束成形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增加系统容量。
其他文献
THz波具有宽带性、互补性、瞬态性、相干性等独特的性质,在隐身与反隐身技术为代表的国防科技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对太赫兹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太赫兹源、太赫兹光谱
随着通信系统业务的快速拓展,通信设备不断地向小型化发展,对天线尺寸、集成化及工作频段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某些通信场合,较低的通信频段导致传统半波长微带天线的实际尺寸
从本实验室构建成功的RSBEST库中选择RSB0232EST(GenBankaccessionNo.:BM422826)进行BLASTn,获取人相关核苷酸序列;再根据该序列设计引物,以人睾丸CytotrapcDNA文库为模板进行PCR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光电子技术与产业的不断提高,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已经覆盖了整个光电子领域,是当前光电子科学的核心。808nm半导体激光器主要用于泵浦Nd∶YAG固体激光器或者
近年来,随着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增加,人们对导航定位功能的需要不仅仅局限在室外环境。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为一种成熟的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可或
吉祥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精粹,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传达着吉祥的概念,蕴藏着具有中国意味的形式。把其精神元素融入到红酒包装设计之中,使红酒包装设计增添了
在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电活动行为依赖于复杂的电生理条件,这表明在神经系统中可以检测到复杂的电磁场分布。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由于神经系统内部生物电的影响,使得每个神经元
本文对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3,4-双氧化酶(3HAO)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3,4-双氧化酶(3HAO)是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途径的一个非血红素Fe2+离子外二醇双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子设备功能化小型化和集成度越来越高,对小型化多频段宽频带天线的要求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微带天线以重量轻,体积小、造价低、易于加工制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通信系统对于更高传输速率和更大信道容量的不断要求,通信技术的标准约每十年进行一次更迭。在日渐成熟的业已商用的4G通信技术和新一代5G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