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省小麦条锈菌群体分子遗传结构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条锈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安全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我国具有独立完整的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病原菌可在不同地方越夏、越冬,靠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并造成病害春季流行。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陇南和川西北地区是我国小麦条锈菌最为重要的秋季菌源基地以及新小种产生的策源地,为我国广大麦区秋季发病提供菌源。然而,2017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却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特征,在菌源基地菌源数量较少情况下,小麦条锈病发生偏重流行,其原因有待深入研究揭示。本项研究旨在基于2017年病害发生情况,利用分子遗传学手段,研究不同区域条锈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区间菌源关系,分析2017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主要菌源因素。运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和分子遗传学方法,对2017年和2018年来源于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湖北、安徽等8个省份的770份小麦条锈病标样进行了群体遗传学分析。具体结果如下:1.初步查明了我国8个省份的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发现甘肃地区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湖北地区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云南、贵州和四川地区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为一致,其中四川群体略高。陕西地区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仅次于甘肃地区,山西地区条锈菌群体同样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安徽地区的条锈菌群体尽管具有较高的基因型多样性,但其基因多样性较低,仅高于湖北地区。2.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整体上我国小麦条锈菌群体表现出无性繁殖特征,其中甘肃群体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征,虽不属于完全连锁平衡状态,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有性生殖特点,其有性生殖比例及其对病害发生流行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3.对来自8个省份的条锈菌群体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变异来源于条锈菌内部,不同地区间的条锈菌群体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4.基于nei’s遗传距离绘制的聚类图在0.03的差异上,将12个群体分为两大类群,其中甘肃、陕西、四川以及山西的条锈菌群体聚为一类;云南、贵州、湖北以及安徽的条锈菌群体聚为另一类。5.根据不同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的共享基因型、遗传相似度以及MSN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安徽地区条锈菌群体与云南、贵州地区条锈菌群体更为相似,推测2017年度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菌源可能来自云南-贵州地区。6.揭示了云贵川小麦条锈菌存在广泛的菌源交流,其中云贵地区更为强烈。同时,甘肃与四川的条锈菌群体之间同样存在菌源交流,推测四川地区可能为甘肃与云南-贵州地区菌源交流起着中转作用。
其他文献
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德育在青少年道德成长中具有特别重要作用,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的一个子系统,对青少年的德育发挥着不可缺少的奠基性的作用。本文从农村家庭
当今,随着志愿服务的兴起,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其中的主力军也备受关注。如何正确的引导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本文从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服务的动机、
目的:通过收集中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病例,对患者高频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基于分析结果进而归纳整理其病位及病性要素,总结中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常见证候,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一定依据。资料与方法:通过收集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房的中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病例,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病例进行筛选,归纳整理患者的病例资料,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
喷雾撞壁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在直喷式汽油机和高速、高压中小型直喷式柴油机中,受燃烧室空间几何形状的影响,喷雾撞壁现象的出现几乎不可避免。燃油撞壁后的物理过程
基于反馈理论,采用混合式方法进行了机器反馈、同伴反馈、教师反馈对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修改效果的研究。来自北京某著名高校的127名大学生填写了调查问卷,其中47名学生接受了
本文阐述了我国轻型散热器的发展状况,对市场及不同类型的轻型散热器作了评析,提出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有进一步发展条件的轻型散热器,并对我国发展轻型散热器中的一些重要
会议
信息时代,现代文化与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强烈碰撞,促进了民族民间艺术演变发展。艺术生态发生变化,文化活动丰富、政府扶持、专家以及各层次文化人介入、旅游开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规避风险、抵抗内外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成本控制。企业的预算管理是成本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可以对预算管理的各个阶段进行严密控制,管理企
目的:探讨解释风格及灵活性与高职新生适应和幸福感的关系,为高职新生适应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方便取样法,抽取河南某高职院校2012级和2013级共10587名新生进行中国大学生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一直是光刻设备和技术发展与变革的动力。通过介绍光刻机的演变和所面临的挑战,揭示下一代光刻设备的发展潜力,结合比较极紫外光刻机和电子束曝光机的开发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