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组织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shuzhu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当今世界的竞争情况来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取得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些举措表明我国正不断重视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国家创新水平,改变“中国制造”的格局,走向“中国创造”的大道。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企业毋庸置疑成为我国自主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企业的创新实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企业创新主要是指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只有保持不断的产品和技术创新才能立足,而不是仅仅依赖稀缺的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然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成为制约我国自主创新体系发展的“绊脚石”,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核心技术,缺乏高素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等。由此可知,员工创新行为才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源泉,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须以提升员工创新行为为基础。基于这种背景,本研究在心理学、管理学及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以企事业单位员工为研究对象,分析个人—组织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及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分析个人—组织匹配是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传导机制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还是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本研究首先在回顾了个人—组织匹配、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员工创新行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然后通过对北京、武汉、广州、深圳等多个地区的企业334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实证分析数据,并采用SPSS17.0和AMOS7.0等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基本得到证实,主要结论如下:(1)个人—组织匹配及其三个维度—价值观匹配、需求—供给匹配、要求—能力匹配均对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个人—组织匹配程度越高,创新自我效能感越高,更能够促进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2)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创新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员工,员工创新行为水平就越高。(3)通过回归模型比较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是个人—组织匹配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在个人—组织匹配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过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最终,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并指出本文的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本研究认为企业须重视促进个人—组织匹配,并不断培养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感,营造积极的组织文化氛围,才能够从一定程度提高组织情境中员工的创新性行为。
其他文献
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理念和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教学结构及程序。财经法学的教学理念是先进的,但依据此理念而产生的教学模式的现实效果却不理想。通过对目前
目的分析胶州市布鲁氏菌病(布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胶州市1975~2014年报告的布病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目前,消费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而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传统零售的消费方式因电子商务而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很多传统零售企业都开始尝试电子商务,传统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进入了新阶段,以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对环境造成的问题亟待解决。而金融作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企业融资的主要供给者,通过银行发行绿色信贷的方式对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更符合市场调控的原则。而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能够在此项业务中盈利将会直接影响其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因此,如何能提高商业银行在绿色
立德树人是当前高校工作的根本任务,高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要重视整体性、全局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对全国12所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现状调研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截至2013年底,我国民营企业达43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3%,创造了我国近60%的国民收入。民营
根据世界通行的标准,我国从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由于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各项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养老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社
视频分析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车标信息作为车辆信息的一部分,在套牌、假牌等违章行为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当前车标定位率低,误识别率高的问