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环境对COVID-19疫情分布的影响研究——以2020年武汉市COVID-19疫情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bo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新冠肺炎的流行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冲击,防疫常态化的需求促使规划领域更加关注城市空间环境对呼吸健康的影响。而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绿色空间减少,医疗、卫生、商业设施配置不均,交通环境混杂等物质空间环境问题增加了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和患病率。探索城市空间环境如何促进呼吸健康,对疫情防控以及健康城市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以2020年武汉COVID-19疫情为例,收集2020年3月5日前主城区1051个社区的确诊病例数据,描述疫情空间分布特征。从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入手选取城市空间形态、设施配置、道路交通、绿地与开敞空间以及人口聚集程度五个维度的空间环境因子。考虑环境因子在不同空间尺度下(设置不同搜索半径的可达性)对疫情影响的差异,以可达性和密度两个属性描述环境因子的建设强度、配置水平和分布形态,共确定23项观测变量。首先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城市空间环境因子与疫情分布的多元回归模型,对环境因子进行筛选。结果发现,老年人口密度、医疗保健设施密度、综合医院可达性、绿地开敞空间可达性、道路网密度、地铁站点可达性、公交站点密度和公交站点可达性这八个环境因子对社区疫情分布具有显著影响。其次构建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环境因素的对疫情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八个环境因素对不同空间单元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老年人口密度、医疗保健设施密度和医院可达性对城市边缘社区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绿地开敞空间普遍对建设密集区的疫情扩散有抑制效果,交通环境优越地区感染病例分布密集,且位于出行末端的边缘社区疫情累计效果更明显,但局部社区的疫情管控强度、自身建设条件等会影响最终的传播结果。最后对八个变量进行降维处理,确定六个具有独立性影响的环境因子,采用K均值聚类将高疫情风险社区分类,结合各类社区的建设特点和环境影响特征提出以下空间优化策略和治理措施:交通影响敏感型社区需提高其疫情防控等级,加强韧性空间环境建设和社区自治能力。绿地配置高水平社区应补充微小绿地,提高可达性,打造慢行绿色空间,在保证正常出行的基础上优化环境、净化空气。高老龄化低质社区重点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和防疫需求,加强社区适老化改造和医养结合建设,建立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设施配置匮乏型社区可结合15min步行和骑行生活圈建设,完善各级公服设施的配置,提出针对性的防疫要点。
其他文献
经济新常态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购物出行已经成为居民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新形势下对购物出行的认识,在武汉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大机遇背景下,了解武汉市购物出行距离特征及影响机制,对新一轮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和促进以人为本的商业中心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对购物出行距离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表现为:(1)已有对购物出行距离的研究,大多以居住地为购
学位
就地城镇化致力于城乡社会福利的平等性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促进本地人口在地转化和社会、经济、文化的活力提升,符合当下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取向。安顺市作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试点城市,在以县城与重点镇为主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方面成效明显,就地城镇化人口显著增加。但随着就地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推进,义务教育设施布局、规模与层级配套各种不适应问题逐渐显现。在对安顺市各县城以及重点镇进行实地考察
学位
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化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防灾救灾能力”。传统的防灾减灾难以应对社区的防灾需求,韧性社区作为社区防灾减灾的新范式应运而生。尽管学界针对社区防灾韧性开展了较多研究,但对于特定类型社区如老旧社区防灾韧性的研究仍然薄弱。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为提升老旧社区防灾韧性提供科学指导。本文立足于城市规划专业领域,以武汉市老旧社区为研究对象,从基础研究、评价研究及策
学位
社区韧性是指社区在遭受外界冲击与干扰后,适应、减轻、控制灾害影响并保持社区经济与功能正常运行的能力。近年来我国不断遭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侵扰,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肆虐全球,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社会的安定和谐、国家的经济发展均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社区作为城市治理和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具有基础且重要的作用,社区韧性评估是识别与提升社区防灾能力的关键。因此,构建科学合
学位
农业现代化及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一三产融合发展成为乡村地区的新发展趋势,并带来村镇聚落空间的重构。以黄梅县为案例,采取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及空间数据等多元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学分析方法,主要研究下列内容:一三产融合发展的类型与对策。结合国内外案例,归纳一三产融合发展的内外生条件与问题,并且总结出农业与旅游、文化、物流电商和康养度假结合的四种一三产融合发展类型,根据每一种类型的产业模式提出相应的
学位
景中村因地处风景名胜区内而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但同时其乡村特性被弱化,其发展建设受到各种制约,是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发展矛盾冲突最明显的表现主体。在当前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背景下,解决景中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刻不容缓。景中村要抓住乡村振兴机遇和乡村旅游热潮,转变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的资源约束转化为生态建设动力,促进生态可持续化发展。本文第一章通过背景研究分析了景中村发
学位
武汉都市圈作为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是实现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核心城市与其毗邻城市的协同已成为武汉都市圈发展的大势所趋与困境的破局关键。然而,武汉毗邻城市国土空间作为协同的重要载体,面临着愈发尖锐的开发与保护矛盾,亟需科学的指引。面对都市圈核心城市的牵引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需求,现有的城市空间演变模拟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优化迫在眉睫。为此,本研究选取鄂州市
学位
随着我国开始加快政府工作机制的改革,为了缓解自然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把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多规合一,形成国土空间规划。在此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也由原来简单评估规划实施结果和现状的一致性向对规划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估进行转变。然而,囿于各类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时候依靠的理论体系不同,使用的数据不同,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困境,尤其是县级国土空间规划,
学位
商业中心吸引力是城乡规划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居民的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在这一过程中,受到消费者与商业中心相互作用的影响,城市商业空间结构也变得复杂而无序,造成部分商业中心吸引力的下降。因此,探索商业中心吸引力的影响机制,进而优化商业中心功能形态,可能成为提升商业中心吸引力的重要手段。“零售引力模型”作为解析商业中心吸引力影响机制的重要理论模型,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使
学位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线上购物的繁荣,线上购物正引发传统零售业的变革,重构城市零售业的业态和空间布局,国家正在进行新一轮消费升级。作为中部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武汉市正着力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随着消费升级重要性的进一步加强,了解网络经济背景下,武汉市居民的线上-线下购物行为特征及影响居民购物行为的因素,对提升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对购物行为特征及其影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