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诈骗犯罪治理路径研究——基于238份裁判文书的调查报告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y7208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友类诈骗犯罪频发与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滥用和泄露具有密切关系。互联网企业作为个人信息汇聚的“洼地”,加强企业对个人信息有效保护能在源头预防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交友犯罪治理的关键应以个人信息保护为关键要素以及以互联网企业为核心主体。在此基础上才能对该类犯罪进行“多主体参与、多层次保护、多环节防控”的综合治理。交友类诈骗犯罪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应以宏观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性文件为导向,同时结合相关的行政管理措施。在参与犯罪治理的主体上,则是以互联网企业为个人信息保护的核心,促进企业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贯穿个人信息存续的生命周期。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兼顾个人信息持有者的利用需求,对个人信息进行的交互式管理。这有助于实现对个人信息的多层次保护。在企业个人信息保护的合规体系构建完成且运作正常之后,即可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认定为具备个人信息保护合规资质的企业。进而,由该类企业参与并组成个人信息保护联防协会,有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个人信息共享、利用以及保护。同时,配合外部的行政管理,在涉及信息违法犯罪的时候,及时通知警方并且形成警企联防。此外,在时间维度上,通过事前严格预防、事中即使止损以及事后铲除根源三个环节的犯罪防控也可有效防止交友诈骗犯罪的发生并及时减少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全文由引言和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样本数据为基础分析交友类诈骗的行为特征。主要从伪装性别与身份、诈骗理由等其他属性对交友类诈骗犯罪的特点统计分析。第二部分借助样本数据重点分析交友类诈骗的综合特征。该类犯罪的综合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利用个人信息进行精准诈骗。第二,围绕信息利用进行共同犯罪。第三部分是进行交友类诈骗犯罪治理方案的确立。具体的逻辑进路是:首先,从犯罪频发的原因分析出发,剖析该类犯罪频发的具体原因。其次,在此基础上,厘定交友类诈骗犯罪治理的关键。再次,对犯罪治理方案进行全面合理、逻辑融贯的理论论证。最后,确立犯罪治理方案。第四部分是交友类诈骗犯罪治理路径的具体展开。分别从多主体参与的综合治理、多层次保护个人信息以及多环节防控诈骗犯罪,也即“多主体参与、多层次保护、多环节防控”三个层面进行犯罪治理的全面论述。第五部分是结语部分。交友类诈骗犯罪频发与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滥用和泄露具有密切关系。现代互联网企业作为个人信息的聚集中心,加强企业对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能在源头防治网络诈骗犯罪。
其他文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水平和人权保障程度在不断提高。放眼全球,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也进一步带动了国际人权发展的进步。在我国人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人权话语。在国内,我国大众对人权发展状况了解偏少。在国际场域中,西方国家屡次对中国人权发展提出批评态度。特别是在国际舆论场中,西方强国掌控人权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指责我国人权发展状况。
学位
报纸
此翻译报告原文为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于2019年10月28日颁布的《应急基金法》。该法是规范性的法律文本,其主要内容涉及了应急基金账户的设立、应急基金的投资与使用以及各相关部门部长的职责。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应急基金法》中条款名称形式多样、复合句篇幅较长、条件句的表达方式与传统条件句的表达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对作者的理解和翻译形成较大挑战,因此将此作为本次翻译报告的重点。通过分析比较中英文法律文本在
学位
在民间借贷领域,交易主体创设了一种新的融资交易模式,即交易主体间通过订立房屋买卖合同,共同商定若债务人不依约履行还款义务时,则债权人可要求合同相对方按照房屋买卖合同的约定转移房屋所有权,以此来担保民间借贷中出借人的债权。我国立法关于这种新型的融资交易模式稍显滞后,使得司法实践缺乏规则指引,同案不同判现象十分严重。本文以这类案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司法案件统计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期解决我国法律
学位
非税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税收收入一起为政府履行职能和满足人民需求提供了财政支持。非税收入作为税收收入之外的重要收入来源在地区经济、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建设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足够的财政资金。1994年分税制实施,形成了“财权集中央,事权下地方”的局面,中央统收统支,统一筹划,地方政府仅靠中央财政的拨款和转移支付难以平衡其在地区经济建设中的支出压力。在这种收支压力下,地
学位
仲裁裁决撤销制度作为我国法院对仲裁的司法监督手段之一,对于规范仲裁庭仲裁行为以及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而言意义重大,倘若仲裁庭在仲裁活动中没有正确地适用程序规则或者仲裁庭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存在重大瑕疵,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会遭受损害,最终,仲裁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将会演变成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原仲裁裁决也有可能面临被推翻的结果。不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
学位
以“人机协作”、“万物互联”为标志的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促进了海量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体现在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秩序等方面。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达9.4亿,19岁以下网民占18.3%1。未成年人已经成为使用网络的主体之一,其活跃程度也明显高于其他年龄阶层的用户。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在使用互联网时会留下
学位
传统环境侵权责任救济的是特定主体的人身和财产权利,而生态环境损害侵权责任救济的是环境公共利益,不能归属于特定主体,属于公共利益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将生态环境损害纳入侵权责任编第七章,与传统的环境侵权责任规定在同一章中,由此引发生态环境损害侵权责任是否适用传统环境侵权责任相关规定的争议。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损害侵权责任的特殊性出发,对生态环境损害侵权责任的理论基础、责任
学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中被正式写入法律,伴随而生的是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与检察院的权力冲突日益频繁。2019年的余金平交通肇事案将法检之间的量刑主导之争推向高潮。该案的一审法院拒绝采纳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引发检察院抗诉。检察院的抗诉意见是量刑建议不属于明显不当情形,一审法院改判无法定依据。本案上诉至二审法院,二审法院判决认定抗诉机关的抗诉意见不能成立,以量刑建议明显不当为由,同样拒绝采
学位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是相关学理阐释。随着个人信息这一概念的提出一直到我们现在的《民法典》,其实它的内涵一直都有所延展。现在的《民法典》对个人信息内涵的界定除了之前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这些之外,还新增了健康信息、生物识别信息,这也体现了我们现在《民法典》的与时俱进。知情同意原则最基本的内涵就是充分考虑到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确意思表示,在收集、处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尊重信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