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南山区耕地资源时空演变及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808289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建设占用大量优质耕地及耕地退化的双重影响下,中国耕地数量与质量持续下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耕地生态安全以及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耕地保护工作中,不仅要注重耕地数量的控制,更要将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升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支撑点。鄂西南山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建设区、湖北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和森林生态保护区。该区域生态环境较好、资源丰富,是我国中东部地区生态屏障,对于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受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目前鄂西南山区耕地利用中存在耕地生态问题频发、耕地地力下降、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地块零碎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该区域耕地资源的安全。本文以鄂西南山区恩施州为案例区,探究研究区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耕地资源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机制,对合理配置山区耕地资源、调整种植业结构、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9章:第1章为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首先对耕地及耕地质量内涵进行了认识;从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类型、尺度、时空演变等方面对耕地质量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从高标准农田、耕地生态安全、耕地可持续利用、耕地质量障碍、耕地多功能等方面对障碍度诊断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并阐述了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第2章为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并对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第3章为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对研究时空范围进行了界定,从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概况等方面对研究区进行了介绍;并对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及预处理进行说明。第4章为鄂西南山区耕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影响机制。借助1980年以来研究区统计年鉴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从耕地空间分布特征、耕地资源特征、耕地压力指数等方面对耕地利用现状进行认识,利用相关方法对研究区耕地动态度和耕地利用相对变化率、耕地利用转型过程、土地利用变化模式、耕地重心变化轨迹、耕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980年以来研究区耕地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980-2005年耕地减小量较小,2005-2018年减小量较大,退耕还林是耕地面积较小的主要原因,其次为退耕还草和建设占用。1980-2018年,研究区耕地未进行地类转换面积仅占总面积的50.18%,充分说明研究区地类转换比较剧烈,人类活动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干预度较强。耕地重心呈现由东南向西北迁移的趋势。耕地破碎度略微减小,变化幅度不大。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资本投入和粮食产量、生产效益及政策因素是恩施州耕地数量变化的主导因素。第5章为鄂西南山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在对研究区耕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影响机制探讨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际,划分评价单元,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累加法计算耕地质量指数,采用等距离法将耕地质量划分为10个质量等级。第6章为鄂西南山区耕地质量时空演变及影响机制。对评价模型准确性进行验证,在确认耕地质量评价结果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对1980年、2005年、2018年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并对3个时期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阐述;对耕地质量时空演变及其影响机制进行探究。研究表明:1980-2018年间,研究区耕地质量处于提升状态,其中高等地面积增加速度较慢,增加量较小,中等地面积增加速度较快,增加量大,而低等地面积则逐步减小,减小量较大。分阶段来说,1980-2005年耕地质量提升速度较慢,2005-2018年提升速度较快。1980年-2018年间,研究区8个县市中,2018年恩施市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5等,耕地质量最好,近40年来提升了 2.29等,提升等级最高,为研究区耕地质量模范带动区。其次为咸丰县、鹤峰县和宣恩县,耕地质量等级在5.27-5.34之间,经过近40年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提升效果明显。而来凤县、巴东县、建始县和利川市耕地质量相对较低,下一阶段为研究区耕地质量提升核心区,需加大投入、重点治理。地形、气候、耕地空间形态等难以调控的影响因素对耕地质量时空演变的影响较小,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施肥、土壤酸化、政府政策等人为因素在研究区耕地质量时空演变中起主导作用。第7章为鄂西南山区耕地质量障碍因素时空演变及成因分析。借助障碍度模型,对研究区1980年、2005年和2018年耕地质量障碍因素做整体分析,对各县市3个时期耕地质量障碍因子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对近40年来研究区各县市不同障碍因子时空演变及成因进行了探讨,为确认研究区耕地质量障碍因子是否具有可调控性,以及调控空间的大小提供依据。第8章为鄂西南山区耕地质量调控潜力及调控策略。依据研究区近40年来耕地质量障碍因子时空演变特征及成因,确定耕地质量障碍因子的可调控性;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及湖北省、恩施州耕地质量建设相关政策,最后确定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的调控空间,对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进行测算。并对研究区耕地质量障碍类型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对调控措施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近期耕地质量可调控障碍因子: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田面坡度、排水能力、灌溉能力。