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威塞克斯小说作品的主题性隐喻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代是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乡土小说家、诗人。他最著名的小说都以其位于英国西南部的故乡多特郡为原型,创造出一个自己的“威塞克斯”世界,因此这一系列的作品被称为“威塞克斯”小说,哈代归之为“性格与环境”小说。作品形象地描绘了维多利亚时期这一地区人们的语言、习俗和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历史的变迁对本土文化及人物命运的影响。这在英国文学史上形成一种独一无二而又影响深刻的创作风格。“威塞克斯”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国内外诸多研究者的目光,对其所做的研究也颇为广泛深刻。然而迄今为止的研究大多从纯文学批评的角度囿于文学的领域。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作品,进而从整体上挖掘威塞克斯系列作品的深层内涵以及哈代的思维风格与创作模式。“威塞克斯”小说普遍在宏观上使用了概念隐喻以交代主题、渲染主题、维持主题;具体表现为命运的不可抗拒和宿命思想,自然的超力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映射。主题性隐喻贯穿作品的始终并成为故事发展的主线,而且这种隐喻模式对于哈代创作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对读者产生了强大的吸附力并留下了深刻的整体印象。本文在宏观概念隐喻的框架下以最具代表性的威塞克斯作品《还乡》为切入点,作品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小说的大背景位于威塞克斯的埃敦荒原,它不仅作为小说发生的背景,而且对于人物性格及命运具有解释与决定作用。对不同的人物而言,荒原具有不同的隐喻性。女主角游苔莎为逃离荒原而挣扎、抗争,终未摆脱被荒原吞噬的厄运,对于她,荒原是诅咒;对于克林,这位从浮华的巴黎归来立志在荒原安身立命的青年,荒原是梦想;对于托玛沁与维恩,荒原带给他们的是安全感,是家。通过分析小说中荒原的多层隐喻旨在揭示自然所蕴涵的内在意志力对人物性格与心态的形成及其命运的暗示,进而挖掘哈代威塞克斯小说中环境与人物关系的深层内涵,揭示出哈代思维风格中的对于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的宿命思想。作者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于其他威塞克斯小说作品进行宏观概念隐喻的总体分析,阐释威塞克斯这一目标域在哈代不同创作时期的不同源域的映射,从中体现出作者思维风格的成长变化,即从早期的理想主义到中期的现实主义再到后期超验主义的历程在威塞克斯小说主题性隐喻中的体现;并通过对哈代创作模式与思维风格的探索,引发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命运关系这一永恒主题的深思。
其他文献
高质量的扫描测试不仅仅能大大降低DPM(defectpermillion,每百万单位中的缺陷数)的等级,它们还能找出那些限制合格率提高的缺陷的根源。扫描测试与测试仿真压缩相结合,就能对
大江匡衡出生在两大学问世家之一的大江家,生活在平安朝汉文学复兴的时代,这样的出身及时代背景决定了其儒者的人生道路。同时,祖父大江维时对匡衡的鼓励,进一步坚定了其“为
“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是NOKIA最经典的广告词句,但也道出了电子技术发展的核心精神.随着科技技术发展日新月益,半导体制程演进促使可携式电子产品愈益精巧,在产品尺寸不断
传感技术、无线通信以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创新预示着超级智能化的环境和更先进的生活方式即将到来。在人、物与事之间实现无缝无间的连通性,这个目标一度令人望而却步。但现
隐喻在语言中是一种普遍现象。隐喻从认知方面进行研究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隐喻理解又是隐喻研究中的一个焦点。尽管不少学者对隐喻理解的研究做了许多有益的
摘 要:影视文化是价值观对话和冲突的重要场域,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有其特殊规律,构成了初级文本、次级文本和三级文本的三级传播模式,与此相适应,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对影视文化价值观的接受情况也在这三个向度上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当前,我们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这对推动大学生建立正面、积极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 影视文化 价值观 大学生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
本研究的宗旨是以都市意象、都市人物形象为中心对20世纪30年代中韩现代主义代表作家穆时英和朴泰远的小说进行比较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和韩国不但在时代背景上非常相似,而
为了战胜难度更大的挑战,印刷电路板(publishcircuitboard,简称PCB)设计工具一定要时刻保持不断地进化和发展,尤其是在高速信号领域中,更是如此。 To overcome the challeng
期刊
自组织网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多跳对等网络。由于它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媒体接入控制协议(MAC)与传统的有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以及蜂窝网络有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