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胺合成酶阳性肝祖细胞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及其机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77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大多数类型慢性肝损伤(例如病毒性,酒精性肝病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均会导致正常肝细胞的复制增殖功能受损,诱导肝祖细胞(hepatic progenitor cells,HPC)的替代再生途径激活。激活后的HPC在汇管区增殖并迁移到肝小叶实质中,在那里它们进一步分化成肝细胞或胆管细胞以重新修复肝实质。在HPC向肝细胞分化的早期,其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的表达将会增加,同时来源于HPC的GS 阳性细胞分布于肝硬化结节周围或包裹于胶原纤维之中,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之间关系密切。研究目的我们建立慢性肝纤维化模型,初步探究肝纤维化进展中GS表达增加的细胞来源及其在肝纤维化进展中的相关机制,以期为抗纤维化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靶点。研究方法1.利用化合物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300 mg/L饮水构建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利用H&E、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观察HPC、肝纤维化在TAA模型肝脏中的空间分布、数量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关系。同时结合谷氨酰胺合成酶、角蛋白19、Ki67免疫组化染色,分析GS阳性细胞的来源。2.体外采用HepG2、LX-2细胞系,通过GS活性抑制剂MSO抑制其活性,利用RT-PCR及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检测细胞内纤维化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3.TAA模型中,体内条件下抑制GS活性,通过血清指标、天狼猩红胶原染色、肝脏中纤维化基因的表达等,观察肝纤维化的进展变化,初步探究GS对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作用。研究结果1.TAA肝纤维化模型中,随着后期诱导时间的增加,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与肝祖细胞增殖程度增加趋势一致。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肝祖细胞与激活的肝星状细胞毗邻,并形成细胞间的直接联系。2.肝实质中增殖的肝祖细胞集中出现在损伤的中心静脉区域,在这里HPC肝系分化的“中间型肝细胞”强表达GS蛋白,GS阳性细胞位于胶原纤维间隔之中,且GS强度与肝纤维化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3.通过体外HepG2、LX-2细胞系GS活性抑制实验,结果表明细胞中TGF-β、Acta2和CTGF等纤维化基因及蛋白表达量降低,同时体内TAA模型的实验中,抑制GS活性后,肝纤维化进展缓慢,程度明显减轻。4.TAA模型中GS 阳性细胞的可能是HPC在Hippo-YAP通路的调控下分化而来。研究结论慢性肝脏损伤导致肝细胞的复制增殖功能受损,肝脏出现替代性的修复途径-HPC增殖,肝实质中增殖的HPC在Hippo-YAP通路的调控下分化为肝细胞时,同时出现GS的表达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基于胆道三维重建在胆道解剖及变异中的研究目的:1.利用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CAS)重建50例中国人的胆道三维模型,根据三维模型研究胆道系统解剖及变异。2、探讨胆道解剖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因各种原因(包括结石、肿瘤、炎症等)导致胆道梗阻,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行256排上腹部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的患者50例,所有被选取的患者均经过南方
[背景]IgA肾病(IgAN)是一组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呈颗粒样或团块样弥漫性沉积为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IgA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代医学在临床上至今仍无对IgA肾病特异性的有效的治疗药物,但祖国医学对IgA肾病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且取得显著疗效。本课题组从事肾病研究四十年,经过大量临床病例的观
背景 机体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受叶酸代谢通路和甲硫氨酸代谢通路影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是这两条代谢通路的关键酶,其活性主要受三个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分别是MTHFR C677T、MTHFR A1298C和MTRR A66G。这三个基因位点突变能改变关键酶的活性,阻碍叶酸代谢和甲硫氨酸代谢通路的顺利进行,从而导致Hcy在血中的堆积,出现高Hcy
学位
背景:对于严重瓣膜病变患者,瓣膜置换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心脏瓣膜手术风险高,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风险均高于一般手术。老年患者脏器功能减退,对手术的耐受差,死亡率更高。因此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管理,是临床上改善预后的关键手段。但目前尚没有针对老年患者的心脏瓣膜手术风险预测模型。本课题的目的是建立简单可靠的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本
[目的]对不同起病时间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孕妇的血清生化指标和妊娠结局进行研究,探讨起病时间对ICP患者产生的影响。寻找早发型ICP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早发型ICP的诊疗、管理提供参考。探讨ICP与子痫前期的关系,验证ICP是否为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方法]1.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深圳
背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病率高,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且由于多种危险因素的存在,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有效的预后评估对减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既往研究发现血尿素氮肌酐比值(serum urea nitrogen to creatinine ratio,sUCR)不仅可反映饮食蛋白摄入量,还可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
目的:利用多模态影像技术观察重度非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和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术后视网膜微血管、神经、脉络膜和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分析上述
研究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或姑息性肝切除术仍然是HCC治疗最有效的策略。但肝癌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肝癌的发病机理,鉴定与肝细胞癌相关的新型分子标记物。甘氨酸-N-酰基转移酶样1(Glycine-N-Acyltransferase Like 1,GLYATL1)
目前,人们对高信噪比、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成像速度的追求推动了高场MRI的发展。然而,高场强与场不均匀性、T2*衰减的加速和化学位移的增加有关,对传统脂肪定量方法在复杂组织上的脂肪量化提出了挑战,如骨髓脂肪(marrow adipose tissue,MAT)和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BAT)。作为一种新的脂肪定量成像技术,磁共振Z谱(Z-spectral magne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