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戊菊酯对鲇鱼GST代谢酶系的影响及其生理损伤作用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felo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虽然对害虫杀伤力强,作用速度快,对哺乳类、鸟类及其他高等的脊椎动物的毒性不大,但这类农药对鱼等水生生物属高毒性。由于其使用范围广,流入水体的可能性大,目前国内外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鱼类急性毒性及生理生化的影响已有不少报道,但氰戊菊酯诱导的鲇鱼的代谢损伤及其可能的恢复机制研究未见报道。笔者研究了氰戊菊酯对鲇鱼在24h、48h、72h、96h的急性毒性,及其在安全浓度条件下,不同时间对鲇鱼肝、肾、鳃和骨骼肌等组织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GSH)、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等的影响,为氰戊菊酯对鲇鱼的毒理研究积累科学资料,并为合理使用氰戊菊酯和评价农药污染提供依据。 本论文研究中,以宁夏水产研究所提供的水生试验动物-鲇鱼为实验材料,首先研究了氰戊菊酯对鲇鱼的急性毒性和半致死浓度。利用环境生物技术,组织切片等方法研究了氰戊菊酯对鲇鱼组织的毒害及机体对毒害的恢复作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氰戊菊酯对鲇鱼的急性毒性和半致死浓度测定:氰戊菊酯对鲇鱼肝、肾、鳃和骨骼肌等多个组织中的二相解毒酶系的影响,包括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GSH)、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等指标的测定;氰戊菊酯对鲇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和致畸影响研究;氰戊菊酯对鲇鱼的组织生理毒性即组织结构损伤。 鲇鱼是一种较名贵的淡水经济鱼类,也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经济品种之一。因此开展有机化学农药对淡水鱼类的毒性效应研究,对丰富鱼类毒理学和减轻农药污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罗汉果病毒病由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和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复合侵染引起
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学得好,只有掌握得了才能逐渐驾驭得了,在速度滑冰的学习中同样的道理,所以应用程序教学法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适应自己水平的教材:能
转Bt基因棉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我国种植,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阶段,到2004年面积达到4,500万亩,占总面积的60﹪以上,也成为棉铃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往国内外大量
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ACLSV)和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通过
植物各种诱导型基因的表达主要受特定的转录因子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有关转录因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近年来成为植物分子生物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
本文主要研究了氟虫腈、氟铃脲、氟虫胺、吡虫啉等对苏州乳白蚁的击倒、拒食、驱避及毒力传递作用,并探讨了这些药剂的复配剂对苏州乳白蚁的毒力传递作用,根据室内试验的数据
随着新材料与技术的发展,生物传感器在检测物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其他类型的生物传感器相比,荧光生物传感器具有前处理简单、实验操作容易、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因此在小分
新星、超新星,这些名词人们已耳熟能详,但“红色新星”绝对是个新东西--它是天文学家这几年的新发现,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新星”很红,它的亮度很“中等”,介于新星和超
Six species of wild rice with different ecophenotypes including Oryza grandiglumis (E6-1, E6-3 / 6-4), O. minuta (E13-9, E13-13), O. officinalis (E15-8, E15-13)
昆虫的非滞育品系是研究滞育分子机制及滞育遗传的重要工具,了解非滞育品系生物学特性是将其用于滞育规律研究的基础。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害虫,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