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的SLAM定位与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a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智能无人移动平台最关键的两个要素是定位技术和自主路径规划技术。定位技术保证无人移动平台自身的稳定状态,自主路径规划技术保证无人移动平台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安全。本文使用小型无人机为研究载体,围绕基于视觉的SLAM定位和实时路径规划方法展开研究,旨在仅依靠单一的视觉传感器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无人移动平台具备自主定位和实时路径规划的能力。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总结了基于视觉SLAM的定位技术研究。针对视觉SLAM的运行效率和定位精度之间的矛盾,本文改进了一种基于视觉SLAM的定位算法,保证了实时性和定位数据的精确性。前端改进的基于Harris角点大范围稳定的图像特征追踪算法,把图像特征的追踪范围扩大了15倍,保证了特征追踪的稳定性。后端采用基于紧耦合视觉和IMU改进的轻量型纯运动视觉-惯性BA,剔除了非必要优化的相机外参、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偏置以及特征点的深度,提升了后端优化的速度。仿真实验对比了有回环检测和无回环检测的基于视觉SLAM的定位算法,结果表明基于Harris角点大范围稳定的图像特征追踪算法具有稳定性,改进的轻量型纯运动视觉-惯性BA具有较好的误差调节能力。从运行速度、定位精度和占用计算资源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了不含回环检测的基于视觉SLAM的定位算法为无人机和路径规划算法提供定位数据。(2)总结了路径规划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的优缺点。针对于全局路径规划实时性不好和局部路径规划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改进了基于A星的实时路径规划算法,平衡了实时性和正确性。首先使用Minimum Snap生成一条全局轨迹引导全局规划,沿着全局轨迹检查碰撞,只关心产生碰撞的轨迹段的环境,对其他不产生碰撞的环境不做任何处理,提高了规划算法的运算速度,减少了对计算资源的占用。在产生碰撞的局部地图中,使用A星算法搜索一条沿着障碍物表面的最短轨迹,基于此构建碰撞惩罚函数,结合轨迹光滑性惩罚函数和动力学可行性惩罚函数作为优化目标。使用拟牛顿法加速轨迹优化速度,提高实时性。为验证上述方案的可行性,设计了在不同复杂度的地图下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星的实时路径规划算法规划的路径光滑合理,有很好的正确性。随着地图复杂度的提升平均一次规划的时间有所增加,但均在1ms内,表明基于A星的实时路径规划算法也具有很好的实时性。(3)搭建了实机实验平台。采用了Intel D435I相机作为唯一传感器,机载计算机采用NVIDIA NX板载计算机,飞控采用PX4。为进一步验证基于视觉SLAM的定位算法的可行性,设计了使用不含回环检测的定位算法提供定位数据控制无人机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含回环检测的基于视觉SLAM的定位算法能够保持无人机的稳定飞行状态,定位误差在0.05m内。定位算法对高度的估计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可靠性会下降。无人机速度在4m/s以内,定位数据不会发散。(4)为验证无人机能够仅依靠视觉传感器完成自主定位和实时路径规划任务,将基于A星的实时路径规划算法部署到实机上,使用不含回环检测的基于视觉SLAM的定位算法提供定位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无人机能够保持稳定飞行,并且在基于A星的实时路径规划算法指导下最终执行了一条的安全、光滑且耗能合理的路径。无人机仅依靠视觉传感器,不但成功完成了自主定位和实时路径规划任务,而且保证了实时性和正确性。
其他文献
公路桥梁、机场路面等混凝土结构长期承受疲劳荷载,会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而纤维的掺入能够明显抑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发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韧性及疲劳性能。聚丙烯纤维是稳定性好、质轻、分散性好的常用纤维之一,聚丙烯纤维混凝土(polypropylene fiber-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 PFRC)的基本力学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本课题组通过大量的
学位
