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制备及其在电/光催化分解水中的应用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1392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解水制取清洁氢能源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可持续策略,然而水的分解过程属于热力学上坡反应,需要如电能或光能等外力去驱动水的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贵金属催化剂能够在可忽略的反应过电位下加速HER和OER过程,但高成本和稀缺性限制了其在电催化和光催化中的大规模应用。近年来,过渡金属磷化物因其具有可调的晶体结构、良好的导电性以及低廉的成本等诸多特性而成为贵金属催化剂的替代品。本论文主要针对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面临的活性位点少、本征活性低、大电流密度下稳定性差、OER过程中容易腐蚀/钝化以及分解海水过程中OER选择性低等问题,采用形貌组成调控、空位引入、界面工程以及多级电极结构等策略成功制备了一系列高效稳定的电/光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分解水的研究中。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简单的p H控制湿化学法制备了大尺寸、多孔、超薄双金属Ni Co Ox纳米片,然后通过磷化处理得到了相似形貌的Ni Co P纳米片(厚度约为3.5 nm)。研究表明:i)该Ni Co P纳米片具有良好的HER和OER电催化活性,在1.0 M KOH中10 m A/cm~2的电流密度下所需过电位分别为34.3和245.0 m V,优于大多数的双金属和三金属磷化物;ii)Ni Co P纳米片与常用的半导体(Cd S或C3N4)结合,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HER性能。其中,Ni Co P/Cd S的析氢速率为238.2 mmol h-1g-1,比纯Cd S(6.3 mmol h-1g-1)高37倍,也优于Pt/Cd S(81.7 mmol h-1g-1)。实验结果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大尺寸、多孔、超薄Ni Co P纳米片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和高的本征电导率,并能够促进中间体的吸附/解吸,从而表现出良好的电/光催化分解水的活性。(2)采用简便可控的阳离子交换策略制备了自支撑Co掺杂Ni P(NixCo1-xP)纳米片阵列电极。利用Co2+取代Ni P纳米片阵列的Ni2+,无需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后处理步骤,即可得到具有丰富P空位和Co掺杂的Ni P纳米片阵列电极。结果表明,P空位和Co原子均富集在Ni P纳米片阵列电极表面,通过改变Co2+浓度可以精细调控P空位的含量。制备的电极表现出粗糙的纳米片阵列结构,具有优异的亲水疏气性能。在所有NixCo1-xP纳米片阵列电极中,Ni0.96Co0.04P纳米片阵列电极的电催化活性最优,在1000 m A/cm~2的电流密度下,HER和OER的过电位分别为249.7m V和281.7 m V。同时,HER和OER的Tafel斜率分别为49.6 m V/dec和36.5 m V/dec,在碱性介质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此外,将Ni0.96Co0.04P纳米片阵列分别作为阴极和阳极构建双电极电解槽,该装置产生500m A/cm~2的电流密度需要1.71 V的电压,并在该电流密度下保持500小时的超长稳定性。(3)通过K2Fe O4对Ni P纳米片阵列电极进行氧化处理,制备了一系列核壳Ni P/Fe(OH)3电催化剂。结果表明,通过调整K2Fe O4的浓度,能够有效控制Fe(OH)3/Ni POx氧化壳的厚度。氧化壳的屏蔽作用能够避免Ni P核在OER过程中被氧化,保证了催化剂的固有电导率和形貌稳定性。另外,Fe(OH)3/Ni POx氧化壳在高氧化电位下重构形成更高活性的Ni Fe Ox(OH)y。得益于高活性的Ni Fe Ox(OH)y氧化壳、未被氧化破坏的高导电性Ni P核、独特的纳米片阵列形貌以及Ni P和Ni Fe Ox(OH)y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优化后的Ni P/Fe(OH)3-2纳米片(氧化壳厚度为7~12 nm)阵列电极在碱性介质中表现出优异的OER性能,在10、100和500 m A/cm~2的电流密度下,其过电位分别为146.4、211.6和269.9 m V。同时,在大电流密度(500 m A/cm~2)下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OER稳定性(500小时)。此外,将Ni P/Fe(OH)3-2电极作为阳极和Ni P电极作为阴极构建双电极电解槽,该装置产生500 m A/cm~2的电流密度需要1.81 V的电压,并在该电流密度下保持500小时的超长稳定性。(4)通过表面磷化和电沉积法制备一种高效稳定的NP-NCF-60电极。结果表明,该电极是一种由表层Ni Co Fe-LDH、中间层Ni Px和底层Ni组成的多层电极。Ni Co Fe-LDH的超薄纳米片特征、纳米片阵列形态以及与Ni Px紧密结合的界面促使NP-NCF-60电极具有高效的电子转移效率、丰富的活性位点和优异的OER本征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在OER过程中,中间层Ni Px大量释放POxn-,并在Ni Co Fe-LDH层表面形成富阴离子保护层,实现电极对Cl-的排斥。在碱性海水电解质溶液(1.0 M KOH+海水)中,NP-NCF-60电极仅需要252.8和286.5 m V的过电位即可分别达到500和1000 m A/cm~2的电流密度。另外,在富阴离子保护层的作用下,NP-NCF-60电极在500 m A/cm~2的大电流密度下分解海水过程中具有接近100%的OER选择性和持久的稳定性(500小时)。
其他文献
