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扫荡”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09b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反“扫荡”是华北敌后根据地军民的主要对敌斗争形式。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是华北持久抗战的坚强堡垒,曾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发展与巩固,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极大恐慌,必予除去而后快。为达此目的,侵华日军采取了军事、政治、经济等种种手段,其中以压倒性的军事力量,辅之以其他手段,对根据地进行反复、疯狂的“扫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军民,在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与敌周旋,挫败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因此,反“扫荡”成为华北敌后根据地军民的主要对敌斗争形式。晋察冀根据地也成为“扫荡”与反“扫荡”斗争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本文在对大量档案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试图从“扫荡”与反“扫荡”互动的角度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斗争进行初步探讨。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扫荡”与反“扫荡”的含义。反“扫荡”因“扫荡”而发,故要界定反“扫荡”的含义必先对“扫荡”的内涵进行考察。本文通过对日军侵华历史事实分析后认为:所谓“扫荡”,是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以强大的军事力量辅之以政治、经济等手段,对敌后抗日根据地采取的战术多变、手段残忍、次数频繁的军事行动。其目的是企图覆灭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它是侵华日军为“确保占领区”而制定的若干侵略方式之一。所谓反“扫荡”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及其领导的根据地军民为抗击日寇的军事侵略、保存自己,动员一切力量,采取游击战等灵活机动的非常规作战方法,配合政治、经济等其他措施,以弱敌强,挫败日军“扫荡”的主要斗争形式和过程。第二部分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扫荡”的准备、反“扫荡”具体战术及运用,作了初步的研究。根据地军民反“扫荡”的准备,在反“扫荡”中具有重要意义。反“扫荡”斗争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开展的,而且侵华日军特别凶残,要粉碎日军的“扫荡”,必须做好准备。准备工作主要分为政治思想准备、军事准备和物资准备。关于反“扫荡”的战术运用,根据地军民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并结合根据地实际,发明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一系列战法,有效的打击的日军的“扫荡”。第三部分对晋察冀根据地反“扫荡”斗争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反“扫荡”斗争的成功经验。晋察冀边区的反“扫荡”斗争,呈现出斗争极端残酷复杂、条件极端恶劣等特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斗争,挫败了日军妄图覆灭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图谋,保卫了晋察冀这块“模范抗日根据地”,为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提供了保障。反“扫荡”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军民,前赴后继、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拼搏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其他文献
现代微电子技术和光学技术的发展对工件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方面光学元件为了获取极高的反射度值,要求表面粗糙度低于纳米级别;另一方面半导体工艺越来越精细,要求硅
竹子是我国自然界中极其平常的一种植物,而历代文人墨客无不钟情于它,中国的老百姓也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总结升华
本文通过分析建设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设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应包括的内容,强调了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障基金和监督机制是制度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指
本文立足于现代写作理论基础和实践条件,针对高中英语课堂写作中学生不愿意写、不会写、写不出来这种"费时低效"的教学现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了在微机房运用E-mail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要工程,是实现
疾病与文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有着密切的关联。疾病不仅会影响到作家的健康,同时也可以成为文学的表现对象,并对患病作家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可找到不
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路向分为以下几种:一种认为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社会学应该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教育问题;而另外一种则是从教育看社会。本文是以社
目前,国内的大型商务酒店越来越多,其与国际接轨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有越来越多的会议及各种活动在此举行。显示屏幕对于酒店的服务质量有很强的辅助作用,如何选择很重要,论文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在目前的农村发展过程中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帮助农村
时间过得很快。比较教育在我国从恢复之日起发展到今天,已经近30年了。记得1980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教育系主任,聘请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胡昌度教授来给学生开设比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