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角色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x_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的迅速扩张,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产生失地农民这一群体,然而由于学历低、就业困难等问题,失地农民的新生活面临着各种挑战,他们对新角色的适应情况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围绕失地农民开展研究。本研究结合中国背景,聚焦城郊失地农民群体,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失地农民的主观幸福感,探讨角色认同和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本文在主观幸福感、角色认同和社会支持相关概念及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城郊失地农民开展研究。量化研究采用失地农民角色认同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对327名失地农民进行调查,利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讨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通过质性研究对10名失地农民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扎根理论编码分析访谈资料。量化研究发现:(1)失地农民主观幸福感(M=78.95,SD=11.10)程度良好,角色认同(M=117.19,SD=13.33)程度一般,社会支持(M=39.41,SD=8.43)程度较好。(2)失地农民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变化、婚姻情况上无显著差异,征地时间上差异显著。(3)主观幸福感与角色认同显著正相关(r=0.45,p<0.01),与社会支持相关不显著。(4)分层回归发现社会支持在角色认同与主观幸福感间起负向调节作用(β=-0.14,p<0.01)。质性研究发现:(1)工作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失地农民主观幸福感分为工作、政策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2)对市民角色的认同提高主观幸福感。(3)社会支持度高,主观幸福感也高,失地农民对支持的利用度差。因此本文得出结论,失地农民主观幸福感程度良好,除工作外的人口统计学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弱。失地农民对市民的角色认同处于中等程度,社会支持程度较好,对支持的利用度差。市民角色认同和良好的社会支持能提高主观幸福感。本研究建议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改善工作环境和完善政策、提高市民角色认同和社会支持程度,增强失地农民的主观幸福感。
其他文献
男同性恋者是指同性产生爱慕之情或自愿与同性发生性行为的男性,性少数压力模型认为性少数群体可能会因其性取向受到歧视、污名、内化恐同等外源压力和内源压力,进而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而社会支持可以作为保护因素降低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本研究以我国文化和社会心理为背景,结合积极心理学视角,聚焦于我国男同性恋群体,在编制男同社会支持量表的基础上,对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作用
学位
孩子的出生是女性生命中的重要生活事件。本对为人母充满期待与欣喜的她们,产后却常常经历焦虑、失落、无奈甚至抑郁等负面情绪,这很大程度上与新增的母亲角色相关。面对新的母亲角色,她们能否顺利适应将对其自身的情绪与认知、婴儿的健康发展以及家庭和谐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描述和解释新手妈妈产后第一年的母亲角色变化及适应过程,分析新手妈妈产后第一年的母亲角色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建构其母亲角色动态发
学位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置了六个贯串四个学段的语文学习任务群,选择、组织、呈现课程内容,为落实核心素养提供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思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其中的一个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从标题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融合了特定场景、特定内容、特定学习方式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学习任务群。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期刊
生存、繁衍是人类进化和发展的主题,而择偶行为在繁衍中至关重要,且人类的择偶行为、择偶偏好也会随时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得日益复杂多样。男女由于性别的差异,因而两者对择偶标准的偏好也就相应的存在一定差异;另外,由于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即使是生活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但在不同民族亚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少数民族群体可能也会因特有的民族观念、行为等因素,进而在择偶过程中对择偶标准的考量存在差异。因此,为了解男性和女
学位
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乡村振兴已成为乡村发展的主旋律。着力夯实乡村振兴的基层治理基础,就是要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工作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三社联动”治理体系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回应村民需求、培育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参与、促进乡村自治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引入社会资本理论作为研究框架,以社会工作对乡村居民社区参与的作用为研究主题,以10家社会工作机构对村社区
学位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生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绝对贫困已经彻底被消除,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将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我国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改善建立起了一系列的调节机制,包括税收
学位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切实地感受到环境中的风险。生活环境中的各种风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与危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风险意识,认为近五年来是我国发展面临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结合目前我国经历的三大攻坚战——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脱贫攻坚与污染防治,立足环境心理学学科视角,探究环境风险以及环境风险背景下的亲环境行为,这对化解环境
学位
随着我国进入少子老龄化社会,低生育率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生育意愿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分析了家庭资本对城镇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并不一致,家庭文化资本水平越高,生育意愿越低;家庭社会资本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家庭经济资本中现有家庭住房面积越大,生育意愿越高;此外,不同资本类型间的交互影响都不显著。上述
期刊
基于CGSS2018数据,使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了育龄群体在不同生育阶段的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传统养老观念并不能显著影响育龄人口的生育意愿。从无生育意愿阶段向意愿生育一个孩子阶段的转变过程中,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大,男性、高中及以下学历、有配偶、住房面积越大的个体生育意愿越强;从意愿生育一个孩子向意愿生育两个及以上孩子的转变过程中,经济因素的影响凸显,20—37岁、已婚、
期刊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艾滋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患艾滋病父母的离世,孤儿数量迅速增长,孤儿的救助和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同时,落后的经济条件致使凉山州很多青壮年背井离乡长期在外地打工,导致凉山州留守儿童数量也不断增加。自然环境的劣势、代际贫困的严重、社会资源的短缺等多种因素导致了凉山彝族儿童的成长处于十分不利的困境之中。健康危险行为已成为危害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探讨其发展现状及影响机制都具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