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作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以工促农"阶段。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购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出台,2005年"一号文件"把农机具购置补贴列入了"两减免三补贴"政策。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从2004年的7000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236亿元,累计达1670亿元。农机现代物质条件和农机装备的发展也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参与农业生产的农民老龄化、低龄化日益严重,如何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难题,使农业机械化生产成为破题首选;在减轻生态、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绿色增产、节能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农机发展大有作为;主要农产品价格与国际相比偏高,粮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受到威胁,倒逼我国农业生产降低成本,农机规模化生产亟待发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对农机配套化、高端化、智能化、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加剧。当前,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我国快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也正在重新塑造。在这重大历史机遇下,按照我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的要求,农机制造业要加快转型升级,由农机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不断增强农机有效供给能力,提升我国现代农业生产水平。按照发展经济学原理,衡量经济发展,不仅要看它的增长速度,而且要看它的质量;不仅要关注经济总量,而且要重视经济结构;不仅要看发展取得的成果,而且要看发展的后劲动力。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外环境也在深刻变化,农业机械化面临着更为迫切的发展要求和机遇、同时也要应对更严峻的挑战和制约。在这样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下,笔者通过公共管理知识的学习,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广泛阅读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有关学者研究成果和论断,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重点进行了研究,并以山西省为例全面剖析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政策效果、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能为政府管理部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供可参考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