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我国的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城市化程度日益加深。与此同时,农民群体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部分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并且在城市中站稳了脚跟,长期留下来。在本研究中,把长期在本地生活和工作的非本地人口称为“移民”。随着移民规模的壮大,在一些城市,包括小城市出现了移民社区,即移民聚居区。本研究的关注点是存在于小城市移民社区中的文化交流模式。
小城市具有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双重特征。同时由于移民来自不同的地方,因此使得移民社区文化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河北省三河市是一个县级市,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三河市城建新村(简称“新村”),是三河市规模较大的社区之一,同时也是该市规模最大、人口最集中的移民社区。从1995年至今,新村已经具有18年的历史,新村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格局。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描绘新村的文化交流模式图,并从中发现小城市移民社区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结合传播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有助于扩大相关传播学理论的应用范围,丰富相关理论。此外,本研究是从微观层面进行的实证研究,不仅可以发现城建新村中存在的文化交流现象和问题,同时为促进社区内部关系和谐提供参考,亦可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借鉴,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本研究依据来源地将新村的成员分为三类,即城市居民、移民和本地居民。其中,城市居民指的是具有城市户口的北京城建集团职工及家属;移民指的是来自除三河本市以外的人;本地居民指的是在新村活动的三河本地人。为了了解这三类人的文化交流情况,本研究主要从文化适应、文化认同、社区融入、社会关系网络、文化交流障碍及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除了上述五个方面外,本研究还将对新村的文化格局进行考察,以掌握新村的文化环境。
本研究首先对新村的文化格局进行研究。这部分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研究。研究发现,本土文化、多种地域文化、城市文化、乡村文化,构成了新村错综复杂的文化格局。本地文化以燕赵文化为大背景,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以农耕文化为主;二是受古代燕国文化和京城文化的影响较大;三是以汉文化为主。在这一文化的影响下三河人多表现出安土重迁、爱憎分明以及勤劳质朴的特点。地域文化以东北三省的文化为主,其它地域文化为辅。三河文化受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共同影响,表现出城乡结合的特征。这也是新村的文化构成之一。
在采集相关数据时,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参与观察与访谈的方式。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获得调查样本37人。
文化适应、文化认同、社区融入、社会关系网络、文化交流障碍及问题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本研究描绘新村文化交流模式的重点考察因素。在文化适应部分,主要考察了三类人对彼此文化的适应情况,包括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以及行为方式、理想信念等人文因素。对城市居民而言,从“北京-新村”,他们经历了“城市文化-乡村文化(城乡结合)”的适应过程,同时在新村与不同地域文化的人进行交流,由此产生了对不同地域文化的适应。对移民群体而言,对本地文化的适应是适应的主要方面。对本地居民来说,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文化对他们有不小的冲击。此外,外来地域文化将本地居民带入了文化适应的进程。文化认同在文化交流中是必然存在的。研究中发现,城市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是较低的,他们的终极目标是回归北京的城市生活;移民群体在有意或无意地保持自身的文化身份以及文化传统;本地居民对自身文化具有较高的认同,而对部分地域文化持孤立态度。在新村,三类群体的社区融入程度均比较低,城市居民不甘心在此,移民只是将新村作为长期的暂时逗留地,而本地居民不屑于融入社区。整体上看,三类人在社区中处于融洽状态,但事实上他们之间的交往只停留在表层,而在每一群体周围,都存在着内部的“小团体”,其关系网络基本以小团体为主。影响新村文化交流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彼此之间的“疑虑”和不确定性,另外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也是造成文化交流障碍的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新村文化交流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社区的主要角色——城市居民、移民、本地居民之间存在文化交流行为,但交流停留在表面。因此,这三者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松散,但每个群体都有其文化交流的小团体,这个小团体主要是亲戚、同乡。因此,该模式整体松散,内部交往频繁,并且呈现出以三类群体为中心向外扩展的小团体文化交流的特点。
此外,本论文还从传播学、社会学和现象学三个视角对新村的文化交流现状进行了解读,以发现新村文化交流模式背后的深层内涵。
本论文共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为研究假设。
第三章为研究过程。
第四章为调查结果分析,提出新村文化交流模式。
第五章为新村文化交流模式的进一步解读。
第六章为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