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Ⅴ)与P(Ⅴ)共存溶液中生物成因铁矿物的形成及其对环境条件的响应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oxidans)及其可溶性胞外聚合物(EPS)能有效调控如施威特曼石和黄钾铁矾等铁矿物的形成,这些硫酸盐铁矿物能通过吸附、共沉淀和配体交换等机制去除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和富营养元素。且铁矿物的形成及去除有毒元素受污染物本身和pH值、温度和共存离子(阴离子C1-/SO42-,阳离子Na+/NH4+/Fe3+/Fe2+)等环境条件的影响。本论文主要就上述影响因素,通过表征分析方法,对A.ferrooxidans培养介质和EPS反应溶液中铁矿物的形成和共存污染离子{As(Ⅴ)和P(Ⅴ)|的去除展开了相关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在铁细菌体系中,As和P浓度较低(As/P=1.0/0.1,1.0/0.5,2.5/0.1)的溶液反应5d形成的铁矿物含有黄钾铁矾;As和P浓度较高(As=4.0 g/L,P=1.0 g/L)时形成的主要为磷酸铁矿。低浓度的P对低浓度As浓度变化趋势的影响呈现先急剧下降而后上升至平稳值;而其余所有处理中P对As浓度的变化趋势的影响则均表现为一直下降至平稳值。As对低浓度P浓度变化趋势的影响为在24 h内呈现急剧下降至平稳值,但P=0.5 g/L时其浓度在12~60 h内缓慢波动后回复到平稳值。P=1.0 g/L处理组中As对P浓度变化趋势的影响表现为一直下降至平稳值。在EPS体系中,As和P初始浓度较低(As=0.3 g/L、P=0.1 g/L)的溶液反应形成矿物为黄钾铁矾;As和P初始浓度较高(As=0.7 g/L、P=0.5 g/L)的溶液中形成矿物为磷酸铁矿。As与P共存时,溶液中As的去除均有所降低;As的加入利于低浓度P(0.1 g/L)处理溶液中P的去除,而不利于高浓度P(0.5 g/L)处理溶液中P的去除。As和P初始浓度分别为0.3 g/L和0.1 g/L的EPS溶液中,外加Cl-/SO42-钠盐对铁矿物的矿物相没有影响,铁沉淀产物主要为黄钾铁矾,其对As和P的去除没有明显差异;而外加Cl-/SO42-铵盐时,铁沉淀产物中含有黄铵铁矾,故利于As和P的去除。外加铁盐(Fe2+或Fe3+)对形成铁矿物产物的矿相几乎未产生影响,溶液中最后形成的铁沉淀产物均含有黄钾铁矾。外加铁盐中Cl-含量过高会抑制Fe3+水解成矿,故不利于溶液中As和P的去除。外加Fe3+盐不利于铁矿物的形成,故溶液中As和P的去除率会有所降低;而外加Fe2+盐对铁沉淀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故As的去除率会有所提高,但对P的去除率没有明显影响。含0.3 g/L As和0.1 g/L P的EPS溶液反应过程中,初始pH值≤2.2时,形成的铁沉淀极少或没有沉淀形成,对As与P的去除率影响较小;初始pH值由2.2碱调为2.5或2.8时,形成的铁沉淀增多,As与P的去除率也有所提高。反应温度≤25℃时,不利于EPS溶液中铁矿物的形成;反应温度为35~45℃时,EPS溶液中有少量铁沉淀形成,但对溶液中As和P的去除影响不明显。上述研究结果对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共存污染元素提供理论依据,为生物成矿去除复杂环境中的污染物提供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A公司是国内基础软件产品和大数据安全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该公司的Java EE应用服务器产品已经有20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云计算产业的发展,A公司的客户对Java EE应用服务器在云计算环境下的需求越来越多,A公司因此对自家产品进行专项改造。A公司Java EE项目前期遇到了非常严重的进度延误、变更成本损失、交付物不合预期等问题,经过分析,原因在于其采用的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业界采用最多的软件开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能源消耗的严重,节能减排对我们国家来说越来越重要,我国建筑能耗2009年占全国能耗的30%,并呈逐年递增趋势,消耗了我国的大量资源,因此建筑外墙保温显得越来
大规模MIMO(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是下一代无线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但随着MIMO系统天线阵列规模的不断增大,大规模MIMO系统也面临
弗兰纳里·奥康纳以其作品严肃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被公认是继福克纳以来美国南方最杰出的作家,也被称为是“美国南方文学先知”。而她的早逝又是“自斯科特·菲茨杰拉
本文介绍了 Variance-Gamma模型,以及它与经典金融资产价格模型(如Black-Scholes Model)的相似之处和区别。之后,介绍MC(Monte-Carlo)方法和QMC方法的异同。然后引出三种生成
随着钢管混凝土的叠合柱在高层中的逐渐应用,由此演化出中空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这是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目前针对其力学特性的研究逐渐完善。但对于中空钢管混凝土叠合柱-H型钢梁节点的研究尚不多见,缺乏对其细致的机理分析。本文采用试验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空钢管混凝土叠合柱-H型钢梁节点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以轴压比、套筒厚度、钢梁高度为主要参数,进行了4个中空钢管
基于生物质精炼与制浆造纸相结合的构想,为了利用传统热水预水解液中酸性物质的催化作用,更高效的从桉木中分离出半纤维素,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本实验以桉木粉为原料,研究了
我国水泥工业普遍采用窑头(AQC)、窑尾(SP)余热锅炉回收余热发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回收效率偏低、发电成本偏高。SP余热锅炉积灰问题为严重,对其进行吹灰并设法减少吹灰过程对锅炉管束的磨损,是提高余热回收效率进而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某水泥窑余热回收发电系统,以窑尾SP余热锅炉过热器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过热器内管束积灰、吹灰流场及吹灰磨损问题。通过建立积灰综
图片生成描述是近几年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一个热点,主要任务是给一张图片生成一段能被人理解的文字。目前,在此任务的研究成果中,大多使用的是编码解码框架。最初的以机
IBM1(INCREASE IN BONSAI METHYLATION 1)是组蛋白 H3K9 的去甲基化酶,能够清除活跃转录基因上的CHG甲基化。研究表明,IBM1 3’的表达受到EDM2(ENHANCED DOWNY MILDEW 2)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