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负性认知偏向是心理疾病产生、发展和维持的重要原因。传统认知疗法的逻辑就是通过挑战个体已有的消极思想,改善或缓解已有的负性认知偏向(即去负性偏向),以此来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尽管它们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但是存在中长期效果不佳、复发率高等不足。继正念之后,自我同情作为去负性偏向一种有前景的方法引起了临床心理学家的关注。自我同情就是对自己和自己困难或不足给予关爱和同情。已有研究表明自我同情与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同情与心理疾病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同情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心理学家已经开发一些自我同情干预方法,且已在临床、非临床领域得到初步验证,但目前自我同情与负性偏向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的阐释,自我同情发挥功效的内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围绕自我同情与负性偏向的关系,以及自我同情干预的去负性偏向效应,开展系列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三个研究,共9个实验。研究一主要考察高低特质自我同情组在负性认知偏向上的差异,实验1-3分别利用线索-靶子范式、外显记忆再认范式、词句联想行为学实验范式,并辅以负性思维、负性情绪问卷,主要为了考察高低特质自我同情组在负性认知(注意偏向、记忆偏向、解释偏向、消极沉思、自动化思维)、负性情绪(抑郁)上的差异性。研究二主要考察状态性自我同情对低自我同情个体负性偏向的影响,实验4-6均采用经典的自我同情诱发的方法,诱导低自我同情同个体产生状态性自我同情,考察了诱发组(状态性自我同情组)与对照组在注意偏向、记忆偏向、解释偏向上的差异。研究三考察系统的自我同情干预在去负性偏向中的有效性。实验7-9,均采用三周线上自我同情干预方案对干预组进行干预,同时设置对照组,考察干预组在注意偏向、记忆偏向、解释偏向上的去负性偏向效应;并在实验后一个月、三个月利用问卷对干预组进行追踪,来考察干预组在负性认知、负性情绪上的变化趋势,以此考察自我同情干预的中期效果;通过对后台数据、反馈问卷、日志、访谈资料的分析来考察这种线上自我同情干预方式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结果发现:(1)特质自我同情对注意、记忆以及解释偏向影响显著。相比高特质自我同情组,低特质自我同情组从负性刺激中注意解脱困难的程度更高(实验1);对消极词汇再认准确率更高,对积极词汇再认准确率更低(实验2);对良性解释词汇的认可率要低,对负性解释词汇的认可率要高(实验3);消极沉思、自动化思维、抑郁得分均更高(实验1-3)。表明高低特质自我同情组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向和情绪偏向的差异。(2)自我同情短期诱发方法,能有效的诱导出状态性自我同情;诱发组与对照组在注意偏向、记忆偏向、解释偏向的行为学指标上有显著差异(实验4-6),表明诱发状态性自我同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去负性认知偏向效应。(3)三周的线上自我同情干预,确实可以有效的提升低自我同情者的自我同情水平;相比对照组,干预组在注意偏向、记忆偏向、解释偏向上产生了明显去负性偏向效应(实验7-9);干预组自我同情前后测变化值与负性认知、负性情绪变化值都呈显著负相关,负性认知变化值与负性情绪变化值呈显著正相关;追踪结果显示自我同情干预的中期效果比较好;干预组对这种三周的线上自我同情干预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评分比预期标准要高。研究表明:特质自我同情是导致出现负性认知偏向、负性情绪偏向个体差异性的重要因素;状态性自我同情的诱发对负性认知偏向有显著影响;三周线上自我同情干预产生了明显的去负性偏向效应,中期效果良好,并且被试对这种干预方式的接受度较高。综上,本研究从自我同情视角系统化探寻去负性偏向的有效方法,进一步丰富拓展了负性偏向、自我同情的相关理论,并且为在非临床、临床领域中开展自我同情干预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社会公民和谐心态理论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