可调控因子调控空间为:耕层厚度≥30cm,土壤容重为1.00-1.30g/cm3,土壤pH为5.5-7.5,土壤有机质含量为≥40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为≥40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为≥200mg/kg,田面坡度为≤15°,排水能力和灌溉能力均达到满足及以上水平。理想状态下研究区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2628,和现状相比,提升了 43.87%;最优状态下调控潜力为0.1861,和现状相比,提升了 31.07%。理想状态下恩施州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1.06等,和现状相比,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提升了 4.31等;最优状况下恩施州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2.87等,和现状相比,提升了 2.50等,理想状况与最优状况耕地质量平均等级相差1.81等。最优状态下调控潜力可作为耕地质量调控的重要参考依据。研究区整体上存在的重度障碍有3个:坡度限制型、土壤侵蚀型和灌溉限制型;强度障碍1个:速效钾缺乏型。就各县市分布状况来说,共有重型障碍8个:坡度限制型、土壤侵蚀型、灌溉限制型、有机质缺乏型、速效钾缺乏型、有效磷缺乏型、排水限制型、土壤酸化型;强度障碍4个:灌溉限制型、土壤酸化型、有机质缺乏型、速效钾缺乏型。最后,分析和探讨了不同耕地质量障碍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调控措施。第9章为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主要结论,指出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2016年上海财经大学组织的、以“农民创业现状调查”为主题的大型农村调查项目——“千村调查”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地区农民创业的现状,并围绕创业的过程对农民的创业动机、创业模式以及创业的效果:致富效应和幸福感效应进行了研究。文章试图回答如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农民创业?如何理解中国农民创业?(2)当下中国农村地区农民创业的现状如何?(3)中国农村地区农民创业的动机有什么样的特点?什么因素会
学位
党的十九大提出,“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党的“群众组织力”这一概念首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被提及,加强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建设势在必行。社区是党建工作全方位开展的重要阵地,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本文以社区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协商民主为研究视角,把研究议题置于“国家—政党—社会”三维关系中进
学位
目的:不同年龄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何种坐起策略尚未达成共识。为此,文章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估不同年龄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与健康人坐起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不同年龄患者的坐起运动模式,为改善患者坐起功能提供参考。方法:截至2023年3月,在Pub 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纳入膝骨关节炎患者和健康人群坐起的生物力学特征的观察性研究,要求研究对象为膝关节影像学Ke
期刊
绿潮是近十几年来一直受人们关注的海洋灾害,主要由大型绿藻爆发性生长和高度聚集在一起造成的,而浒苔作为绿潮的主要物种,近些年持续爆发的原因可能包括海洋水体富营养化和爆发期黄海海域表层水温条件适宜等,同时自然环境下浒苔对温度、盐度、光照等环境胁迫具有较高的耐受性,且响应机理多种多样。但是由于市售化浒苔相关蛋白检测抗体种类少,浒苔全基因组数据库不全,分子检测技术受材料本身特征(多糖含量高)影响等的限制,
学位
陆世仪理学思想长期以来被视作“实学化”程朱理学,学界对他的研究也侧重从思想史角度讨论其经世致用方面的内容。本文则着重从哲学史的角度,对陆世仪理学理气论、心性论、工夫论等核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陆世仪理学思想的创见及其对清代学术思想史的贡献。陆世仪在回应后世对朱熹“理先于气”、“理气为二”思想的批判中,建立起以“太极在阴阳之先,太极在阴阳之中,太极绝不在阴阳之外”(也即“理在气先”,“即气是理”
学位
目的沙门菌(Salmonella)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畜安全的病原微生物,也是用于研究病原感染与宿主免疫相互作用的典型模式菌,深入研究其致病机制对有效控制感染并形成防治新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感染的最终结局取决于宿主抵抗力和细菌毒力强弱的抗衡。铁是人类赖以生存最丰富的微量元素之一,亦是沙门菌生存、繁殖和致病的必需营养物质。宿主通过营养免疫防御机制,减少铁等微量元素的供应以降低病原微生物的生存能力和致病性,
学位
血吸虫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可导致患者在感染晚期发生肝硬化。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抗纤维化治疗方案,因此,发现新的防治肝纤维化途径具有重要意义。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其本质是一种免疫病理性疾病,由血吸虫虫卵分泌的可溶性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诱导的虫卵肉芽肿病变及继发纤维化。形成肉芽肿反应的主要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
学位
第一部分BCL-6介导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对西达本胺耐药的机制研究目的:探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耐药性的机制并探究克服其耐药的方法。方法: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筛选出西达本胺(Chidamide)处理后的差异蛋白编码基因。GO(Gene Ont
学位
今天世界进入全球化3.0时代,高等教育出现全新样态并肩负新的全球使命。国际化正是各国高等教育融入世界高等教育体系,在全球化知识经济社会竞争的必然现实和时代要求。面对这一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印度独立以来,经过七十余年持续发展和建设,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此发展过程中,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道路选择对其他非西方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随着1947年民族独立,印度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启新征程。
学位
收入分配历来都是事关国计民生、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重要因素。然而,收入分配领域却始终存在收入差距过大、结构不均衡等情况,这极大的弱化了社会的公平与效率,也不利于实现充分和均衡的发展。在诸多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之中,社会保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层次等问题却使得其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功能变得复杂,甚至是出现对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作用,这与追求社会公平发展、人人平等享有经济发展成果的美好夙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