高强钢相对于普通结构钢而言,强度更高,在建筑结构中使用可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和提升抗震性能。随着我国炼钢技术的进步,和“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的推进,高强钢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逐步增多,尤其是Q460高强钢,已经被大量应用到大跨或高层等结构中。但Q460高强钢在高温下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会迅速下降,使得高强钢结构在火灾下容易丧失稳定性和承载力。当前钢结构抗火设计方法是针对普通结构钢提出的,而Q460
学位
方钢管混凝土(CFST)柱与梁连接施工方便,便于实现建筑功能;与相等截面面积的圆CFST柱相比,抗弯刚度更大,更适合作压弯构件,因此在国内外工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目前,通常采用RC环梁或者钢牛腿连接CFST柱与钢筋混凝土(RC)梁,建筑不美观或焊接工作量大。采用部分贯通式CFST节点,即在节点方钢管开较大孔可方便梁筋贯通,实现梁端弯矩的传递,节点整体性强。本文在内隔板加劲方CFST柱轴压试验研究的
学位
承受水平力的桩被称为水平受荷桩或抗水平力桩,在我国城市高层建筑、输电塔、隧道桥梁、港口等各种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软粘土地基中的水平受荷桩,受软粘土强度低、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灵敏度高等特性影响,其力学行为更为复杂、设计计算更具挑战。影响粘土中水平受荷桩承载性能的关键因素较多,包括桩的截面刚度与材料强度、桩侧土质条件、桩的入土深度、桩端约束条件等。本论文将主要探讨(1)桩的安装和固结效应对水平受
学位
颗粒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研究其性质具有许多实用价值。在岩土工程中,砂土材料是最为典型的颗粒材料,砂土颗粒的粒径、级配、颗粒形状、颗粒强度和刚度等都对材料的物理和力学特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颗粒破碎常发生于高应力水平下的颗粒和低强度颗粒,发生的同时伴有颗粒的诸多性质的改变。钙质砂是岩土工程中典型的低强度颗粒,在低纬度的海洋工程中广泛接触,研究其应力应变特性和破碎规律有利于指导工程实践。本论文以
学位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深入分析贫困类型的转变、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等因素,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从为贫困地区学生提供入学、就业创业帮扶服务,职业教育面向农村全面开展系统化培训,加强乡村产学研基地建设和打造农村就业创业平台等多维度切入,探讨铸魂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职教助农的长效机制。
期刊
近年来我国为推动建筑产业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我国村镇低层建筑面积占比较大,许多村镇建筑质量差,抗震性能薄弱,所以对于新建村镇建筑应考虑加强力学性能、保护环境及节约资源,是新世纪村镇建筑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已有学者研发了许多新型的装配式组合结构形式,具有节能环保、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虽然关于新型装配式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是
学位
横截面异形桩(或横截面非圆形桩,以下简称“异形桩”)是旨在不增加混凝土用量的条件下,通过改变传统圆桩的横截面形状,将更多的上部结构荷载通过桩侧传递到桩周土中而发展的一种优质桩,如现浇X形钢筋混凝土桩(以下简称“XCC”桩)和矩形桩。与传统的竖向受荷圆桩相比,由于复杂横截面边界所引起的“异形效应”,使得桩-土接触面上的力学行为变的更加复杂,同时也使竖向受荷异形桩的分析成为一个三维(3D)问题。虽然有
学位
目前梁柱节点抗震常用的构造方式主要有加强型与削弱型两种。但强震作用下梁柱节点会出现过大残余变形与严重损坏,使得建筑功能丧失且梁柱节点修复难以实现。为此,本文结合装配式建筑结构在设计、模块化加工与施工工期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两种新型装配式梁柱节点,分别为装配式狗骨削弱梁柱连接节点与装配式管状腹板梁柱连接节点,新型装配式节点在实现塑性铰转移的同时也能够实现震后可修复。本文以提出的两种新型震后可修复装配式
学位
桥梁检测是桥梁安全的重要保障。现行的桥梁检测主要采用直接量测法,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和工作人员,这极大地增加桥梁检测的费用以及检测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同时限制桥梁检测的范围,阻碍桥梁检测的发展。为此,一种新型的间接的量测方法应运而生,该方法只需要在检测车上安装传感器,再使检测车一次性通过桥梁即可以提取桥梁的响应信号,进一步获取桥梁的各项模态参数,简便了桥梁检测的工作流程,并为桥梁检测的智能化提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