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壮肾固精方对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尿蛋白和症状、体征影响,探讨壮肾固精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其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临床数据。
方法:
严格按照本研究的入选标准(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了2011年12月-2017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分院肾内科门诊诊治的83例合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使用壮肾固精方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7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一般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ACEI/ARB类药物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上,同时加用壮肾固精方。总共观察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对观察指标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和无效病例数分别为5例、9例、12例、11例,总有效率为70.27%;治疗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和无效病例数分别为10例、17例、14例、5例,总有效率为89.13%。两组蛋白尿疗效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2)24小时蛋白尿定量比较:两组治疗后的24小时蛋白尿定量均较治疗前有所减少,且治疗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经组内、组间比较后均显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显效、有效和无效的病例数分别为3例、21例、13例,总有效率64.86%;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的病例数分别为12例、31例、3例,总有效率为94.48%,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组间比较,治疗组证候积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
结论:
壮肾固精方联合西医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治疗组在减少患者的蛋白尿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都更为显著,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推广价值。
本研究通过观察壮肾固精方对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尿蛋白和症状、体征影响,探讨壮肾固精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其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临床数据。
方法:
严格按照本研究的入选标准(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了2011年12月-2017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分院肾内科门诊诊治的83例合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使用壮肾固精方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7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一般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ACEI/ARB类药物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上,同时加用壮肾固精方。总共观察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对观察指标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和无效病例数分别为5例、9例、12例、11例,总有效率为70.27%;治疗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和无效病例数分别为10例、17例、14例、5例,总有效率为89.13%。两组蛋白尿疗效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2)24小时蛋白尿定量比较:两组治疗后的24小时蛋白尿定量均较治疗前有所减少,且治疗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经组内、组间比较后均显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显效、有效和无效的病例数分别为3例、21例、13例,总有效率64.86%;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的病例数分别为12例、31例、3例,总有效率为94.48%,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组间比较,治疗组证候积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
结论:
壮肾固精方联合西医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治疗组在减少患者的蛋白尿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都更为显著,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