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后肝硬化临床信息病证相关的综合分析与建模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病证相关的基础上对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与四诊信息、体征、实验室指标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分析,并建立中医复杂证候判识的数学模式。 方法: 1.明确病例入选标准和剔除标准,制定包括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在内的临床信息表,并制定相应的信息采集、录入的质控标准。 2.建立Excel数据库,双人输入并校对数据,进行数据清理。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临床信息完整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主证候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等基本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筛选与主证候相关的临床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中医复杂证候判识的数学模式,并对所采集样本的证候进行判别的预测和验证。 3.所有数据经校对无差错后转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基本信息、四诊信息、实验室指标、疾病分期、分类、Child-Pugh分级等信息分别进行统计学描述。在病证相关基础上,采用Crosstab、对应分析、多元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与四诊信息、体征、实验室指标及疾病整体状态的内在联系。 结果: 1.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针对肝炎后肝硬化中医复合证候判识的数学模式,其中纳入了对证候有正相关和负相关影响的各类临床因素,所建模型包含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湿热内蕴、瘀热蕴结、脾肾阳虚主证候等5个模型。肝郁脾虚模型预测准确率为73.20%-76.62%,肝肾阴虚模型预测准确率为67.99%-69.78%,湿热内蕴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2.01%-84.89%,瘀热内蕴模型预测准确率为65.83%-72.76%,脾肾阳虚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2.81%。临床验证准确率分别为肝郁脾虚模型74.02%,肝肾阴虚模型68.71%,湿热内蕴模型84.17%,瘀热内蕴模型68.70%,脾肾阳虚模型92.45%。 2.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278例样本进行证候辨识,结果显示17例患者无证可辨,在261例有证可辨的患者中,77.34%的患者有兼挟证候,肝郁脾虚/湿热内蕴与瘀热蕴结/肝肾阴虚是最多见的兼挟证候组合。 3.对39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各种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瘀热蕴结是代偿期、非活动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主要证候病机,湿热内蕴是失代偿期、活动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主要证候病机。肝肾阴虚主证候的主要症状为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视物模糊、两目干涩、耳鸣、腰膝酸软,可兼见尿黄、便溏,舌色红或暗红,舌苔花剥、少苔或薄白苔,脉象细、数;湿热内蕴主证候的主要症状为身黄、目黄、尿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可兼见脘腹胀满、纳谷不馨,舌色红或暗红,舌苔薄黄腻、黄厚腻,脉象滑、数或濡;肝郁脾虚主证候的主要症状为神疲乏力、脘腹胀满、纳谷不馨、嗳气、便溏,可兼见畏寒肢冷、尿黄,舌色淡红或红,舌苔薄白,脉象濡或滑、细;脾肾阳虚主证候的主要症状为畏寒肢冷、便溏,可兼见视物模糊、脘腹胀满、嗳气,舌色淡白,舌苔薄白,脉象细;瘀热蕴结主证候可见神疲乏力、尿黄、暖气,舌色暗红、紫暗或红,舌苔薄白,脉象沉或细、数。 4.肝炎后肝硬化各类中医证候病机与疾病的部分实验室指标之间同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反映出证候病机的部分病理生理学基础。明显的肝组织炎症损伤、病毒复制活跃是湿热内蕴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免疫系统功能的低下是肝郁脾虚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肾功能减退是脾肾阳虚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 5.湿热内蕴主证候与瘀热蕴结主证候是肝炎后肝硬化病情程度及疾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舌脉特征是湿热内蕴主证候与瘀热蕴结主证候进行临床鉴别的主要依据,实验室诊断因子1(-0.755 f-VII+0.751PT-0.725PA-0.691AST/ALT+0.675TBA+0.538Tbil)对湿热内蕴主证候与瘀热蕴结主证候的鉴别诊断特异度为72.9%,敏感度为48.2%,准确度为63.12%。 结论: 1.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中医四诊信息与现代医学指标进行整合,能较好地用自变量对因变量进行解释,所建立的中医证候信息判别模式充分表现和利用了因变量矩阵和自变量矩阵的信息。可对临床证候构成的复杂性、多态性进行预测和验证。尤其对主、次证的辨识具有临床实际意义。 2.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主证候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肝硬化各中医证候的分布与肝硬化的活动状态、代偿状态及肝功能的储备能力密切相关。其中湿热内蕴、瘀热蕴结主证候是肝炎肝硬化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病情程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显示中医治疗慢性病要“于虚中求实”指导思想的重要临床意义。 3.湿热内蕴、瘀热蕴结主证候在慢性肝炎的病程、病毒的复制状态、肝硬化的活动性等主要病变因素上有显著性差异。据此,通过对实验室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建立的两个证候的鉴别模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以及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4.从病证结合的角度对肝炎后肝硬化的分期、分类、分级、疾病发展阶段、病情等与所属中医各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对疾病从整体性把握,丰富了既往的肝炎后肝硬化证候分类的研究结果。
其他文献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唐代孙思邈著,是一部综合性临床医著。本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本课题旨在通过整理《
10月30日,《深圳商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该 报与市文化局、市规划局、市旅游局联合举办的“深圳 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评选揭晓的消息,并在A8、 A9版做了两个整版的“深
目的:本研究通过以补肾、健脾不同治则为指导的中药复方--密骨胶囊、健脾方,治疗性给药干预切卵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观察密骨胶囊、健脾方对骨质量、骨结构、肌肉重量、血清
目的:通过观察宣肺化瘀方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宣肺化瘀方防治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SPF级)4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A组)
目的:辨证论治是目前中医治疗肥胖的主要方式。历代医籍和现代报道中肥胖的证候描述并不一致。本课题旨在调查来院就诊肥胖患者的证素特征,探索其与体脂量、体脂分布、糖代谢
目的:  客观评价隔药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疗效,拟阐述隔药灸对CAG胃黏膜细胞自噬的效应机制,为隔药灸干预CAG,阻断其向胃癌进展的临床研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评价疏肝和胃方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内脏高敏感状态下SD大鼠脊髓中CaMKⅡ含量的变化,探讨疏肝和胃方对该信号通路的影响。 
我国千百年来所遗存之万千遗墨,形成之完备体例,得帝王将相、文士商贾代代品鉴承传,时至今日,丹青之色不易,翰墨之心不绝,在世界文艺史上灼灼独耀,历千年而不衰 Our country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红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其特点,与脾脏血流灌注量和脾脏超微结构改变的关系,探讨针灸调节红细胞的作用机制。 方法:通过家兔皮下注射乙酰苯肼复制红细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