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南四湖地区运河廊道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huanghehuangg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重要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运河遗产廊道,对于传承人类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其形成、演变与周边的生态环境及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其中,山东济宁段既是运河的水脊,也是元、明、清三代运河的管理中心。尤其是南四湖地区,它不仅位于京杭运河济宁段,仍保留部分迄今继续通航的古运河航道,而且其特定的河、湖水系与周边湿地、平原环境对于研究京杭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代表性。   本研究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空间观测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机理与方法”项目子课题的一部分,以京杭运河南四湖段为研究区,在实地调查与多时相遥感数据解译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空间信息技术探讨并研究了南四湖地区运河廊道景观的变化过程。通过对廊道景观变化的影响因子分析,为大运河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   (1)通过查证大量的历史资料与文献,分析了研究区运河水系的形成变化过程,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制定了研究区运河廊道宽度确定的参考原则,并最终确定了研究区运河廊道的宽度。   (2)基于对不同时期遥感影像的解译,选择土地利用变化强度与景观指数,分析了近30多年来南四湖地区运河廊道景观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内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景观破碎化程度严重,多样性明显增加;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的改变对整个研究区的景观变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3)从气候因子与人类活动两方面入手,探讨了运河廊道景观变化的影响因子。研究表明,运河廊道景观格局的变化不仅与气候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还与运河文化遗产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运河廊道的生态景观是保护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提出这个话题,是因为目前我所观察到的语文教学不“扎实”,也不“真”。  这种不“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为求新、求异而太过注重形式,将课堂设计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形式的求新求变上去了。课堂形式重要不?当然重要,新颖的形式总是能引起学生更大的注意,提升课堂效率。但是不是课堂形式新颖了,课堂就成功了?当然也不是。任何形式都只是内容的载体,对于课堂形式优劣的评价首先应该是其承载的教学内容设计是否
期刊
动画设计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电影、电视、广告、多媒体产品开发、游戏软件开发等领域内计算机艺术设计与应用、二维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等专业职业岗位,在动画设计与绘制、计算
浙江省嵊州市雅璜乡是个交通不便的山区乡。前几年,该乡农民反映部分乡干部存在四个突出问题:一是人浮于事。乡机关干部共有38人,群众称之为“三看”干部。即看黑板上是否有开会
同志们:今年6月以来,党中央和省委先后召开了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就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作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同
2010年7月到9月,在山西省朔州市安太堡露天煤矿南排土场设置了4块固定监测样地,在获得的数据基础上,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O-ring统计、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分别分析了3种配置模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2014年5月,北京翰海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有两幅草书作品格外令人称道:作品中充分展现了艺术家追求书法艺术的求新变化,在字与字、行与行、笔与笔、大与小、粗与细之间都体现出了用心观照、虚实变化、相生相佐、相得益彰的特点。特别是作品中的用笔如铁线银勾,活泼流畅,细劲爽利、儒雅美观。每幅字形成篇章后则透露出独有的气韵和神采,表现出了奔放的气势和起伏跌宕的韵律,使人观之如走进一块神奇的艺术净土而留连忘返…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意识是很有必要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与心智的成熟,他们必定会关注各类社会事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问题,并让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点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意识。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探讨,只有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中二者才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