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前入法与后撤侧滑法在光棒引导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与比较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ove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传统的正中前入法在光棒引导气管插管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临床应用,但初学者由于没有丰富的经验,在插管操作时容易对患者造成附加损伤,因此提出后撤侧滑法。目的:本研究分别比较初学者使用后撤侧滑法和正中前入法行光棒引导气管插管的时间、插管成功率,以及术后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探究一种更合适的光棒插管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全麻插管手术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中前入组(A组,n=100)和后撤侧滑组(B组,n=100),由20名初学光棒引导气管插管的住院医师,随机使用每种方法各5次来为患者实施插管操作。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以及术后1h、6h和24h的咽喉痛、咳嗽、声音嘶哑的发生率。结果应用IBM 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ASA分级、甲颏距离、张口度、Mallampati分级等临床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B组与A组插管成功率比为87%vs 71%,差异16%,95%CI为3.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与A组插管时间比为33[27;53]s vs 57[40;12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 h、6 h,A组咽喉痛、咳嗽和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及四分制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A组咽喉痛发生率也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正中前入法相比,使用后撤侧滑法光棒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且咽喉部损伤小,是一种较为优势的光棒气管插管方法,可以应用到临床中。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Cn中全纯函数所构成的Fock空间为研究对象,其中参数m>0,1≤p
有机多孔聚合物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低密度骨架和较高的化学物理稳定性,在气体吸附、催化、化学分离、药物负载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经超交联得到的聚合物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微孔,而采用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可制备介孔和大孔有机聚合物,在此基础上合成具有微孔、介孔和大孔尺寸的多级孔结构的微米级聚合物粒子在催化领域将具有良好应用价值。本文首先采用双重乳液模板法制备具有大孔和介孔结构的微米级聚合物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于2018年02月-2019年06月期间在佛山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和针灸科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而不符合排除标准的60例盘源性腰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适当卧床休息、腰部功能锻炼以及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止痛等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电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
利用1951-2019年的再分析资料、海温资料、海洋热含量以及降水资料等,主要采用统计检验和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印度夏季风与ENSO事件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根据印度夏季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是材料、生物、物理及化学等学科的重要观测工具之一,它能够在原子尺度开展晶体的结构研究。高分辨电子显微像(HRTEM)在成像时所能获得的分辨率很高,目前
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是影响黄瓜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病菌侵染过程中,吸取寄主的营养与寄主建立关系后破坏叶片内部组织结构,进而到达发病前的潜育阶段,叶片处于潜育阶段时病原与寄主共同生存。温室中的温度和结露时长等环境因子影响病菌进入潜育阶段后能否发病,因此在黄瓜霜霉病菌侵染过程中,探究环境因子对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十分重要。本试验以黄瓜易感病品种‘长春蜜刺’为
手性吡咯烷及其多取代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与药物分子结构中,是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研究中的重要骨架片段,可用于一系列复杂分子的合成。在构建手性吡咯烷结构以及氨基酸
大鼠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特别是在生殖研究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迄今尚未有简便有效的方法在大鼠上实现重复的精液采集。本论文研究中,通过在大鼠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危机是人类文明前进道路上的一大挑战。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换为电能以及能量的有效储存是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在能源转化方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近十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光电转化效率高、制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以及原材料丰富等优点让它成为新能源领域的宠儿;在能源储存方面,超级电容器作为重要的储能装置具有充放电速度快、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两个
接触疲劳是齿轮、轴承等基础部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依据行业标准(YB/T5345-2014),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是获取材料滚动接触疲劳性能不可或缺的试验装备,而主试验箱是试验机的核心部件,因此,开展主试验箱系统特性分析及优化,对于疲劳试验机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自主研发的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主试验箱系统为对象,以单个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为切入点,分析了主试验箱系统的力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