重金属相关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比例。在矿山开采和冶炼、电镀以及电子器件、机械、皮革、农药等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含重金属的废水大量产生,其不合规排放不仅使重金属污染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也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资源浪费。尽管各类重金属处理技术、材料不断被改良升级,但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短板,很难在成本、效率、稳定性、可持续性等方面取得良好的平衡,限制了处理技术的规模化、市场化。目前亟待发展一种经
学位
乳制品因其有益功效深受大众喜爱,但乳制品在热加工中会产生一些潜在毒性物质,如糠醛类化合物、3-氯丙醇酯(3-MCPDEs)和缩水甘油酯(GEs)等热加工污染物。为保障乳制品的安全性,需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考察乳制品全链条过程中这些热加工污染物的变化规律,才能进行有效质量控制。目前上述污染物在链条中的变化规律研究较少,其具体变化规律尚不清楚。另一方面,国内对乳制品中这些热加工
学位
报纸
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学术期刊又作为科学论文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分级在期刊引文索引、期刊数据库收录、科技评价管理等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期刊分级中,基于数据——特别是基于引用数据的期刊排序和分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例如JCR中基于影响因子的四等分型的期刊分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推出的金字塔型期刊分区。这些基于评价指标数值大小的期刊分级,多采用经验性的阈值划分方法,较少考虑到指标
学位
在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体积庞大的重力式分离设备往往因水力停留时间长、体积大等缺点,而使油气田的开发成本大幅增加。常规管式旋流分离设备虽然具有分离效率高、结构紧凑等优点,但无法适应入口工况的波动。为此,本研究开发设计了一种能够适应入口工况大范围变化的管式气液旋流分离设备,并对其内部流动特性和分离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型管式旋流气液分离器结构,建立了相应的设计方法。结合
学位
传统锂离子电池由于采用石墨负极,能量密度较低,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需求,使用锂金属(理论容量3860 m Ah g-1)作为负极可以有效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但由于锂金属活泼的还原性和传统电解液的易扩散性,导致界面反应持续进行,造成界面电阻的不断增加和锂金属与电解液的大量消耗。除此之外,有机电解液还有易挥发和易燃的特点,在电池过热时有巨大的安全隐患。采用扩散性低的固态电解质,可以与锂金属负极保持稳定的
学位
锌空电池(ZAB)因具有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和环境友好的特性,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锌空电池结合了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优点,为未来的可持续化发展和清洁能源存储(尤其是在便携式和柔性设备中)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是阴极复杂且缓慢的氧还原反应(ORR)和析氧反应(OER)阻碍了其应用。目前,Pt和Ru O2等被视为最经典的阴极催化剂,然而贵金属催化剂仍存在稳定性差、稀缺、价格高等缺点
学位
厌氧氨氧化(Anammox)技术具备脱氮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因其未来有可能替代传统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而受到广泛关注。但该工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温度,盐度,有机物等,因此其实际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本研究针对外界温度的影响,在5-45℃的温度范围内开展了系统研究,分析了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和污泥特性的影响;揭示了Anammox系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组成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明晰了Anammo
学位
氢气具有热值高,可储存,可运输,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是未来大规模应用的潜在能源。世界上约4%的氢气来自电解水制氢,约96%的氢气来自化石燃料。其中,在化石燃料制氢中约48%的氢气来自甲烷蒸汽重整制氢。甲烷蒸汽重整制氢自20世纪20年代就已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具备成熟的制氢工艺和设施。传统的甲烷蒸汽重整制氢需要燃烧甲烷为重整器催化床内的甲烷蒸汽重整反应提供较高的重整温度。甲烷的燃烧降低了用于重整制氢的原
学位
<正>痛风性关节炎是指因尿酸盐沉积于软骨、骨质、关节囊、滑囊等组织引起的炎性反应及其他病损,以下肢足踝部中小关节为主要发病部位,患者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的剧烈疼痛,可持续数月或数年,病情反复发作且病程漫长,并且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受累关节僵硬畸形,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均具有直接、严重的不良影响[1]。目前临床已证实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