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纤维增强医用多孔Ti-Nb基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cj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镍Ti基形状记忆合金(SMAs)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超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孔Ti基SMAs的多孔结构还带来了低弹性模量(与人体骨弹性模量更匹配)和有利于骨组织生长等优点,成为医学应用前景良好的骨植入材料。但是,高孔隙的引入会使合金强度与超弹性大幅降低。目前能满足人体骨强度和可恢复应变要求的多孔Ti基SMAs的孔隙率都没有超过50%。因此,需要提升多孔Ti基SMAs的强度和超弹性,这是生物医用高孔隙率Ti基SMAs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高孔隙率Ti基SMAs超弹性偏低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对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具有较高超弹性的烧结态Ti-13Nb SMAs的控氧烧结工艺进行优化,希望进一步降低合金中的氧含量(少量的氧会提高Ti-Nb基SMAs中α”马氏体相形成的临界应力,从而降低合金的超弹性),但是优化的控氧工艺的控氧效果不理想。因此,后续研究采取了全新的思路来降低烧结态Ti-Nb基合金的氧含量,即首先选择了超弹性更好的Ti-Nb-Zr三元体系,并利用TiH2和ZrH2氢化粉末替换传统的Ti和Zr金属粉末(暂时无商用Nb H2粉末,仍采用Nb金属粉末)进行控氧烧结,以期获得具有低氧含量与更高超弹性的Ti-Nb-Zr合金。研究表明,利用TiH2和ZrH2氢化物粉末代替纯金属粉末,并采用放电等离子体辅助球磨(等离子球磨)工艺快速细化和活化合金粉末,以减少球磨过程中粉末的氧化,成功将烧结态Ti-(11-15)Nb-18Zr合金的氧含量从前期的0.80 wt.%大幅降到0.40 wt.%以下,达到医用外科植入Ti合金的国家标准;烧结温度则从前期的1400°C降到1000°C。氧含量的降低,提升了合金的超弹性,其中Ti-12Nb-18Zr合金的Ms温度接近室温,获得了1.5%的优异超弹性及4.1%的可恢复应变,这是烧结态Ti-Nb-Zr SMAs中报道的最高值。另外,由于烧结温度的大幅降低,Ti-(11-15)Nb-18Zr合金的晶粒尺寸从50~100μm减小到3~8μm,晶粒尺寸的细化显着提高了合金的强度。针对高孔隙率Ti基SMAs强度过低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全新的SiC增强多孔Ti基SMAs复合材料。首先挑选了生物友好的高强度SiC细纤维(表面涂覆BN涂层,以降低高温烧结的界面反应),对SiC纤维在多孔基体中的分散工艺进行了探索,利用粉末布法和混合法分别制备出纤维定向和非定向排布的SiCf/多孔Ti-12Nb-18Zr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两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评估。最后,对优选的混合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断口进行了全面和深入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变形断裂行为,并深度解析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同时增加的机理。研究表明,本研究选择表面涂覆BN涂层直径为10μm的SiC纤维作为增强纤维,BN涂层不仅减轻了烧结过程中SiC纤维与多孔基体的界面反应,还缓解了SiC纤维与基体界面间因多孔基体收缩而产生的残余应力,烧结后界面处获得了较为紧密的结合。通过预制粉末片和纤维片的堆叠以及二次压制实现了SiC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定向排布,成功烧结制备出SiC纤维定向排布的SiCf/多孔Ti-12Nb-18Zr复合材料;通过先将剪短的SiC纤维与合金粉末先混合,再将碳酸氢铵加入其中进行短时间混合的方法,实现了SiC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非定向均匀分散,成功烧结制备出SiC纤维非定向排布的SiCf/多孔Ti-12Nb-18Zr复合材料。混合法制备的纤维非定向排布的SiCf/多孔Ti-12Nb-18Zr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增强效果、更好的塑性以及更为稳定的力学性能,其中,孔隙率为50%、SiC含量为3 vol.%的复合材料的压缩屈服强度、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126.4 MPa、572.2 MPa和418.5 MPa,较多孔Ti-12Nb-18Zr基体合金的压缩屈服强度提高了约1倍、压缩强度提高了约3倍,弯曲强度提高了约2倍。另外,复合材料屈服强度的提高提升了其超弹性应变和弹性应变,其中孔隙率为50%、SiC含量为3 vol.%的复合材料的可恢复应变由2.0%提升到2.5%。SiCf/多孔Ti-12Nb-18Zr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如下:基体和孔隙中的纤维承载外力,由此复合材料的强度得到提升(一次强化);随着压缩应力继续提升,纤维继续承载,并缓解多孔基体孔壁局部缺陷处的应力集中,有效抑制了裂纹生成,使得复合材料在屈服阶段后进入了孔隙致密化阶段,其强度随着纤维持续承载和孔隙致密化而得到再次大幅增加(二次强化)。同时,由于本研究纤维含量较低、非定向排布,纤维对多孔基体塑性变形的约束很小,复合材料表现出与多孔基体类似的塑性变形(一次塑性变形);随着压缩应力继续提升,纤维承载缓解了多孔基体中缺陷处的应力集中及裂纹生成,以及孔隙进入致密化阶段,基体的塑性变形能力得到增强,因此复合材料塑性变形得到大幅增加(二次塑性增加)。
其他文献
主动转向技术是指在汽车即将陷入危险时,转向系统能够主动介入,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事故的危害。这项技术是主动安全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也是实现自动驾驶必备的转向技术。因此,以主动转向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为主的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动转向的控制模型中涉及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特性的问题,控制任务除了目标轨迹的跟踪,还需要满足预性能目标,因此其控制设计面临较大的挑战。本文针对上述难点问题
