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卞之琳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WU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卞之琳基于以下考虑。卞之琳是我国著名诗人,翻译家。建国后,他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和文艺研究,是重要的莎学学者和诗歌理论家。然而这位被期许为同辈中天分极高和成就卓著的诗人和翻译家在解放后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虽然七十年代以来情况有所好转,但有关卞的翻译研究并不多,大多是散论。1989年出版了香港大学张曼仪的专著《卞之琳著译研究》;1999年四川大学刘进也将卞作为硕士论文研究对象。除此而外,关于卞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见到。目前,翻译界仍囿于“内容的忠实”发展缓慢,而卞作为“存形求似”派的代表对翻译理论的建设和翻译实践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样的考虑,本论文将翻译家卞之琳置于诗人和学者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细致的研究,并对其做出公允的评价。本论文主要对卞之琳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作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指出其翻译理论全面辩证的科学性,其翻译实践的四个特点—创作风格与翻译风格的相契,重视情感的再现,以诗歌的形式译诗,大量采用直译—以及其“诗人译诗”、“学者译诗”的特质。本论文认为,卞之琳的翻译成就与他的诗人身份紧密相连。其对于诗歌语言敏锐的感觉力、诗歌创作的风格、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及诗歌创作与翻译的同步进行都使他在翻译中表现了诗人特质。其次,论文还指出,卞的翻译同时也是建立在学者的基础上进行的。卞对文学、文艺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于莎士比亚戏剧的独到见解对他的翻译起到了促进作用。论文还特别强调,卞的翻译历程实际上是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他对于在忠实于内容基础上保留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对诗歌翻译理论尤其是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引言扼要介绍了本文的主题及基本结构。第一章概述了卞之琳的生涯,尤其是其翻译历程,以使读者对诗人、学者、翻译家卞之琳有比较全面、清晰的了解。第二章系统总结了卞之琳的翻译理论,将其分为翻译原则—“信”、“似”、“译”,翻译方法—“以顿代步”,以及翻译对译者的要求三个方面,并详细介绍了其理论的来源,阐述了其内容。第三章结合实例分析了卞之琳的翻译实践,包括诗歌翻译实践和莎剧翻译实践,指出其翻译的四个特点以及其“诗人译诗,以诗译诗”和“学者翻译”的特质,以期对翻译实践提供借鉴。第四章探讨了卞之琳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意义。结语归纳总结了全文的主题。
其他文献
本文中,我们将研究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及汇率固定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管理机制问题。我们的目标是探讨货币政策能否在此种情况下继续独立而有效地稳定国内经济。为此,我们建议两
近年来,在中国企业加快脚步融入世界的时候,营销渠道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话题。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营销渠道战略却被长期忽视,为了寻找企业利润增长新的源泉和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20世纪80年代,电视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开始在我国荧屏上出现;此后,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间迅速普及,成为大众收视的一个热点。它的价值取向是依法治国进程的需要,同时
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环节的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一个工程从开始计划到彻底完工所需要的全部成本的总和称之为工程造价,工程造价对于很多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电力电子装置对电网来说大多是非线性负载,是电网的主要谐波源,电网中的谐波电流“污染”情况变得日趋严重,不仅影响了
设置低、中、高3个盐碱梯度,研究6个平欧杂交榛品种(‘新榛1号’~‘新榛4号’、‘辽榛3号’、‘辽榛8号’,代码XZ1~XZ4、LZ3、LZ8)幼树的生理生化指标对新疆土壤盐碱胁迫的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项目管理的学术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株洲地区电网建设也在1998年就实行了项目管理,但项目风险管理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部
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科研事业单位占用的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资产。它不参与市场经营,不以营利和资本增值为目的,是完成各项科研任务、开展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存理由与其压力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生存理由在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是否具有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