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极化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r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劳动力市场极化,即高技能劳动和低技能劳动的就业份额上升,中等技能劳动的就业份额下降。而且,美国的工资也出现极化趋势。劳动力市场极化意味着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状况恶化,所以,这一现象逐渐为学术和政策领域所关注。本文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角度,研究了劳动禀赋结构、国际贸易和制度质量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极化的影响。文章的理论模型建立了新古典内生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劳动禀赋结构、国际贸易和制度质量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原因和机制,以及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不平等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当高技能劳动与低技能劳动互补,与中等技能劳动相互替代时,高技能劳动相对供给上升将促进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进而提高了高技能劳动和低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和相对工资,即劳动力市场出现极化现象;(2)如果发展中国家产权保护不完善,南北贸易会促进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从而会促进劳动力市场极化。发展中国家产权保护程度越高,南北贸易越能促进中等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不会促进劳动力市场极化。由于发达国家产权保护完善,发达国家间贸易促进了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3)高技能偏向性技术对制度质量的要求较高,所以制度质量对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更大,进而制度质量提升会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文章的实证研究部分利用欧美国家1970-2007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原因及其对劳动力市场极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分析符合经验事实。(1)劳动禀赋结构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1970-1990年间,高技能劳动与中低技能劳动存在替代关系,因此,高技能劳动相对供给上升促进了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1990-2007年间,高技能劳动与低技能劳动变为互补关系,因此高技能劳动相对供给上升同时促进了高、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但抑制了中等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2)南北贸易和发达国家间贸易显著促进了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但其效应小于劳动禀赋结构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此外,本文还特意分析了中国进出口对发达国家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中国对发达国家进出口规模越来越大,显著促进了发达国家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3)制度质量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显著,具体而言,制度质量对高技能产业的技术创新影响较中等技能产业大;(4)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市场极化,但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极化的影响更大。所以,发达国家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极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劳动禀赋结构的变化,国际贸易和中国因素为次要因素。
其他文献
文中建立了三维模型并借助边界元分析软件FRANC3D采用边界元法计算了三维表面裂纹前沿不同位置处的应力强度因子,说明了FRANC3D基于的边界元理论计算半椭圆型表面裂纹应力强
加强管理强化制约建立集体合同工作运行机制北京铁路局工会北京铁路局工会在贯彻《劳动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集体合同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实现途径,促进了集体合同的履行兑现,发挥
探讨对现代针灸专业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从杨继洲《针灸大成》医案入手,对杨继洲针灸临床思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杨继洲在针灸临床方面的许多观点仍能启迪后学思路。说明杨
逆变器柜体是保证机车电传动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吊挂装置,柜内装有大量的电气设备,是实现低压直流转换高压交流的基础承载结构。由于我国机车车辆的不断提速,列车在运行中承
本论文针对甲醇汽油体系相稳定性与蒸发性技术难题,通过不同醇/油比的甲醇汽油(M15、M30、M50、M65和M85)在-25.0℃~40.0℃实验温度范围内的相分离温度,研究了不同相稳定剂对甲醇
后信息化时代内的主要特征是突出信息的利用、应用价值及其信息所具有的社会与经济作用。本研究在分析和评价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综合教育心理学、政治
水泥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可用其制成混凝土或者砂浆。由于其坚固耐久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建筑、道桥工程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在水泥生产中硅酸盐类水泥的生
带隙工程的规模化制备及其应用已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关键课题之一。溅射沉积技术适合大面积规模化工业生产,因此,本论文主要围绕如何利用此法制备出具有高质量变带隙的Cu(In1-x
<正>脑微出血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以微小出血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由于脑微出血缺乏相应的临床症状,以往很少被发现和重视。1868年由Charcot和Bouchard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各30例,分别采用针刺联合口服非洛地平和单纯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