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快速道路建设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zy0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空间是城市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比较难以改造和再利用的资源。地下空间的主要利用方式有地下城市基础设施、地下城市防灾设施、地下综合体、及其它地下设施。   作为高密度、高强度开发的大都市,上海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空间资源的困扰。道路地下空间是城市地下空间最具有开发潜力、开发可能和开发价值的部分。上海道路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大量的地下管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车站等。由于缺乏立体的规划和综合的管理,已经出现了由于缺乏事先控制和协调产生的道路频繁施工导致的影响正常运行、建设成本提高、建设资金无效使用等问题。道路地下空间作为比较难以循环使用的资源,缺乏整体和长远的规划考虑,还可能限制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空间。   本文首先着重论述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首先从人防工程的改造利用出发,有目的地建设了一批地下商业、仓储、市政设施和公共空间。近十年来地铁地大量建造,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和缓和了市民出行地交通需求矛盾。并研究分析了地下道路建设的社会经济背景,从国民经济发展、城市经济财政实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未来大城市的交通功能和趋势等多方面简要论述了地下快速道路建设发展的前景和必然性。   其次论文提出地下空间分层利用原则,是地下空间有序使用的基本保障。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城市,对地下空间层次的划分虽然不尽相同,但思路基本一致:根据本城市自身的地质特点、利用状况和使用需求进行划分,通常分为3~4层。浅层以管线为主,深层为快速交通设施。   论文认为应从大城市未来地下快速路的交通功能要求出发,着眼为远距离、大客量交通服务,设计时应有超前意识,提出今后地下快速路行车速度建议值为90-120km/h;车行道宽度3.50m-3.75m;建议在-30m(或-40m)~-60m设立地下快速道路优先使用层位。   接着本文对地下快速路的施工加以研究认为现有的地下结构成熟施工技术完全有把握建成全部封闭的地下空间,从而解决流沙、地面高层建筑等复杂地质问题。地下快速路从结构上说,属于地下通道的范畴,可用的施工方法有明挖法、沉管法、盾构法、项管法、管幕法等许多种。由于地下快速路的深度一般比较深,所以明挖类的施工方法就不大适用,基本上应该采用盾构法、顶管法、管幕法等施工方法。   最后本文通过对目前上海市正在开展的某南北地下快速路的规划研究加以分析随着新理论、新材料、新工法、新工艺等地下空间核心技术研究的开展。本文引述的地下快速路穿越桥梁结构、民用建筑、黄浦江、地铁等技术是依据成熟的理论和施工技术,是可靠的。并对地下快速路进行了技术经济的初步评价。
其他文献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与自动化领域的一个很重要地研究课题,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的规模日益扩大,各种设备工作需要的无功功率也在不断增加,无功功率在电力网中的分布也越
近年来,激光二极管泵浦全固态激光器(DPSSL)在空间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空间激光雷达的不断发展,对激光器的输出技术指标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提高。本文研究了面向空
交通意外事件快速处置系统(IUMS)是提高城市交通救援水平、缓解城市拥堵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结合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大中城市交通缓堵智能化管理技术研究及示范”,借鉴国内
本文阐述了热式气体质量流量传感器的基础理论、工作原理、设计过程以及制作方法,并给出最后的测试结果。在传感器工作原理论述中,讨论了热式流量传感器的几种工作方式,对其
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营里程的不断增长、大提速以后新装备与新技术的不断引进、行车密度的不断增大、自然灾害的频发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铁路突发事件呈现出种类数量增多、损失
本文主要包含两大部分的研究。第一大部分首先详尽介绍了国内外傅里叶成像光谱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各国的傅里叶成像光谱仪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分析了傅里叶成像光谱技
学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后新形势的变化,我国保税区国际贸易大幅度增长,贸易服务业增长潜力巨大。若想进一步吸引国际投资,成为国际贸易的热点,只有促进保税区向
期刊
根据1950―2016年的渔获量数据及1955―2016年的单位捕捞努力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数据,采用贝叶斯状态空间剩余产量模型框架JABBA(Just Another Bayesian Biom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