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耳蜗腹侧核丛状细胞单发放形成机制及时间编码功能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cock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哺乳动物中,成熟的耳蜗腹侧核丛状细胞呈单个动作电位发放模式,对听觉信息的时间和速度的精确编码有重要作用。单发放模式的产生是以时间上精确的1:1方式跟随输入纤维的时间精密度,这种对输入信息及时且规律的时间编码特性大大提高了中枢对听觉信息反应的敏感度和精确度,而目前对这种单发放模式的形成机制并没有详细的研究。丛状细胞的发放模式随发育由多电位发放变为单发放模式,且成熟后的丛状细胞对听信息的时间信息编码更为精密。丛状细胞的瞬时编码特性能够确保准确、有效地通过时间编码将频率信息传导到突触后神经元。而目前对丛状细胞的时间编码及发放模式的确切解释仍然知之甚少。神经元反应模式主要由输入解剖结构以及内在膜特性决定,而膜特性受膜上不同亚型通道的表达、分布及组成的高度复杂的机制调节所影响。故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WB、免疫荧光、脑片培养、慢病毒Knock-down基因及膜片钳电生理记录等技术分两部分内容来进行探讨。实验首先确定了 Kv1.1蛋白对丛状细胞单发放模式的形成作用,再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确定Nav1.6蛋白与Kv1.1蛋白共定位表达于丛状细胞中。分别通过加入阻断剂和脑片培养后下调Nav1.6确定其与Kv1.1蛋白参与影响成熟丛状细胞单发放形成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检测发育过程中丛状细胞内在膜特性及瞬时特性参数。再检测Kv亚基蛋白在丛状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布特征,确定其与丛状细胞时间编码功能间的关系。最终,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Kv1.1蛋白阻断可使丛状细胞单发放模式变为多发放模式,但其必须在Nav1.6亚基存在时才有作用。提示Nav1.6蛋白可能对Kv1.1通道调控丛状细胞电生理特性有必不可少的作用。2.丛状细胞内在膜特性参数及瞬时发放特性参数随发育变化越来越精密,提示随着细胞的成熟程度其对听信号输入的时间信息编码的精密度、保真度和时效性逐渐增强。3.Kv1.1、Kv1.2、Kv3.1亚基蛋白含量均随发育过程而增加,Kv1.6和Kv4.2亚基蛋白量随发育增加而降低,Kv1.3蛋白和Kv4.2蛋白在发育过程中表达不变。Kv1.1和Kv1.6亚基蛋白均以多聚体形式存在且表达量直至成熟期稳定,提示这两类蛋白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可能对膜特性参数及瞬时编码特性参数有调谐作用。而Kv1.2、Kv3.1和Kv4.3亚基在关键期后趋于稳定,说明这三类蛋白可能参与听觉关键期丛状细胞的膜特性变化修饰及时间信息编码功能的调谐作用。
其他文献
毛囊是人体复杂的微小器官,其最主要的功能是生长毛发。作为皮肤的附属器,毛囊具有独特的发育机制和生长规律。由于对毛囊周期循环的信号调控机制认识不足,导致临床上对许多毛发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活化素(Activin,ACT)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超家族成员,参与多种细胞的生长调节。课题组近期研究发现:ACT B促进皮肤创伤愈合,并
学位
背景与目的:纤维化发生是预测慢性肝损伤和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缺少可靠指标预测早期肝纤维化。新研究数据表明:胆管反应(ductular reaction,DR)和纤维化发生存在机制联系,暗示血清中DR相关分子是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标志物的潜在候选因子。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索血清中DR相关分子的表达,并评估其与组织中DR和纤维化生成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地,初步探讨DR促进肝纤维化进程的可能机制。
学位
肿瘤细胞依赖氧化磷酸化到糖酵解的代谢转变来获得能量和生物合成所需的底物。糖酵解对建立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也至关重要[1]。因此,为了发掘更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阐明控制肿瘤代谢的途径至关重要。MTR4是与核外切复合体相关的RNA解旋酶,在RNA合成及质量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2]。我们首次发现,MTR4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与肝癌患者的不理想预后相关。MTR4通过促进氧化磷酸化到糖酵解的代谢转变,在肝癌
学位
背景与目的:占骨组织总细胞的90%以上的骨细胞是一种机械力学感受细胞(mechanosensory cell),骨细胞能分泌 DMP1、MEPE、FGF-23、Phex、SOST等因子,参与钙磷代谢与骨稳态的调控。骨稳态失衡导致骨结构与功能性疾病(如骨折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因此,探究调控骨生成的作用机理对骨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雷帕霉素机制性靶蛋白(t
学位
通过对全基因组或全外显子组重测序来鉴定遗传变异位点的方法,在遗传学、基因组学及临床诊断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多拷贝区域(Multi-copy regions,MCR),即在基因组不同的位置存在相同序列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遗传变异位点发现的准确性。因此,本研究使用“平铺序列”比对到人类基因组(hg19)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中“平铺序列”为300bp的序列片段,间隔1
学位
研究背景小干扰RNA(siRNA)可特异性沉默靶mRNA表达,具有治疗基因过表达或突变引起的肿瘤等疾病的应用前景。与纳米粒相比,siRNA偶联共轭物具有稳定性好、易制备、靶向性好等优点。整合素αvβ3受体在肿瘤细胞表面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高表达,如黑色素瘤。c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可特异性的识别αvβ3受体,将所携带的分子通过αvβ3受体介导的内吞机制进入细胞内。黑色素瘤中PD-L1异常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均居全部恶性肿瘤中的第5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年化的加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在显著上升,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一大疾病。结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因此研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找有效的针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尤为重要。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因
学位
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y,PNI)后损伤远端会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包括轴突和髓鞘的崩解破碎、溶解、吸收,这一系列变化称为华勒变性(Walleriandegeneration)。主要变现为轴突部分发生交替的膨胀、缩窄,之后缩窄的部分会发生断裂,呈现颗粒状。随着轴突的崩解变性,其周围的髓鞘也会发生变性,具体变现为其特有的同心圆样的板层结构松解、变形、内陷,形成一个
学位
研究背景由于现阶段肿瘤的有效治疗依然是重大的难题,因此寻求新的治疗策略一直是医学领域的努力方向。纳米材料的兴起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将纳米材料运用于癌症治疗及肿瘤细胞的改造是近年来的一项研究热点。纳米材料指的是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1-100 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纳米材料所具有的丰富的光、热、电特性,一方面使其成为实现肿瘤多元化治疗理想介质,另一方面也使其在
学位
真空烧结炉作为高温热处理的重要设备之一,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炉温均匀性及加热效率是体现真空烧结炉加热性能的主要指标,主要由真空烧结炉加热系统的升温速度和结构参数所决定,其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真空烧结炉的使用性能、工件烧结质量及生产效率。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真空烧结炉的加热特性与系统参数优化进行深入探究。首先基于传热学相关理论对单室间歇式真空烧结炉的基本传热方式进行分析,采用AN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