学位
随着近海油气资源开发向深水海域推进,导管架平台将遭遇更为恶劣的波浪环境。波浪荷载是典型的随机动力荷载,应用随机振动理论开展导管架平台随机波浪响应及动力可靠度研究是海洋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波浪荷载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在采用传统功率谱法进行导管架平台随机振动分析时,需要对波浪荷载进行统计线性化,在结构响应峰值及动力可靠度计算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入响应极值分布假定及响应过程跨越假定,因此功率谱法存
学位
豫西位于我国二、三级地势和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历经多次民族迁徙、冲突与融合,经过长期“天下之中”的政治与文化建构,呈现出典型的“中”区位特征和过渡性特征,孕育了丰富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近年来,有关豫西传统村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成果,但目前研究重心集中在窑洞村落,研究成果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不够,存在重个案轻整体、重物质轻精神的学术不足。基于建筑学和文化人类学学科视野,借鉴社会学相关理论,以豫西传统村落
学位
矿物外加剂、减水剂已成为水泥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加剂的使用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对新拌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工作性也有显著影响。目前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日益丰富,然而关于各种外加剂,尤其是矿物外加剂对水泥基材料流变性的影响机理仍不明确,普遍停留在填充理论以及水膜理论等表象认识。而对于减水剂等化学外加剂的吸附、分散机理以及微观作用力的研究也较为缺乏,制约了新型化学外加剂的研发和应用。矿
学位
射频前端系统中包括了滤波器、功率分配电路(功分器、巴伦和耦合器)和交叉结等无源电路,以及功放、低噪放和开关等有源电路。它们通常单独设计再级联到一起,体积大的同时还导致了损耗增大和电路整体性能恶化等问题。为此,多个电路功能协同融合的设计方法被提出并证明了其在电路小型化和进一步提高电路性能的可行性。基于此,本文针对无源电路之间、无源电路与开关之间以及有源电路之间等不同类型,分别提出了多个功能协同融合的
学位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结构简单等优势,在制冷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变频压缩机永磁同步电机作为制冷设备的核心,其控制性能指标主要体现为转速控制精度、运行稳定性、调速范围及能效比等方面。其中,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优化、参数在线辨识、逆变器非线性压降补偿以及转速波动抑制为变频压缩机永磁同步电机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针对以下技术难题展开深入研究。首先,针对变频压缩机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学位
钢管混凝土柱具有力学性能优越、施工方便等优势,但钢管外露使其耐火性能较差。为此,课题组提出了内置箍筋做法(即在总用钢量相同的情况下,将钢管适当减薄并在管内设置箍筋且二者之间预留一定净距),力求实现多数情况下钢管无需防火保护的目的,既明显降低与防火保护相关的综合费用,同时也消除长期服役过程中可能因防火保护层劣化所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结合建筑固废循环利用思想,本文对内置箍筋的方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柱的耐
学位
非线性系统辨识已成为控制科学与工程应用的基础问题之一,它的应用遍及了工业领域、人体生物信息领域、生态系统领域以及经济系统领域等。为了分析系统运行的状态以及设计系统的控制规律,通常需要准确地获得该系统的数学模型。然而,在缺乏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获得系统的数学模型往往很难。本文提出的系统辨识方法是建立在神经网络基础上,它借助神经网络的强大非线性逼近能力以确定系统特征的定量依存关系。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三
学位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可以提供一种不依赖神经肌肉传导的人机交互通道,将头皮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作为信息载体,传输到计算机并转换为外部设备的控制指令,实现人脑和外部环境或设备的直接交互。BCI领域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实用前景。如何提高系统的性能以及发展更实用的BCI系统,是BCI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迫使着能源的消费结构从传统的化石能源逐渐转变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从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适应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电网的感知与控制能力,传统电力系统已逐步向高度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这使得未来的电力系统将是一个信息与物理高度融合的大型非线性复杂系统。另一方面,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