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中不同遗传谱系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和耐药性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hao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大肠埃希菌根据其系统发育的不同分为4个遗传谱系,分别为A、B1、B2及D组,有研究表明,遗传谱系分组中A组和B1组细菌与尿路以外部位的细菌感染有关,D组与A组细菌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有关。遗传谱系的分组与细菌毒力因子、耐药性、感染部位等都具有相关性,故该分组被广泛应用。细菌的毒力,是指细菌致病的能力强弱,常常由1个毒力因子或者多个毒力因子的共同作用产生,每种毒力因子由相应的毒力基因产生,毒力基因通常分为6类,包括黏附素、毒素、保护素、铁载体蛋白类、致病岛标记及脑膜炎侵袭素。有研究发现,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与其携带毒力因子有关,因此毒力因子的检测对研究大肠埃希菌致病机制及耐药机制均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通过检测泌尿系感染患者大肠埃希菌的遗传谱系分组、耐药性、20种毒力因子,了解其遗传谱系分组情况、毒力基因检出情况、耐药情况,探讨尿路中不同遗传谱系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及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诊断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下尿路感染等泌尿系感染疾病患者的尿液160份,分离出160株大肠埃希菌,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chuA、YjaA、TspE4C2,进行遗传谱系分组,检测20种菌株毒力因子基因,其中黏附素类毒力因子9个,毒素类3个,保护素类5个,致病岛标志类1个,铁载体蛋白类2个。采用VITEK-2细菌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仪检测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1.160株大肠埃希菌遗传谱系分组情况为A组16.3%(26株)、B1组30.6%(49株)、B2组0.6%(1株)、D组52.5%84株)。20种毒力因子中16种毒力因子基因被检出,包括黏附素类毒力因子7个,毒素类1个,保护素类5个,致病岛标志类1个,铁载体蛋白类2个。毒力因子papA、hlyA(hlyD)、rfc、nfaE未被检出。2.A组与D组比较,A组毒力因子papGalleleⅡ(Internal)的检出率为8%,D组毒力因子papGalleleⅡ(Internal)的检出率为36%,χ~2=0.006,p<0.05;A组毒力因子kpsMⅡ的检出率为8%,D组毒力因子kpsMⅡ的检出率为33%,χ~2=0.011,p<0.05;A组与B1组比较,A组毒力因子K1的检出率为4%,B1组毒力因子K1的检出率为22%,χ~2=0.048,p<0.05。3.不同遗传谱系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无明显差异。4.毒力因子iutA的检出率为66%,左氧氟沙星的耐药菌株有112株,毒力因子papGalleleⅡ(Internal)的检出率为8%,妥布霉素的耐药菌株有27株,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值分别为0.026、0.033,p<0.05。结论遗传谱系分组与毒力因子无相关性;遗传谱系分组与细菌耐药性无相关性,毒力因子与细菌耐药性部分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eIF4E、VEGF及bFGF在喉鳞癌(LSCC)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与喉鳞癌的关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喉鳞癌(LSCC)组织、20例喉粘膜
目的:通过探讨妇科分泌物来源的阴道加德纳菌(GV)生物膜的形成能力、抗生素耐药情况、唾液酸酶A基因携带情况以及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阴道加德纳菌与细菌性阴道病(BV)的
<正>林海音渐远的童年难免的离去名作简介:《城南旧事》以深挚的情怀和笔触追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京城南的旧事,叙事结构包括两层,表层结构是串珠式的,以成长为线,将小英子
目的 探讨p14ARF基因改变及蛋白表达异常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及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试图为脑胶质瘤发病机理的阐明、临床分子病理诊断、及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思路
锡具有优良的抗蚀性、可焊性和储锂特性,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和电池领域。锡粉通常用作活化烧结添加剂、润滑添加剂、制作导电涂层,同时还是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介导的p16基因 转染对人膀脱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我们用人胚胎肾293细胞株扩增p16重组腺病毒帆(Ad-p16);
林火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些年来林火发生有增长的趋势,森林火灾预防面临着严重的形势。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林火预测预报,最大程度上减少森林火灾发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
期刊
沥青路面在全国已通车或在建的道路路面材料中占比是最大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重要表征指标之一,也是关乎道路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随着沥青路面抗滑理论
橡胶材料属于无定型聚合物,常温下具有弹性,在受力变形之后能够及时恢复形状,并有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等特点,目前在沥青改性中应用广泛。迄今为止,橡胶沥青的传统制备方法是直接将固体的硫化橡胶颗粒投入沥青中加以搅拌,得到的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能加强,但施工过程中需要很高的温度,且存储稳定性不足。为解决这一类问题,国内外的研究者提出多种方法,可归纳为三类:加入胶粉的同时掺入化学药剂使其发生化学交联、胶粉在投入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