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可控构筑及储锌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m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电化学储能设备与技术开发在绿色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领域备受关注。水系锌离子电池由于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无毒、环境友好和易回收等特点,成为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储能器件之一。本文围绕高性能钒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及应用展开相关研究,通过对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及表征,深入探究介质离子的存储方式,揭示了钒基正极材料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本征储能机制及潜在应用前景。通过引入高浓度盐混合离子电解液体系,构筑了具有高电压、长循环寿命Zn//V_2O_5的Li/Zn混合离子电池,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旋转机械设备对转子转速要求越来越高。高转速提升了设备的诸多性能,包括提高功率密度、简化结构等。受传统轴承机械接触方式的限制,转速的进一步提升导致轴承磨损严重,寿命得不到保证,难以满足工业应用的需求。磁悬浮轴承作为新型高性能轴承,突破传统轴承的束缚,其无接触的特点为旋转机械提供了更广阔的性能提升空间,并使磁悬浮轴承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磁悬浮高速电机、磁悬浮压缩机及燃气轮机等。
学位
在化石能源日益紧张的当下,车辆节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尽可能地在车辆的行驶中进行能量的回收,对提高车辆行驶里程、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价值。而将车辆在行驶中损失的振动能量进行回收是车辆能量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压电效应进行车辆振动能量的回收,着力解决回收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对馈能系统进行建模与优化,在提出非有效激励位移滤波(VDF)算法的基础上推导平均功率算法,以及研究影响回收功率的因
学位
当前的移动设备逐渐向小型化、便携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而且,移动应用设备中对内存器件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容量、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等方面。为了突破传统非易失性存储器在尺寸上的极限,科研人员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寻找可替代的新型存储器。无机材料为活性层的阻化存储器耐受性有限、编程速度慢、编程电压和清除电压高;有机小分子为活性层的阻化存储器的制作过程比无机材料的更加精细,沉积的有机小分子沸点较低、化学阻抗性
学位
二氧化钛已经在光催化和电化学储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是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之一。但是,光生电子-空穴(载流子)分离传输效率低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非金属元素掺杂,尤其是氟掺杂已经被证实是一类提升二氧化钛材料载流子分离传输效率的有效方法。由于氟掺杂二氧化钛中氟物种的类型多,性能与物种之间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理解。因此,研究氟掺杂的作用机理对高性能二氧化钛材料设计具有重要的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研究与发展(R&D)经费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关系日益受到学术界、政府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当前很多研究显示我国R&D投入的快速增加并没有带来TFP的同步增长,但鲜有关于这一悖反现象产生原因的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检验这一悖反现象在制造业的存在性,深入揭示R&D投入影响TFP增长的机制,进而全面剖析制造业
学位
多电飞机技术是航空科技发展的一项全新技术,是航空电源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现有的航空电力系统中,以宽变频交流和高压直流电源系统为发展主流。其中,航空直流供电系统以高压直流 270V 与低压 28V 母线共存形式为不同需求的直流负载提供电能。270V 至 28V之间的电压转换十分必要。由于各类电力电子变换器占据了航空电力系统重量的绝大部分,它们之间的转换效率、可靠性等成为持续讨论和研究的重点。  
氢能作为目前备受关注的清洁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等多个领域,也可以应用于燃料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是未来重要的清洁再生能源之一。而氢能的制取、运输、存储和纯化等多个方面制约了其大规模的应用,特别是氢气的纯化,不仅与其他环节密切相关,同时氢气的纯度对整个氢能系统的安全、高效、可靠以及可持续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PSA)技术
学位
水泥混凝土具有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成型方便等优点,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混凝土脆性大、抗拉强度低,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裂缝,导致其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大大降低,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赋予混凝土裂缝自修复功能是提高其耐久性的重要途径。在现有混凝土自修复技术中,微胶囊自修复技术具有环境适应性强、修复速度快等优点。但目前自修复微胶囊的壁材大多采用强度大的热固性材料,在混凝土产生裂
学位
本文以锰基双金属NASICON型正极材料为研究对象,针对此类材料比容量低、导电性差等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原位碳包覆、双重碳修饰及三维导电网络设计等策略对材料结构进行调控,大幅提升了此类电极材料的可逆比容量和电导率。利用先进的形貌表征技术如TEM、SEM可以有效解析其结构特点,同时借助原位X射线衍射(XRD)技术监测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微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而探索锰基双金属NASICON型正极材料在
学位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MFC)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发电装置之一。然而,其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通常需要使用较多贵金属铂,这无疑增加了PMFC的成本,从而阻碍了其发展。因此,开发价格低廉、催化性能优异的非贵金属ORR催化剂成为人们的研究重点。其中,掺杂型过渡金属基碳纳米复合材料(尤其是铁/钴-氮-碳材料)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催化剂之一,但其ORR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仍有待提高。基于此,本文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